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是奥地利音乐大师海顿诞辰138周年。“有海顿的地方就不会有不幸!”是1809年5月10日,海顿面对着拿破仑大军隆隆的攻城炮声留下的遗言,在四面的枪炮声中,海顿对着惊慌失措的仆人如是说。说的是音乐即人类守护神。
【英】詹·卡思伯特·哈登著 王晓霞、季敏华译 《海顿画传》封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为交响乐之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年)在中国极富盛名。在他的同时代,有两位大名鼎鼎的晚辈音乐家莫扎特(1756-1791年)、贝多芬(1770-1827年),他们被誉为维也纳古典音乐三大师,海顿作为后两位的前辈,受到了他们的尊重。在他们之中,还留下了令人感动的尊师重道佳话。海顿一直奉德国音乐大师亨德尔(1685-1759年)为前辈师长,即便是到晚年他听到亨德尔《哈利路亚》大合唱时,仍满含热泪地说:“亨德尔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莫扎特、贝多芬都尊海顿为老师,叫海顿“我们的父亲”。但莫扎特的天性总想着和海顿调皮一下,因此,他把不可能用双手弹出来的乐曲请海顿演奏,海顿试了不行,轮到莫扎特弹奏时,莫扎特竟然在双手弹奏的同时,用鼻子弹出了那个不可能完成的音符。以后,每当他们讨论到棘手的问题时,海顿就会幽默地说:“你可以考虑用一下鼻子。”海顿的年龄比贝多芬长一倍,但他仍然收下了贝多芬这个弟子,由于个性和创作观念不同,他们经常发生激烈争论。1808年,海顿76岁诞辰庆典上,38岁的贝多芬跪吻海顿的手。海顿多次说,我为是贝多芬的老师自豪。
戴恒扬、马勇民、刘国才 在希望的田野上——记农民管乐队 193cm×168cm 布面油画 1984年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竟然没有找到一张堪称世界名著的海顿肖像,且不说海顿同时代18世纪远在法国的美术名家布歇、佛拉戈纳尔、雷诺兹(海顿好友)等洛可可风格的大家,就连和他同处维也纳的传奇美女画家路易丝·伊丽莎白·维瑞·勒布伦也没有为他留下一幅杰作。有个传说,海顿长得身材瘦小,满脸的天花疤痕,画家敬仰他的人格,总把他画得美了。难道是过度的修饰使海顿与名画失之交臂吗?但海顿却有一些关于画的美好故事。
油画作品中的海顿
“我没有钱买名画,所以要挂点别人没有的东西。”海顿竟然把自己谱曲的手稿挂在家里,他妻子觉得要是他突遭不幸这些手稿连丧葬费都不够。于是海顿说道:“如果这样的灾难发生,就把那些卡农(13、14世纪出现的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其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贝多芬在《命运交响曲》中就用了这种技法。)拿去给出版商,我肯定它们的价值能支付一个体面的葬礼。”
伊丽莎白·毕灵顿是在18世纪被誉为“英国史上最伟大的”女高音。当年,著名肖像画家乔舒亚·雷诺兹为她画了一幅画,将她画成音乐保护神圣女则济利亚,画中毕灵顿夫人倾听着4个天使歌唱,一位小天使捧着桂冠将为她戴上。但人们总认为这幅画没有表现出毕灵顿夫人的风采。海顿对好友画家雷诺兹说:“画得很像,但是你犯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错误。你应该让4位天使倾听毕灵顿夫人歌唱,而不是反过来。”这说法听起来相谐唐代“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
海顿弹过的古钢琴
由海顿诞辰不由得想起“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名言,歌德、黑格尔似乎共同创造了它。艾克曼《歌德谈话录》记叙:1829年3月23日,歌德说:“我在手稿中查出一篇文稿,里面说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黑格尔《美学》第三卷说:“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实际上,这两种艺术都要靠各种比例关系的和谐……”而与他们同时代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姆尼兹·豪普德曼在他的名作《和声与节拍的本性》里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维也纳海顿故居庭院
在古罗马,建筑与雕塑是一体的,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也是著名建筑学设计师。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奠基者、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者之一曾竹韶先生,在巴黎学习雕塑的同时,也曾和日后成长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一起学习音乐,一起组织“巴黎中国留法音乐学会”,并相约回国到上海创办音乐学院。曾竹韶抗战期间回国曾分别担任成都华西大学省立艺术院音乐系小提琴教授和国立艺专雕塑系教授。他创作的音乐家雕塑既有贝多芬诞辰150周年的纪念雕塑,也有中国古代的伟大音乐家、世界十二平均律的首创者朱载堉。
海顿邮票
音乐、音韵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是极为高级甚至神秘的。新中国人物画创新大师方增先先生对古典文学颇有修养,喜爱填词。他在创作数十米长的国画巨制《祭天》时,只是画了一张20-30厘米的小稿,这个稿子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图稿,更像是一部武术宝籍,记载着高深莫测的武功图谱。方先生前后创作过两张分别是10米、20米的《祭天》。这两张作品都是一气呵成,具有雷霆万钧之势、气吞山河之概。他在创作中根本看不到整体,他心灵的图景融化在他肆意挥洒的“拳经”之中,以往来探讨美术的构图、经营位置之类的概念好像都用不上了,凸显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是诗词的平仄韵律。方先生之子方子虹介绍了这令人神往的一幕。我把这种创作状态求教于方先生弟子、时任中国美院国画与书法院院长尉晓榕,尉晓榕是一位音乐迷,许多中外音乐经典开口便来,他的创作理想就是有音乐灵魂的中国画理想。尉晓榕对方先生的追求有着深刻地理解和赞同。
海顿遗容面膜
在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中,书法与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我曾策展草书大家、浙江大学教授马世晓书法展。马世晓基于汉字结构分解和古代草书规范的研究,与音乐性相结合的创格形成了独特的“马家样”,具有强烈的审美观赏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陶咏白观摩了马世晓的展览后说:“看了他的书法,我觉得自己浑身都在动起来,好像伸手伸腿伸胳膊地要跳、要蹦,好像是一种自由的现代舞,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是非常自由优美地舞,自由奔放而很有节制……我觉得很沉醉,好像一个人的魂魄被勾去似的,这种感觉就是观者和书家的性灵共鸣与沟通……我觉得他的书法有着生命的情调和旋律。字写到这个份上,那真是神了!”陶咏白读出了马世晓内涵的音乐美,当年,马世晓是一心要报考音乐学院的,他实在是具有相当专业音乐素养的。
海顿墓所在的教堂
北京国家大剧院近年实施了“中外音乐家雕塑创作项目”,邀请一批雕塑名家创作中外音乐大师雕塑。2012年初,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的北斗村,在国家交响乐团的帮助下,成立了“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在中国西南的乡村开始洋溢着铜管、牧笛的声音。新华社报道中称,这一切是“出生农村、家庭清贫、父母不识乐谱,这是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故事。”正是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村庄劳罗制轮匠、厨娘之家的海顿给了他们启示。
海顿墓门口的雕塑
海顿故居小院
人们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1984年戴恒扬等人创作的油画《在希望的田野上——记农民管乐队》带来的震撼吗,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启蒙的召唤。这幅作品所传达出的时代之声,是当代中国人心中最美的旋律。
海顿的作品《创世纪》
海顿的石棺
海顿的制服
正中书局于1947年出版的《十二个音乐家》中就有对海顿的介绍
正中书局于1947年出版的《十二个音乐家》第二章海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美术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文化产业信息平台联系邮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