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展了2021年新增市级科普基地认定工作。经各区初审受理、实地考察及专家评审,本年度新增“北斗人家科普基地”1家基础性科普基地。2022-2023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共273家。其中,示范性科普场馆52家,基础性科普基地221家(含5家需整改的基础性科普基地),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29家。宝山区共有6家场馆获评示范性科普场馆、9家基地获评基础性科普基地、2家获评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

示范性科普场馆(宝山区)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

上海木文化博物馆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

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

基础性科普基地(宝山区)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

上海东方假日田园

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上海市宝山区气象馆

上海桥梁病害陈列馆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顾村公园

生活垃圾处理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VRAR科普体验馆

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宝山区)

上海大学数学实践工作站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实践工作站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上海科普文化基地名单:2022-2023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名单公布(1)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

上海科普文化基地名单:2022-2023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名单公布(2)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位于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内,是宝山区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区校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由宝山区政府投资建设,于2011年10月18日正式开馆运营。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是一座以长江河口历史演变为背景,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科普场馆。作为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以“水”为重点介绍了长江河口的自然生态、科技应用和人文历史等知识,是把科普、教研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具有宝山区域特色的多功能体验式综合设施。

上海科普文化基地名单:2022-2023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名单公布(3)

科技馆占地面积6084平方米,建筑面积7707平方米,共设计有五个展厅51个展项。五个展厅分别是序厅、资源与环境厅、科研与应用厅、人文与历史厅、临时展厅,另设四维影院、会议中心、咖啡吧、售品部等公共场所。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还以策划主题活动作为科技馆展示教育的补充,2011年以来开展了第五届上海科普多媒体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国际博物馆日联展、宝山区科学嘉年华、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上海选拔赛、市科技小记者走进科技馆、2012极地探索展、全国科普日暨车模世界、上海海洋论坛、世界水日、科技节、世界海洋日、“四季河口”特色主题活动(“河口观鸟”“生命日记”“童心画海洋”“落叶拼图”)等,深受广大青少年和市民欢迎。开馆以来,接待了120万人次。科技馆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海洋科普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综合实验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宝山文化创意研发中心等。

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秉承“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精神,不断跨越寻找新的突破点,努力使其发挥出独特的专题性、科学性、观赏性和互动性,更好地立足河口、展示宝山、服务上海。

上海科普文化基地名单:2022-2023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名单公布(4)

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

上海科普文化基地名单:2022-2023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名单公布(5)

上海科普文化基地名单:2022-2023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名单公布(6)

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位于宝山区蕰川路8号智慧湾科创园区内,是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首家以3D打印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由“上海智慧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创办,于2016年9月建馆试运行。2017年7月19日,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授牌为“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

上海科普文化基地名单:2022-2023年度上海市科普基地名单公布(7)

博物馆提供一站式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包括应用成果展示、技术科普、课程培训、论坛讲座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诠释和解读3D打印技术和应用,向公众呈现最先进的科技和最精彩的应用示范。

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馆内共6层,收藏了2000多件3D打印技术在各行业应用成果,内有常设展厅、主题展厅、3D打印材料图书馆、3D打印研究中心、创意廊、互动展厅、映像展厅、3D空中花园、3D儿童活动中心9大功能区,兼具科技文化教育、科技体验等多重功能。


2022-11-03 10:33

来源:上海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