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平头哥”那可是大名鼎鼎,这种小家伙个头不大,但是在非洲大草原上却是横行无忌,让人闻之色变的眼镜蛇见了它只能成为它的“香肠”,而且是上去捉住就吃,就连狮子都不会轻易去招惹它,平头哥是以无所畏惧的勇敢入居《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很多朋友评价平头哥说不是在打架,就是在赶往打架的路上。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1)

平头哥是獾类的一种,名叫蜜獾,獾属于食肉目鼬科,共有5个亚种,蜜獾之外还有狗獾,猪獾,另外还有狼獾,它属于鼬科貂熊属,其中蜜獾主要生活在非洲,欧洲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狗獾和猪獾则遍及亚欧大陆以及东南亚的一些海岛上,狼獾主要生活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地区,我国除了没有野生蜜獾之外,其他三种獾类都有分布。

獾类动物基本都是杂食性动物,食谱非常广,都可捕食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昆虫、蚯蚓等,也会吃一些植物果实或者根茎等,它的爪子细长而且弯曲,尤其是前肢爪,是掘土的有力工具。

这些獾类之中以蜜獾最为凶猛,而且它非常聪明,因为它还知道攻击敌人的弱点,比如如果袭击男人的话,它会找机会攻击裤裆部位,因此这东西的确是很不好惹的,关于它的故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下面只讲一下我国有的后三种獾类。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2)

先说狗獾,它在鼬科中体形较大,也很肥壮,体重在5到15公斤之间,吻鼻长,鼻端粗钝,具软骨质的鼻垫,鼻垫与上唇之间被毛,耳壳短圆,眼小,颈部粗短,四肢短尾短,体背褐色与白色或乳黄色混杂,四肢内侧黑棕色或淡棕色,狗獾其实也和蜜獾一样性情凶猛,但是相对而言胆子要小一些,它们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对大型动物常常是避而远之,笔者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曾经有邻居捉了一只小的狗獾送给我玩,我们当地称之为扒扒狗子,这小家伙很怕人,其叫声类似于小狗崽的叫声,但是这小东西野性难驯,喂它啥都不吃。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3)

狗獾在我国其实分布十分广泛,以前几乎各省区都有,其活动以春、秋两季最盛,栖息环境比较广泛,如森林、灌丛、田野、湖泊等各种生境,一般以夜间8-9时后开始,至拂晓4时左右回洞,一年繁殖一次,孕育期长达十个月,几乎和人类一样,到了冬天,它们会冬眠。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4)

猪獾别称沙獾,山獾,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以南方居多,其体型粗壮,猪獾和狗獾很不好分辨,不过猪獾的吻鼻部裸露突出似猪拱嘴,矢状嵴与人字嵴不如狗獾显著,额部与眶间区较狗獾宽而低平,稍向前倾斜,鼻骨较长,听泡宽而扁,距翼骨钩状突较远。翼臂的钩状突较宽,故两突间的间隔较近。腭骨较大,向后伸延部分达关节窝后缘的水平连线上。另外,狗獾的齿式为34,猪獾的齿式为38,而且猪獾的门齿小,排列成弯月形。犬齿尖长,内侧切面平,中央常有裂缝。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5)

上图中是狗獾,下图中是猪獾。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6)

猪獾也是喜欢夜行的动物,性情也很凶猛,遇到危险时常将前脚低俯,发出凶残的吼声,吼声似猪,同时能挺立前半身以牙和利爪作猛烈的回击,也是一种不容易对付的小动物,猪獾也会冬眠,即便在温暖的南方也是如此,也是因为狗獾和猪獾都有冬眠的特性,所以它们在秋天的时候会大量进食,让身体更多的储存脂肪,人类捕捉到它们之后将脂肪炼成油,这就是著名的治疗烫伤的神药獾油了。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7)

狼獾又叫貂熊,是现存最大的陆生鼬科动物,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以及新疆北部地区,生活区主要是亚寒带的落叶松林中,体形上介于貂与熊之间,身体和四肢粗壮像熊,但有一条长尾则象貂,目前在我国据说只有数百只,属于一级保护动物。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8)

狼獾体型粗壮,体长可达一米,体重可达25千克,毛被棕褐色,体侧向后沿臀周有一淡黄色半环状宽带纹,状似“月牙”,故有“月熊”之称,又因为经常从树上跃下袭击小动物,因此又被称为“飞熊”,狼獾爪牙锐利,力气也大,猎物很难逃脱,有时它也会冒险从比它体形大得多的食肉动物如狼、熊等的口中夺取食物,美国好莱坞电影《X战警》中的金刚狼原型就是狼獾,不是狼是狼獾哦。

非洲蜜獾多厉害(非洲蜜獾天不怕地不怕)(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