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中考落下帷幕,几家欢喜几家愁。高考自不必讲,宽进严出适合国际发展趋势,也利于国民素质整体提高。今天我们重点谈谈中考,中考才是目前家长焦虑的源头。

“双减”政策实施的初衷是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目前来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扩大的焦虑情绪。为什么呢?只有50%的孩子可以上普通高中,剩下50%进入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看起来很美好,实际现实很骨感。在初中毕业时,孩子们才15岁,如此稚嫩的年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塑造成型,对未来懵懵懂懂的年纪美其名曰培养技术人才?不要怪家长不领这个情,看看目前的职业技术院校是什么现状,里面的学生是什么状态,就知道家长为什么忧虑孩子上技术院校了,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迈着不羁的步伐,身披敞开的外衣,甚至点燃一缕缕,让哪个家长也不放心啊。短期内要提升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消除社会对中职院校的偏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生好生,养难养是社会的普遍心态,再也不是上世纪只是多一双筷子的事了。

教育的高成本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已经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一是社会普遍不敢生,二是社会普遍不敢消费,三是社会

普遍焦虑,四是人口下降影响国家安全。教育当然不是众多问题产生的原因,但是一条重要原因。

解决社会焦虑的办法,经过实践证明,蜻蜓点水式的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热盼和需求。九年义务教育是成功的,但是已经不能继续为国家整体创造优势条件,应该及时调整,国家应大力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就读,解决中考带来的焦虑,减少老百姓为争做进入普通高中的50%而严重内卷,无谓增加教育成本。

大力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我认为能带来肉眼看的见的好处。一是教育成本下降,“双减”能够实实在在的发挥本能作用。没有了千军万马过中考的独木桥,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平和了许多,不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严重内卷,对教育的关注将大大降低;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大大提高。学校开展的技能课、科学课、体育课、劳动课将能实实在在的展开,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兴趣班,更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培养,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身体素质也将大大提高;三是刺激育龄青年的生育意愿。中国人有个传统观念,子孙满堂是幸福的标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的加大,持有传统观念的青年人越来越少,即使有老一辈人的催促也难有大的改观。但是教育成本的下降,让老百姓不再忧虑孩子的前途,没有的这一担心,一个是养,两个也是养的观念就会重新在社会中树立起来;四是高中毕业分流恰当其时。高中毕业时,学生普遍18岁左右,三观已经建立,大部分学生已经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轻易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动摇自己的内心,这更有利于技术人才和高端科技人才分类培养,让教育真正的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关键是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大大释放民间的消费欲望,促进国家更好更快发展。

相较于普及高中教育的成本,释放的社会发展潜能绝对大大超过政府花费的教育投入。再次呼吁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让孩子成年后分流。

回家教孩子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吗(呼吁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1)

回家教孩子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吗(呼吁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2)

回家教孩子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吗(呼吁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3)

回家教孩子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吗(呼吁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4)

回家教孩子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吗(呼吁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