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10月8日讯(通讯员 陈琪 戴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最终要落实到一家家企业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企业要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对于蓝思科技来说,这些年来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有了哪些成就?交了什么样的答卷?

蓝思科技2022年业绩说明会(开启下一个黄金30年)(1)

(蓝思科技。企业供图)

科研创新 投资上百亿,目标是“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潮流”

2011年,在长沙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下,一个“腾笼换鸟”的项目正在进行:蓝思科技整合了原LG生产区、生活区、DY工厂等厂房设施,建设星沙园区,主要生产加工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前后玻璃盖板以及触控屏贴合。

让人没想到的是,自这个不算太引人注目的项目开始,蓝思科技带来了很多个第一:湖南的企业中服务全球人数最多的企业(全球中高端手机的防护屏中每两片就有一片生产自蓝思),湖南民营企业中提供的劳动岗位最多,产业规模行业第一……

这些成就的后面,是蓝思科技的创新基因作为基础:全世界第一个将玻璃材料应用到手机上(2002年),技术专利授权量居行业第一(2000多项),全球技术工艺第一(九大行业首创,三大技术通用标准)……

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是一位技术驱动型的创业者。2002年,她颠覆性地将玻璃材料替代了亚克力材料用于手机的面板防护屏,TCL3188便成了全世界第一款玻璃屏手机,风靡市场,从此拉开了这个行业的革命。2004年,摩托罗拉主动找到蓝思科技,继续科研升级,从而成就了全球首款过亿的手机摩托罗拉V3。2006年,苹果第一代手机便将蓝思科技纳入战略合作伙伴,并一直延续至今……

通过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的大力转型,目前已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超2000项,科研人员上万人,自上市以来,先后成为苹果、三星、华为、vivo、OPPO、小米、特斯拉等全球知名品牌客户的核心供应商。

随着双玻璃手机、智能手表等新消费产品的流行,以及4G、5G时代的来临,电子消费领域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玻璃、蓝宝石、陶瓷等非金属新材料,因为硬度高、抗冲击性能强、电磁信号穿透能力好、光泽亮丽等特性,成为智能设备外观材料更优的选择。它们,同样也成为蓝思科技在材料领域的研发对象。在传统材料注入科技元素后,它们重新焕发生命。

人造蓝宝石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特种材料,2013年,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蓝思科技进入了该领域,并且完成了从生产到加工到应用的全链条。

蓝宝石的生产主要是在长沙经开区㮾梨园区。当时,经过测算该园区投产后总装机容量超过40万千伏安,附近的220千伏㮾梨变电站本身装机容量有限,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长沙经开区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发展,多方协调省市县电力部门等机构,为蓝思科技㮾梨厂区专门新建了一座220千伏变电站,满足了企业生产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过来坚实保障。

生产蓝宝石原料,关键靠“长晶技术”——通过长晶炉人工合成蓝宝石。仅在㮾梨园区一栋厂房内,就已整齐排列着蓝思科技自制的长晶炉数千余台,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已经全部连线到了云端服务器,可以从手机APP用户端,实时查看长晶炉目前的各种运行参数、长晶重量等数据。

目前,蓝思科技已打通从蓝宝石长晶设备开发、规模化长晶生产、晶体材料深加工到各种规格应用产品批量制造的全产业链。在消费电子领域,电子摄像头保护盖、智能手表的屏幕保护盖、传感器保护盖等,均已大范围使用蓝宝石材料。

2015年上市的苹果手表,首次使用氧化锆陶瓷材料作为后盖外观件,将陶瓷外观件推向了新的高度。2011年,蓝思科技成功导入时尚电子消费领域,通过调整传统配方、创新成型烧制工艺来增强陶瓷耐磨、抗摔伤、抵冲击的性能。通过后期不同工艺技术让产品更有质感,使其成为高端产品的象征,目前已广泛应用到手机后盖、侧键、摄像头圈口、按键,手表的表壳、表圈、表带、表扣、字面,汽车等部件上。

赛道升级 消费电子之外,加选“坡长雪厚”的智能汽车和VR领域

如果你喜欢新能源汽车,那么大概率也就与蓝思科技建立了某种连接,它的车窗玻璃、挡风玻璃,B柱小组件,A柱小组件……,可能都生产自长沙经开区的蓝思科技黄花园区、星沙园区。

2018年,占地面积超过1800亩的蓝思科技黄花园区开始奠基,2021年正式建成投产,蓝思科技依靠在消费电子领域优势,通过相通的加工环节和机器设备,打造差异化、高端化竞争力,全力跨界进入智能汽车领域。

围绕智能驾驶舱及周边结构件,蓝思科技研发、批量生产了包括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组件、B柱组件、车载装饰件、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如天幕、侧窗、挡风等)、充电桩等产品,并积极探索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目前,蓝思科技已成为特斯拉全球核心一级供应商,并与宾利、保时捷、奔驰、现代等20多家汽车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机构估算,以目前的智能汽车产量估算,车载显示屏和车载防护玻璃面积用量的市场空间,将是现在智能手机的两倍,用机构的话说这一领域是“坡长雪厚”。

这“厚雪”的另一部分,则来自智能穿戴设备。2021年,全球AR/VR头显市场同比增长92.1%,出货量达到1120万台。据市场调研机构 WellsennXR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VR 硬件总出货量508万台,同比增长27%。智能穿戴领域方兴未艾,留给蓝思科技的成长空间依然巨大。

生态融合 聚力供应链生态,培养200多家本土供应商企业

古谚云: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离不开上下游支持。

据周群飞介绍,她各个场合不遗余力地为湖南招商,千方百计邀请产业链上的企业来长沙投资。

为了扶持产业链,蓝思科技采取了多种帮扶的办法:一是订单喂养,让上游企业有发展动力;二是人才培养,让链上企业有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技术导入,让合作企业有发展后劲。蓝思有一个系统集成公司,就是为产业链上的企业以及园区企业提供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提供支持的。

这些年来,产业链上先后有几百家企业来湖南投资建厂,培养了230多家本土供应商,目前已有5家企业已经上市或正在上市的路上。长沙因此而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视窗防护面板生产及供应基地,智能终端及配件产业也成为湖南电子信息产业新的支柱。

自落户湖南以来,蓝思集团营业收入已经增长上百倍,总资产超7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名列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78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43位。

如今的蓝思科技,正踏在两个重大技术变革的起点之上:其一,是可以类比智能手机的智能汽车革命;其二,是元宇宙等Web3.0概念引发的智能终端革命。未来,已来。

2023年是蓝思科技集团创业30周年的日子。三十而立,蓝思将如何在长沙开启下一个“黄金30年”?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