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日子只求一切安好(以后的日子只剩幸福了)(1)

2022年1月31日,李芳在屋内的玻璃墙上贴福字。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春节这几天,漯河的天气很好。一周前,李芳和张洋洋认亲的那几天,漯河一直下着小雪,之后转了晴天。正中午,阳光照下来,暖洋洋的。

漯河过年的习俗不多,除夕和家人守岁吃饺子,初一拜大年,初二回娘家,张洋洋和妈妈一起见亲戚长辈,“拿了很多红包”。

过年前几日,李芳和张洋洋玩了三天,逛公园,看灯展……在游乐场,李芳和张洋洋“寻找童年的感觉”,一起跳到泡沫池里,李芳直接躺在了泡沫上,笑得眼睛眯着。一旁的张洋洋站起身后,伸出左手,她紧紧地拽着张洋洋的手站了起来。

吃年夜饭时,亲朋们让李芳说点什么,她腼腆地笑了笑说,“以后的日子只剩幸福了。来,举杯吧。”

“有人说我现在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

除夕当天,最先来李芳家拜年的是张洋洋的舅妈孙雅(化名)和表妹。孙雅说,这几天李芳已经“乐晕了,嘴巴咧到耳朵那里了”。按照习俗“二十八,贴画画”,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李芳没买春联,“之前也没弄过”,孙雅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春联。

将写着“福”字的窗花贴在屋内透明的玻璃墙上,门口贴着“吉祥如意庆新春,恭喜发财过大年”的对联,“红红的,好漂亮哦。”李芳说,“那可不,心情好了看啥都顺眼。” 孙雅笑着接了话。

除夕前一天下午,李芳做了美甲,红色的,她很喜欢。她给张洋洋买了一件“喜庆”的红色衣服,自己也穿了一件红外套,涂了红色口红,直播间的人看到,留言“越来越好看”、“和一个小姑娘一样”。“也有人说我现在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我哪敢六亲不认,都是亲朋帮我,我才找到孩子的。”李芳说。

第二个到的是干爸周育锋(化名)一家人,周育锋是帮助李芳寻子的志愿者,曾经帮李芳拍摄、发布了70个寻亲短视频,张洋洋回到漯河后认了周育锋做干爸。“我想着今年是他们娘俩第一个团圆年,就带着全家过来了,让这个家热闹热闹。” 周育锋形容李芳找到孩子以后判若两人,“之前我帮她拍视频,让她笑一笑,她说笑不出来,勉强挤出来的笑容比哭还难看。但是现在笑得非常爽朗,是发自内心的。”

以后的日子只求一切安好(以后的日子只剩幸福了)(2)

2022年1月31日,张洋洋(左二)、李芳(左三)和舅妈一家人、干爸一家人一起拍团圆照。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24年前,李芳在自己开的理发店为客人理发时,唯一的儿子张洋洋被人拐走了。第二年她和丈夫离婚,踏上了独自寻子的道路。李芳说,每年的除夕是她最孤独和痛苦的时候, “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亲戚叫她一起吃团圆饭,但大多数时候李芳都拒绝了,“看着别人团圆,心里会更难受。”孙雅说,“春节几家人聚在一起,谁都不敢在李芳面前提起张洋洋的事情”。即使是没有过年的日子,孙雅半夜起床,也常看到李芳在房间里默默流泪。

今年1月中旬,在警方帮助下,李芳终于与儿子相见。有网友说两人长得“一模一样”,也有人说,两个人最不像的地方是眼睛,张洋洋是眯眯眼,李芳有着漂亮的双眼皮,“那是因为经常哭,变成了双眼皮,皱纹也多。”李芳笑着说。

在直播间谈起寻子的经历、认亲的过程,李芳忍不住落泪。但她看了眼身后的儿子,很快擦掉眼泪,又笑了。

没有停歇的直播

小城不大,很多人看新闻都认识李芳母子俩了。张洋洋去街上买衣服、购置年货被人围观、拍照片发在网上。张洋洋有些无奈,但是他和李芳也想利用自己的“流量”,除夕下午两点,两人一起开了直播,“不要打赏,希望家人们可以多关注其他寻亲家庭。”

在漯河工作、寻找弟弟黄帅的黄勇也在除夕下午来到了李芳家,除了拜年,也为了“蹭流量”,发布自己寻找弟弟黄勇的信息,“瓜子脸,单眼皮……1990年生,1998年在自己家门口被拐”,弟弟走失了,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张洋洋回来时,他匆匆赶到,不停地对着媒体的镜头讲述自己的寻亲信息。

以后的日子只求一切安好(以后的日子只剩幸福了)(3)

1月31日,除夕,李芳和张洋洋一起录制拜年视频。 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李芳说自己原本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性格腼腆,生起气来可以一个月都不说一句话。”但这几年为了找儿子,“活活把我的性格改变了。”

去年12月,她坐着同样是寻子的杜晓华的车去山东阳谷,参加孙海洋与儿子孙卓的认亲仪式,车上有媒体记者全程直播,直播结束后,她的电话就没停,都是提供寻亲线索的,“我才知道,直播的力量这么大。”回来后,她就开始直播寻子,有人说听不懂她讲的河南话,她就慢慢变成“河南普通话”。更早之前,她的名字原本叫李贵芳,为了方便寻子,让别人更容易记住,她改为了李芳。

过年这几天,李芳也没有断更,依然坚持每晚直播两个小时。她将自己的账号“寻子张洋洋”改为“洋洋已成功找到了”。张洋洋也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改为“回家路上的洋”。

以后的日子只求一切安好(以后的日子只剩幸福了)(4)

2022年1月31日下午,李芳在直播间表示,希望多关注我们这个群体,让被拐的孩子都回家。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左手搭在右手上,抱拳,非常庄重。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摄

李芳每天都会和寻亲的人连麦,杜后琪的爸爸,杨紫仪的妈妈,王玉云的妈妈……评论区不断刷着“接好运”“小米奇(杜后琪)回家”,李芳和张洋洋说他们的新年愿望是“2022年,被拐的孩子都回家团圆。”

“万家团圆的时候,像今天的除夕,就是我们寻亲家庭最难过、最难熬的时候,不敢出门,不敢面对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这个群体,让被拐的孩子都回家。”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左手搭在右手上,抱拳,非常庄重。

“这就是家的感觉”

“把袜子穿上”“把头发吹干”“穿上外套”,李芳一遍遍地叮嘱张洋洋。张洋洋笑着对记者说:“她有些啰唆。”

“我们之间已经相看两相厌了,昨天她还因为我手机没电,失约了提前说好的媒体直播连线,絮叨了我半个小时。但这就是家的感觉。”张洋洋说。

张洋洋不开心的事是被催婚。不能催婚是张洋洋和李芳在见面前就达成的约定,但是这几天,干妈、外公外婆,几乎每见一个亲人都在询问他感情的事情,“变相地催婚”。

除夕夜包饺子吃团圆饭,初一张洋洋跟着爸爸回老家祭祖,初二去了两个舅舅家,“大家都很热情,但都没忘了催婚。”返乡以后,张洋洋收了不少红包。干妈给他压岁钱时,28岁的张洋洋不知道怎么拒绝,大叫着“妈,救命呀,咋办?”

春节前,李芳和张洋洋在家人的陪伴下玩了三天,张洋洋拉着李芳的手逛灯展;在游乐园拍照时,李芳依偎在张洋洋的肩膀上……过去的二十四年,李芳一直守着儿子丢失时的东大街,也被困在了儿子丢失的1998年,很少去关注、了解这座城市的变化。这些地方她从来没有去过,“哪有心思去玩。”而现在儿子回来了,她也可以好好看看这座城市。

以后的日子只求一切安好(以后的日子只剩幸福了)(5)

2022年1月30日,张洋洋和妈妈在逛灯展。受访者供图

除夕夜饭桌上的菜都是李芳亲自做的,简单的家常菜,辣椒炒鸡蛋、土豆鸡块,还有漯河特色的酱牛肉,因为张洋洋不能吃辣,全都做得很清淡。李芳还记得儿子小时候胃口特别好“没有不吃的菜。”她数了数做好的饭菜,“十道菜,十全十美。”

张洋洋还没想好以后的生活,过完年他要回海口处理工作,妈妈还没去过海南,要带着她一起去玩一趟。再以后的事情,张洋洋还没规划好,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不会离开妈妈”,他连说了三遍“不会的”。

饭桌上,周育锋说这是一个特别的除夕,让李芳说点什么,李芳有点不好意思,“我不会说。”但聊到开心处,她腼腆地笑了笑说,“以后的日子只剩幸福了,来,举杯吧。”

新京报记者 陈亚杰 编辑 胡杰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