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幸福”。可近期还真发生了“天上掉馅饼“的事——外卖平台“饿了么”强势推出“免单一分钟”活动。

据诸多网友反应称“毫无征兆的收到了饿了么免单通知”,免单金额从10几元到上百元不等,这不由让我们想起早年“滴滴的百亿补贴”,拉新、促活,抢占市场,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外卖免单平台哪个好(外卖平台免单营造免单噱头)(1)

最初,很多网友都在猜测,“饿了么平台出BUG”了?直到这个话题冲上热搜才意识到,原来这背后还有如此的深谋远虑!有效的促进消费、提高活跃度、拉长用户停留时间!这一玩法“拍案叫绝”!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便宜就得占啊!而官方的解释却是轻描淡写,“没别的,就是希望您开心!”

随着话题热度的快速飙升,饿了么官方发布了声明,第一期免单活动从6月21日至6月30日;每天“早9点至晚10点,每小时都有免单时刻”,并且发布“免单攻略”,让用户以“解谜”的形式能够深度参与其中,屏幕前的你,是否也已经跃跃欲试了?

外卖免单平台哪个好(外卖平台免单营造免单噱头)(2)

不过,想薅到资本家的羊毛,也还是要动动脑,花费些功夫的。毕竟“免费的午餐”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部分用户应该已经完成“免费午餐”的享用了。

前有“东方甄选文化带货”,后有“饿了么用餐免单”莫非现阶段正是获取流量的最佳时机?从免单活动规则上看,参与用户需要是饿了么注册用户,同时使用饿了么APP(9.3.0及以上版本)。这两个条件似乎都不用花费什么成本,但行内人一看就知道,明显是拉新 二次激活过往用户,同时促使用户进行软件升级与二次下载,这无疑是最好的快速瓜分外卖市场份额的手段。

饿了么平台此次大手笔的利用营销手段,在公域流量中获取大量用户基数,锁定在饿了么平台中,而平台的本质就是私域流量中的一个载体,一方面便于私域运营,另一方面承载着商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作用,可深度触达用户。当然,任何营销活动都会有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出现,一边是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另一边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埋怨。

外卖免单平台哪个好(外卖平台免单营造免单噱头)(3)

但是,并非所有企业或者平台都可以像饿了么这样玩,一方面成本偏高,另一方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喜忧参半。那么对于企业而言到底应当如何正确有效的构建自己的私域运营体系呢?

饿了么外卖平台从6月21日起开启免单1分钟活动,在6月24日12时开始,新增了“全天随机抽取1440次免单”,无疑让用户感受到“机会又来了”。

有关数据显示,活动期间一方面饿了么APP下载排名从6月21日的总榜第26名攀升到6月23日总榜第6名。在APP Store的美食佳饮榜单,饿了么已经跃居第一。另一方面消费者为了中奖,一天点6单外卖的人群不在少数。

难道饿了么的这一营销手段真的只是简单的想让你开心吗?新增的全天随机抽取1440次免单是真随机嘛?

然而,从专业的营销角度看,显然不是。

如今外卖行业内卷严重竞争激烈,平台急需一些激活市场的手段。饿了么本次的免单活动,一是要提高新会员注册数与APP的下载量,二是要唤醒沉寂已久的僵尸用户与活跃度不高的用户,综合提高用户在平台的使用率。而这些非活跃用户与刚被唤醒的僵尸用户,才是随机免单的真实目标。实现促活后,将新老用户一同沉淀在饿了么平台上构成私域流量池。以此实现扩充市场份额的最终营销目标。

外卖免单平台哪个好(外卖平台免单营造免单噱头)(4)

不过,饿了么现在的这一波神操作,真的能够达到它的目的吗?

就在6月30日免单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官方发布了第二期免单活动的谜题。这显然是看到表面效果后的乘胜追击,饿了么这次势必要以这种最简单粗暴的形式,做到强制瓜分市场流量的目标。

但是,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表面上活动期间的数据的确会很好看,但活动之后呢?没有营销激励的情况下,被短暂激活的僵尸粉是否会再次躺平?付出高昂代价拉来的新用户是不是极有可能转入僵尸粉阵营?毕竟外卖平台间的竞争依然是存在的,内卷的情况不会因为这一次的营销操作有丝毫的改变。

同时作为相关从业者,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得到免单的用户大部分都是非活跃用户,对活跃用户反而是不公平的,难道这样操作就不怕活跃用户失望而导致流失吗?

此时的饿了么很明显还没有从误区中走出来,靠营销手段大量提升流量并不是自身平台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单纯认为流量的提升就是平台最大价值的观念是错误的。不能一直停留在“流量思维”中。

外卖免单平台哪个好(外卖平台免单营造免单噱头)(5)

综上分析,饿了么若想拔得外卖行业的头筹,一定是要从流量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做好服务以及平台上的管理与品质的保障。与其在“免单”的营销事件上花费大量费用,倒不如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平台服务上,提升用户的体验,让用户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由此才能牢牢抓住用户的心,提高忠诚度和粘度。这样才会对饿了么平台起到更实际的帮助与提升。

当今时代,人口红利已经消失,BAT垄断流量。但是人口的价值红利不一定见顶,流量会见顶,但是单位流量挖掘的商业价值可能会继续上升。这是目前存量竞争时代的底层逻辑。

反观传统电商平台,用户流量集中在中心化平台,从而使电商平台保持对流量、交易数据及客户关系的重大控制权。传统电商增速放缓,流量成本高企,用户向头部集中都导致中小商家受困。然而随着 UGC(用户原创内容)和电商社交化、内容化趋势日渐成,平台对商家、顾客的影响力下降,内容/商家与顾客的直接联系成为可能。从流量收割到用户运维,私域流量对于内容创作者和商家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因此,对于相关企业来讲,从现在开始,就应当将流量思维转换成超级用户思维,将大把大把的用户数据转变成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个性化、精细化的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高效的驱动用户转化和活跃。

归根结底,流量的本质,就是用户。这都需要用到精细化运营思维,不再为了流量,而是打造超级用户,直击用户体验。每一次访问、每一次下载、每一次消费的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所有的运营工作中,用户运营才是最重要的,企业所做的活动、公众号、微信群其实都在为用户而工作。企业每一步决策,都应考虑到用户得到什么价值,每一个流程,都应考虑到用户的体验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