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原名鲁达,是原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为人好打不平,浩然正气,是《水浒》中难得的慷慨豪杰之士。

明末清初评论家金圣叹: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鲁达为替金翠莲父女出头,三拳打死镇关西,从而走上逃亡之路,命运在此转折。

鲁智深闹出人命以后他去哪当和尚(鲁智深沦落成和尚)(1)

可是,《水浒》中杀人放火之人众多,大多都会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在俗世中也是过的逍遥快活。鲁达性情粗鲁,嗜酒贪肉,毫无半点出家人所该有安贫乐道,为何愿意削发为僧,遁入空门?

梁山好汉中,只有鲁达与武松是出家人。武松沦落成行者,完全是为了躲避追捕,被孙二娘装扮成行者,才能逃出生天,此举不过是权宜之计,只是后来武松习惯这身装束,懒得去更换而已。

鲁智深皈依我佛,确是走的正常流程,落发斋戒,并非仓促行事,急于脱身。鲁智深其实完全可以不走这条出家为僧这条路,依照当时的情况,鲁智深是有别的前路可以选择,完全可以找个山头,去做山大王,继续做他的鲁达。

鲁智深落发,成为一个花和尚,全是因为被他人算计。

算计鲁达之人,正是金翠莲的浑家赵员外。

鲁智深闹出人命以后他去哪当和尚(鲁智深沦落成和尚)(2)

为什么是赵员外?

1.赵员外主动提出让鲁达出家

鲁达在赵员外庄上住了七八天,金老头慌忙来报,说是有人打问,赵员外便主动提出让鲁达落发五台山。

赵员外紧接金老头的话头,丝毫没有思虑的时间,就提出让鲁达去五台山出家。这显然是他早已有的打算与筹谋,留下鲁达七八天的时间,让他早就做好这样的布置。

2.赵员外本可留下鲁达在庄

赵员外是一方财主,也是深谙枪棒武艺,与鲁智深经常讨论到半夜。这些情况,赵员外可是与史家村史进、东溪村晁盖等等这些人很相仿,所以可以参考这几个人对待落难而来的行为来推测。

王进入史家,刘唐入晁家,都是安置在家,转危为安,全身而退。

鲁智深闹出人命以后他去哪当和尚(鲁智深沦落成和尚)(3)

赵员外能在七宝村成为一方财主,绝对与代州雁门县当地府衙是有相识,有金钱往来的。安置一个鲁达,避过官府追捕,那不就是多花点钱财的小问题嘛。

所以,鲁智深出家,是赵员外处心积虑的算计。

赵员外为何要算计鲁智深?

1、鲁智深武力太强

鲁智深与赵员外初次见面,赵员外曾详细询问三拳打死镇关西之事。了解透彻之后,赵员外心里自然对鲁智深的武艺佩服的五体投地,但反过来,也是一样,鲁智深武艺如此高强,倘若鸠占鹊巢,赵员外又如何能抵挡?

火并王伦、蒋门神抢占快活林,不都是这样鲜活的案例吗?

赵员外也是跟王伦一样,想着赶紧把鲁智深赶走,思来想去,便将他送去五台山。

鲁智深闹出人命以后他去哪当和尚(鲁智深沦落成和尚)(4)

2、赵员外醋意太强

金老头将鲁智深请回家中,饮酒畅聊。这是一片祥和的气氛。谁人会误解这其中有危险?答案是:赵员外。就在这和谐的氛围中,赵员外带着一群打手上来助拳,要殴打鲁智深,认为鲁智深是恶人,这很难令人信服。

鲁智深在金翠莲家呆了两天。赵员外就急忙将鲁智深请回自己村庄,远离金翠莲。他在怕什么?

原因很简单,赵员外怕鲁智深与金翠莲二人日久生情,吃醋了。

当然,赵员外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鲁智深是单身,还是个强壮的汉子,又对金翠莲有救命之恩。搁谁也担心。

所以,赵员外将鲁智深送去当和尚,六根清净,从此再无这方面的情思困恼,可谓一箭双雕,绝顶好主意。

结语

鲁智深出家为僧,虽是被人算计,却也最终修成正果,算得上是因祸得福。人生不过就是时也、命也,鲁智深身具非常佛性,遁入空门,以佛身而历尘劫,杀人放火也不过是降妖伏魔。

最后,大彻大悟,去一身牵绊,超凡入圣,也算是梁山中结局最好的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