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1:1的微距镜头虽然画质优异,但大部分时候是用不到1:1的最大放大倍率,因为实在是太微了。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来说,手头上现有的镜头要是能一镜多用,兼职拍点微距小品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好好盘点一下各个卡口下有哪些在产镜头能够拍摄0.4放大倍率的静物小品题材,为大家的器材选购做一参考。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1)

佳能EF卡口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2)

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毫无疑问是这领域的优秀代表。它可以通过操作变焦环切换到微距模式,微距模式下最大放大倍率约0.7倍,这已经和1:1的真·微距镜头相差不多了。虽然大部分佳能老用户使用的是焦段覆盖更好的EF 24-105mm f/4L IS USM,但我相信也有不少朋友会因为微距功能而选择EF 24-70mm f/4L IS USM。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3)

除此之外,佳能EF卡口的三支中长焦移轴镜头也都标配了0.5倍的放大倍率,不过它们的本身拍摄题材也包括微距,所以实际上它们并不属于我们今天要聊的范畴。

佳能RF卡口

如果说佳能在EF卡口上属于“浅尝则止”的话,那么在微单系统RF卡口中,微距就成了最重要的中低端镜头卖点。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4)

首先是佳能RF卡口的入门三变焦。RF 15-30mm F4.5-6.3 IS STM在手动对焦时可以在15mm焦距下最近对焦距离来到了0.128米,此时最大放大倍率达到约0.52倍。RF24-105mm F4-7.1 IS STM也比较类似,在自动对焦时,105mm端有0.4倍的放大倍率。如若切换到手动对焦,广角24mm的近摄可以做到0.13米,放大倍率来到了0.5倍。RF100-400mm F5.6-8 IS USM相对没那么复杂,不过近摄能力也只是在400mm长焦端达到了0.41倍。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5)

其次就是佳能三支中端定焦镜头。RF24mm F1.8 MACRO IS STM、RF35mm F1.8 MACRO IS STM以及RF85mm F2 MACRO IS STM都采用了外对焦 0.5倍微距 光学防抖的配置,既兼顾了常规的大光圈拍摄,也兼顾了手持视频和微距拍摄。

尼康Z卡口

不同于佳能目前的微距 防抖组合拳,尼康依然坚持“让对应的镜头做对应的事情”,不盲目给自己家的产品增加额外的低频使用的功能,不过有一支镜头比较例外。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6)

尼克尔 Z 24-120mm f/4 S本身的定位就是“全能变焦”,既需要覆盖足够大的变焦范围,又要保证恒定F4的光圈和优秀的成像素质,最后微距性能也没落下多少。所有焦段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0.35米,带来了120mm端0.39倍的放大倍率,虽然说不上第一,但也属于第一梯队。也正是因为“全能”,这支镜头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出现了不少的缺货现象。

L卡口联盟

与佳能类似但又不太一样的是松下。松下在变焦领域有多款近摄能力极强的产品,但定位处于中端。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7)

首先是均具备0.5倍微距能力的松下LUMIX S 24-105mm F4MACRO O.I.S.和LUMIX S 70-300mm F4.5-5.6MACRO O.I.S.。松下LUMIX S 24-105mm F4MACRO O.I.S.的微距是105mm长焦端,并且支持自动对焦,所以这支镜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我们拍摄数码产品外观最常用的镜头。而LUMIX S 70-300mm F4.5-5.6MACRO O.I.S.也同样是300mm长焦端具备0.5倍微距功能,相对适合拍摄花草蚊虫题材。也正是因为有强悍且没有限制的微距能力,这两支变焦镜头可以算是行业里少数几支“全能镜头”之二。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8)

除此之外,非松下用户最觊觎的套机镜头Lumix S 20-60mm F3.5-5.6不仅是视频时代的“真香”头,其实还在微距领域性能强大。虽然它的0.43倍放大倍率是在20mm广角端出现,实用性要比105mm的0.5倍微距差距很大,但有总比没有强。

索尼FE口

在索尼FE卡口中,索尼自己的微距性能不差但离真正能作为卖点的规格还是有点距离,但腾龙这个常年把微距性能作为自家主要特点的品牌可就有不少值得一提的产品了。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9)

首先是很少有人提及的腾龙20mm F/2.8 Di III OSD M1:2、24mm F/2.8 Di III OSD M1:2以及35mm F/2.8 Di III OSD M1:2。这三支镜头都有0.5倍放大倍率加上极有竞争力的价格和画质,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光圈不够大,对焦性能也不够劲。我个人使用下来觉得35mm F/2.8 Di III OSD M1:2还是相当好用的,预算不足的话买一支能拍好多题材。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10)

未来即将发布的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今天也公布了更多细节,在50-100mm范围内都有极佳的微距性能,这也可能是我们整篇文章里焦段覆盖最充分的一支镜头。此外,腾龙70-180mm F/2.8 Di III VXD在手动对焦模式下,70mm端也可以实现0.5倍的放大倍率,不过这支镜头在微距模式下有比较大的球差,全开光圈下焦内和焦外都会异常柔和,需要收缩光圈才会有出色的锐度。至于其他镜头虽然微距性能就没有一个差的,但能够达到0.4倍放大倍率的确实也没有那么多,所以我们就不展开了。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11)

适马虽然在全画幅镜头领域的微距性能不如腾龙,但在APS-C画幅领域有一支非常出色的镜头,那就是18-50mm F2.8 DC DN | Contemporary。它不仅是体积重量最小的恒定F2.8规格APS-C画幅变焦镜头,并且在广角18mm端有0.35倍放大倍率。当然这也是因为适马在类似规格上本来就有优秀的传统,单反时代的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就有0.34倍的放大倍率。

富士XF口

富士的镜头在结构上偏复古一些,所以大部分产品在近摄能力上并不是很出众,不过有一支我经常吹的镜头是个例外。

微距最清晰的镜头(那些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12)

我说的镜头就是XF70-300mmF4-5.6 R LM OIS WR,这支长焦镜头在重量和价格上没有比XF55-200mmF3.5-4.8 R LM OIS超出太多,但焦段覆盖和对焦马达更好,300mm长焦端放大倍率达到了0.33倍,也基本达到了“全能长焦”范畴。正因为此,这支镜头也是我眼中富士长焦变焦中最具性价比,最值得购买的产品。

以上就是我整理出来的能够兼职微距创作的镜头们,希望对大家的器材选购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