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不能没文化,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上学。”这是孩子父亲说的话。
8日上午,考生进入考场已经开考后,一位男士还站在护栏外边,一种期待的目光,望着考场不愿离去。他一定是考生的家长吧,走上前去聊天儿确认,男士是刚刚送女儿进了考场,自己还很紧张。
吉林市民王先生和考生父亲聊天得知,他家住在蛟河天北公社马路沟大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有近两晌地,现已出租了,现在夫妻二人在电石厂打工。
考生父亲说:“自己在厂里是带班的,爱人在食堂工作,两个人工资月收入不足6000元,在这里已经工作六年多了,在江北租的房子,大女儿在江北16中上的初中,在实验中学上的高中,今天参加高考,已经18岁了。小女儿上初中,也是在江北16中已经初二了,今年14岁了。”
考生父亲说,“没啥不能没文化,我就上了小学四年级的书,淘气、贪玩儿、过早的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当过生产队长,承包过土地、鱼塘,多次外出打工,废品收购站打工、建筑工地打工、搬运工、磨灰工、瓦匠工、机械安装,尝试过做过买卖等,在实际的工作中他认识到没有文化的困难,阻碍着自己的发展。两个女儿都是在蛟河天北上的小学,他发过誓,只要女儿愿意学习,就供两个女儿上大学。”
一家四口,左二为高考考生
考生父亲说,两个女儿小学都是在农村念的,为了给两个女儿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上初中时,在江北租了房子,在江北16中上的学,大女儿挺争气,高中在实验中学,还考上了实验班,今天顺利参加了高考,家里人都为大女儿高兴。
孩子的父亲说,现在五六千元的月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还是很困难,“家有四位老人需要照顾,租房子、水、气、电费、物业费、四口人的生活费、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四个人的交通费等,各种生活的支出,爱人都有严格的计划,确实有困难,但是也得扛,还需要奋斗八年的时间,两个女儿都会大学毕业了,到那个时候,家里的生活一定会很幸福美满,现在再艰苦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考生父亲说,自己家在江北住,离考场很远,中午就在临江广场景观区遮阳光的地方休息一会儿。
王先生问了一句,“可以就近找个旅店更好的休息呀?”
考生母亲说,“大女儿不同意,去旅店休息还要花钱,在这里休息一下完全可以。”
她说,“女儿很懂事儿,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从不乱花钱,上高中除了必要的开支之外,每月的生活费才100多块钱,不和别人攀比,从来没有怨言,真是苦了女儿了。”孩子的爸爸又补充说,自己也在寻找合适的每天第二份打工,多赚点儿钱,补充家里的生活。
一家人要去吃午饭了,下午大女儿需要休息,还要参加最后半天高考。聊天结束,王先生看来,这位考生家长多次尝试,努力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已经尽到了作为父亲的责任,很优秀。
望着他们一家人远去的背影,王先生赞叹这对农民工夫妻,靠自己的双手进城打工,供两个孩子上学,太不容易了。
默默的祝福,祝女孩考上理想的学府!八年后,这个家庭一定会更幸福美满。
(二三里编辑 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