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1)

有这样一个人,37岁那年毅然决然回到祖国的怀抱;

她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我的目标就是彻底战胜麻风病”,她用脚步丈量着云南防治麻风病战线的长度,不断破解麻风病防治的关键难题;

她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最终让昔日的“不治之症”可防可控。

她就是与党同龄的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

在感慨李桓英

医者仁心的闪亮精神坐标之余

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疑惑:

作为一个曾经令人谈之色变的“恶魔”

麻风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是否真的那么可怕?

1月30日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让我们一起走近麻风病

了解它,战胜它!

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2)

Q

什么是麻风病?

A: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即出现皮损伴感觉障碍和周围神经粗大伴功能障碍。

麻风分枝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就会失去繁殖力,一般消毒剂均可杀灭。

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3)

麻风病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长可达10年。

该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

建国后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该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Q

麻风病有哪些症状?

A: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而且因为没有明显的痒、痛等主观症状,往往没有引起患者的注意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随着病程进展皮肤变厚呈现潮红色形成醉酒面容,晚期会形成“狮面”样的外观;

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4)

除皮肤变化外同时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发生没有疼痛的烫伤;还会出现手、足的运动乏力,逐渐演变为爪形手、腕下垂、拖拉脚,晚期出现兔眼、歪嘴、足底溃疡、鼻梁塌陷等畸残。

该病导致患者生产劳动能力下降,收入减少或丧失,生活质量降低,也加重了其所受社会歧视的程度。

Q

麻风病是如何传染的?

A:未经治疗的麻风病病例(主要是多菌型病例)是肯定的传染源,麻风分枝杆菌携带者是可能的传染源。95%以上的人对麻风分枝杆菌有正常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风分枝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包括:

(1)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分枝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

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5)

(2)间接接触传染:健康人与传染性麻风病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

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能忽视。

Q

麻风病的危害有哪些?

A:(1)麻风病致病、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对麻风病患者易产生歧视和偏见,给个人、家庭带来负面影响。

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6)

(3)麻风病的流行和致残增加了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

Q

如何预防麻风病?

A:早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麻风病病人,是控制传染、预防畸残、保护健康人群的最好方法。

如果有一块或多块斑疹长久存在,同时又有明显的感觉丧失、脱眉毛、不明原因浮肿、神经痛、皮肤有蚁行感等症状应该尽早到当地医院皮肤科检查与治疗。

麻风病和普通疾病一样,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正规治疗,一周后就失去传染性,治愈后和正常人一样。

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7)

如果怀疑自己的症状像麻风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机会,导致畸残发生或加重。麻风病一般不致命,但它会损害神经而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

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和掌握防治麻风病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麻风病,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向上和自尊、自爱、自强的生活态度,遵从医嘱,完成治疗、随访和畸残防治。

麻风病

可防,可治,不可怕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麻风病是可以防治并能治愈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8)

供稿:医学编辑部

编辑: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