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确实是非常有包容力的行业,现在赚了钱的要做农业,也可以有空间;走投无路的要做农业,也可以有生存的地方;就算阿猫阿狗都来了,最后也是可以做的。为什么农业能如此的博大和包容呢?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几乎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农业而来,农业范围之广,从事人员之多,简直象茫茫大海一样,所以即使你现在往大海了丢几块石头,大海还是大海,不会有什么变化的。

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农业的包容性是把双刃剑)(1)

1

农业虽然大,其实也有它的天花板。

农业行业是很大,但是不管它怎么大,最终还是有它的容纳范围的,满了就会到达天花板。就象之前北方大量种植玉米,可能一开始大家没有感觉,你多一点他再多一点看似影响不大,但是当生产量超过需求量的时候,产品就是跌价、滞销、甚至变成垃圾。

这时我们就知道玉米的产量到达天花板了,再这样种下去,大家都得遭殃的,于是国家没有办法,终于出手调节了。一个玉米如此,那么整个行业也是一样,总有它的最终容纳量,也有它的天花板,不可能无限大。

2

农业因为门槛低,所以包容力强。

农业与其它的行业的区别在于,入门的门槛低,不管你的能力如何,水平如何,都可以种地,君不见,广大农村里边的劳苦大众,有很多就是因为没有能力出来谋生而从事农业的。

所以种个菜或养头猪没有什么门槛的,大有大做,小有小做,所以大家听到的一些大企业投资农业了,哪个哪个大老板做农业了,还有不少打工的城里赚钱难回乡务农了,一些下岗工人没活干下乡做农民了,就是因为农业门槛低,谁都可以来,所以说包容力强。

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农业的包容性是把双刃剑)(2)

3

聚沙终成塔,量变到质变。

这么强的包容力,最终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当市场的饱和度还不足够的时候,大家是没有感觉的,但是通过慢慢的发展,进来的人越多,形成的规模就越大,终于走向一个供过于求的格局,影响及负面的东西才会被凸显出来。

就像当前的蔬菜行业,这几年国家大力推动,进入的人员及增加的面积一年比一年比多,最终由量变到了质变,导致了蔬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出现长期低迷,三天两天就出现滞销的情况,整个行业都苦不堪言。

4

温水煮青蛙,到死方自知。

正是由于农业行业非常大,而且行业的资讯及数据还不健全,没有相关的大数据可以参考,大家在闭塞的环境下,盲目的对未来充满信心,于是不断加码投入的朋友比比皆是。

实际上整个行业已经慢慢走向饱和,只是由于规模太大而且又相对分散,个体感觉不明显而已,我们每天都像只青蛙一样,泡在温水中,一开始以为挺舒服,殊不知当水温越来越高,到死自己才明白。

就像当前的一些蔬菜基地,这几年规模已越来越大,利润已越来越低,自己还迷迷糊糊浑然不知危险所在,甚至还不断加大投入,结果到了现在,行业供过于求的现象凸现,蔬菜长期价格低迷,自己一不小心就被煮熟了。

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农业的包容性是把双刃剑)(3)

农业的包容力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谁进来好像都可以,但进来的人多了自然就麻烦了。

要明白一开始状况好的时候,感觉做农业也能生存得不错,但是当这种气氛慢慢扩散,进来的人越来越的时候,规模及产量就会激增,很快就到了行业的天花板,这个时候你想回头才发现为时已晚。

所以军师有时候说,农业这个包容力真的害死人,有钱人进来变成了穷光蛋,穷光蛋进来就变成了混蛋。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军师认为农业的信息化、大数据化的建设刻不容缓。只有把农业的“包容力”尽可能数据化,大家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指引,不致于盲目泡进这温水当中。

现在已有一些先知先觉的农人开始明白信息与数据的价值了,他们正在收集一切可供参考的数据进行分析,来指导自己的计划及决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信有了这方面的信息,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农业的包容性是把双刃剑)(4)

文章来源:真甜农业;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小麦赤霉病防治歌

蔬菜基地春季生产中的问题

倒春寒预警!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开启,多地出现断崖式降温,局地降温超10℃!

我的磷酸二氢钾使用经验

感谢关注“191农资人”!

(看完放到你的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你的

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农业的包容性是把双刃剑)(5)

§§

责任编辑:白茶清欢

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农业的包容性是把双刃剑)(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