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河奔流五千年,文化璀璨满中原。河南,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同时,也孕育了众多华夏历史文化名人,在历史发展各个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来自中原的大诗人。先秦的老庄、汉代的张衡、蔡琰,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有四位是中原人),光辉熠熠。南北朝时代的“二谢”谢灵运、谢朓,创立山水诗派;庾信融汇南北,开一代诗风。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无论古体诗、格律诗,还是乐府诗,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格律诗,到了唐朝,更臻于成熟和完善。而唐诗自身也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的四部曲。在唐诗的四重奏中,每一部乐章,中原诗人都奏出了最强音。初唐有杜审言、刘希夷、沈佺期、宋之问、诗僧王梵志,盛唐有杜甫、李颀、王湾、崔颢、边塞诗派代表岑参,中唐有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自居易、元稹、刘禹锡、李贺,晚唐有李商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每一位诗人,每一个名字都是中国文明的历史,更是中国文明历史的见证者。
其中“诗圣”杜甫,一生创作诗歌1400多首,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具有穿越时空的巨大力量,其影响不仅是文学的也是社会的,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千载历史的回音壁上,崇杜之声不绝嗣响。
6月25日,郑州万科携媒体一起走进河南社会科学院,与河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原副会长葛景春教授,河南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胡永杰教授等一起穿越千年时空隧道,探索杜甫的足迹。
诗圣杜甫:以家国大爱,挺起中华民族脊梁
俄国知识分子之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正是如此,他的诗作不仅充满了自己一生失意的凄凉,而且记录了社稷百姓民生的艰难,其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心系百姓的高风亮节,正是不死的诗魂,在每个时代都能被感应到穿越历史的精神脉动。
“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曾这样评价。“行吟惠义腹中诗,沉郁高扬赋我思。讴云颂月无闻语,吐尽人间疾苦词。”著名书画学者黄锦祥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时这样即兴赋诗《忆杜甫》。
◆河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原副会长葛景春教授
葛景春教授认为,“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的旗手,他传承了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他以‘民为邦本,邦为民本’关心百姓疾苦。”穿过1300多年历史风雨,至今仍然滋养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与灵魂,支撑着民族文化精神的顶峰。
杜甫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句脍炙人口的唐诗从口中吟诵出来时,我们觉得杜甫离我们很近。
杜甫离我们仿佛又很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感时忧国,他绪密思深,他沉郁顿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始终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始终关心人民的生存状态,并以满含血泪地歌吟,传达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他那古今独步的雄浑诗篇,惊天地、泣鬼神的诗作,就是一座高山,只有仰视才能看到那耸入云端的巅峰。
杜甫是唐代大诗人,生活于盛唐时代,其一生的诗篇,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诉说着风卷云舒的历史沧桑。关注民生、心系百姓,是杜甫诗史千古流传的灵魂。
从题材内容上看,杜甫诗作中,家国大爱是重头。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如《兵车行》、《石壕吏》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岁晏行》;他的诗凝聚着深挚的爱国感情,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战火烧遍中原,唐王朝政权一度摇摇欲坠,关注国家命运便成了杜甫诗歌非常突出的内容,譬如《悲陈陶》、《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他的诗对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无情揭露,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集中抨击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阶级对立现实;他的诗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沉郁情深、各具风采,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具体体现。
从文学地位上看,杜甫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诗经》、汉魏乐府及初唐陈子昂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拓宽和加深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使诗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技巧更加丰富多彩,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
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代诗人,如元、白的新乐府,晚唐的聂夷中、杜荀鹤、皮日休,宋代的陆游、文天祥,直至清末的黄遵宪等都受到杜诗的影响;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后世的爱国诗人(如文天样等)以及广大人民中引起广泛的共鸣;杜甫的诗歌在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
◆河南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胡永杰教授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中唐到北宋元明清、现当代乃至国外,都在研究杜甫。如何让杜甫的精神得以传承?如何让杜甫的卓越的诗歌成就与国外的莎士比亚一样走向世界?作为专门研究杜甫的葛景春教授、胡永杰教授更是身体力行地为杜甫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鼓与呼。《杜甫与中原文化》、《杜诗与地域文化》、《二十世纪以来李杜比较研究述评》、《杜甫诗选》等一部部著作、一篇篇学术论文纷纷问世。
郑州万科:与城市共生,助力中原美好生活
在中原,天地有大美而可言。以美好,致盛世;美天下,盛中原。
2019年是万科进入郑州的第七个年头,多年以来,郑州万科始终践行“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定位,致力于与城市同步发展,与中原大地共同生长。
4月9日郑州万科城市发布会上,郑州万科企业有限公司责任合伙人黄荣庆先生发表演讲称:河南之于中国,正如同中国之于世界,河南成长,万科成长,郑州成长,万科成长。对于城市而言,郑州万科要做的不仅是房地产产品的提供,更重要的深入城市肌理,与城市与居住在城市的人一起共融共生。这也是郑州万科2019年度品牌主题的要义——越山河拥大地,与中原同生长。
在郑州这座文化厚重而又活力无限的城市,得益于中原人民的勤劳拼搏,人们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迈向美好。然而无论我们走得多远,传承千年的文化都是我们永远的根。让更多的人感受文化之美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万科与城市同生长的一个重要维度。
6月3日,河南博物院“牵手”郑州万科,为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郑州万科企业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许沈波表示:河南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老家河南”四个字的分量很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加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古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言,今有万科“越山河拥大地,与中原同生长”之行。
6月17日,郑州万科启动“诗词少年向阳而生”活动,旨在弘扬诗词文化、感知中原历史。
7月17日,郑州万科即将携手《杜甫》舞剧,由近到远、由远及近地完成一次精神追寻,以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舞剧,为中原人民献上一餐文化盛宴。作为我国首部以舞剧形式呈现杜甫一生的原创作品,本剧通过打破传统舞剧重在叙事的表现方式,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将诗歌和舞蹈相结合,完美地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首次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用历史的题材呼吁并引发人们对现实的关照。采访中,胡永杰教授对此新的艺术形式予以高度评价。
不一样的朝代与历史,有着同样的匠心与筑梦,不一样的艰苦与磨难,有着同样的家国情怀,同样的精神支撑,只为美好生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城市的美好,是万科心之所向,一次次活动筹办,一种种文化传承,一次次跨界碰撞……一场全新的城市文化复兴运动正在中原大地上缓缓兴起,更多的精彩,让你我共同见证……
详情请关注郑州万科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