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与湖南省相对应,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该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截至2016年,湖北省辖:1个副省级市(武汉市),11个地级市。其中,就浠水县来说,人口超100万,建县历史超1500年,原名蕲水县,为避免与旁边的蕲春县县名相混,从而改为浠水县。

湖北常住人口最多的县(湖北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1)

首先,浠水县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在地理位置上,东邻蕲春县,西界团风县,西南与鄂州市、黄石市隔江相望,北及东北与罗田县、英山县毗连。浠水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今浠水县一带属扬州地域。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今浠水县一带为弦子国。弦国,周代一个较小的诸侯国,国君为嬴姓(一说隗姓),公元前655年亡于楚国。在战国时期,今浠水县一带仍属于楚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彼时,在郡县制下,该地区属于九江郡。九江郡为秦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之一,初设辖境范围大致为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城关镇)。两汉到两晋这一历史阶段,今浠水县一带属于豫州蕲春县地。公元449年,刘宋析蕲阳县西部置希水县(希河以西)、东部置蕲水县(希河以东,蕲河以西)。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建县历史已经超过1500年了。

湖北常住人口最多的县(湖北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2)

公元520年,南朝梁改希水之“希”为“浠”。而这,意味着浠水这个地名的开始。彼时,浠水县隶湘州永安郡。公元607年,也即隋朝这一历史时期,复立蕲春郡并领浠水县、蕲水县。唐朝时期,该地区置蕲水县。到了宋朝时期,浠水县、蕲水县隶淮南西路蕲州。淮南西路是宋朝的十五路之一,简称淮西。元朝建立后,该地区隶河南行省河南江北道蕲州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初属蕲州府。公元1378年,该地区改属黄州府,均隶湖广布政司武昌道。

湖北常住人口最多的县(湖北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3)

最后,清朝初期,该地区属湖广行省汉黄德道黄州府。康熙皇帝在位时,湖广行省分为湖北省、湖南省,蕲水县属于湖北省。1933年,蕲水县为避免与旁边的蕲春县县名相混,改为浠水县。1970年,浠水县属黄冈地区。1995年,黄冈市成立后,浠水县属之至今。如今,作为湖北省黄冈市的下辖县,浠水县下辖15个乡镇,总面积达1949.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04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