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公司审核发现船员休息不够(船进港人上岸海上执勤忙)(1)

停靠在霞山渔人码头的渔船。林露 摄

船公司审核发现船员休息不够(船进港人上岸海上执勤忙)(2)

执法人员在检查渔船安全设备。林露 摄

距南海开渔节的到来还有几天的时间。由于台风“木兰”的影响,原本停泊在湛江各大港口排队加冰的渔船又停了下来,海洋执法人员正忙着督促管理好渔民上岸,做好渔港安全工作。

今年,湛江列入休渔对象的渔船有7351艘、乡镇渔船18531艘,有免休渔船590艘。从休渔宣传动员到停泊区检查,从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专项排查到休渔专项执法监管,三个多月来,湛江市海洋综合执法人员辗转各渔港和渔区,为开渔后的鱼虾满舱保驾护航。

●南方日报记者 林露

实习生 许嘉欣 通讯员 邓蓝萍

渔港:加强渔船安全管理

1995年,我国东海、黄海、渤海海域首次迎来伏季休渔,四年后,南海海域同样实行伏季休渔,渔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正是为了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保护。

湛江人世代以海为生,经过20余年发展,大部分渔民对休渔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年休渔期自5月1日至8月16日,休渔前,海洋综合执法人员早早便深入各渔港、渔村、渔船,宣传休渔政策,在重点渔港竖起休渔倒计时牌。

“北部湾地区有一种贝类叫贵妃螺,因过度捕捞,现在比以前少了很多。”湛江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长叶树说,“不管是贝类还是鱼类,北部湾、南海海域的品种都是比较丰富的,如果能够得到保护,科学对待自然的馈赠与资源,也能让渔民一直都能有收获。”

湛江休渔的两个主战场是渔港和渔区,涉及渔船、渔民、渔获物三方面。湛江结合各地实际,划分休渔渔船停泊区和维修区,在册渔船和乡镇船舶分类停泊,各县(市、区)无法满足停泊需求的大型渔船,则统一安排在湛江港龙王湾水域。全市22个重点渔港配备26艘消防船艇、抽水泵和灭火器材。

在乡镇,渔船实行网格化管理。“渔民出海前要报告负责人,也就是定人联船,而且最好结伴一起出去,要有相互救助意识。”有执法人员表示。

“通过海上动态管理系统,我们可以看到渔船动向。休渔期间,渔船一般不离开港口,需要离开时一定要报备。”湛江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霞山大队队员吴思源介绍。

船进港,人上岸,网入库。趁着休渔期,大部分渔船都聚集在港口,湛江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专项排查。针对“碰撞、自沉、风灾、火灾”四类高发事故,湛江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加强隐患排查工作,严禁渔船“带病”出海。截至7月23日,全市共检查渔船7539艘,发现存在隐患渔船138艘,已全部落实整改完毕。

渔区:航行海上执法巡查

从7月中旬到8月初,湛江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队员曾豪在海上住了近20天,曾豪开玩笑说,每次出海就跟旅游一样,要备好衣服、生活用品。每天起床后,他们便一直航行于茫茫海上进行巡查,在海上待上三四天后,再上岸补充点肉菜和干粮。

刚接触这份工作时,会有执法队员偶尔晕船。不过,日积月累的“晃”,让他们逐渐习惯了大海的风浪,就如曾豪所言,“就算有点晕也不影响工作”。

每年的休渔期,执法人员总要与非法捕捞船舶斗智斗勇。今年,湛江依旧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执法行动,尤其是对非法活动多发、群众反映多的水域,加大执法巡查频度。

6月,粤桂琼三省(区)开展海洋综合执法联合执法行动;7月28日—8月10日,湛茂阳进行粤西海域海洋综合执法海上联合行动,重点打击破坏性过度捕捞的非法渔船。

非法捕捞渔船的活动,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有时上午放网,下午或第二天收网,有时凌晨才出发。因此,执法人员也过着不规律的生活。无论何时,只要雷达一扫描到违规作业的渔船,他们便立刻出发。

如今,在海上巡查了十来年,执法对曾豪而言就如家常便饭。“我们经常大半夜出动,快艇要贴到对方渔船上,对方如果停了我们再跨过去,如果不肯停就只能跳过去了。海浪高低起伏比较危险,需要体力好手脚灵活,便于执法时跳船。”

能否追上逃逸的非法捕捞渔船?曾豪笑谈,自己大概能有95%的把握,“渔政船速度能开到20节—30节,也就是时速可以达到四五十公里,比普通渔船要快,所以一般追几海里都能追上。”今年伏季休渔以来,湛江全市共查处渔业违法案件434宗,拆解涉渔“三无”船舶74艘。

然而,执法过程中偶尔也有些无奈。部分小渔船是几块木板和泡沫组装成的“泡沫筏”,安全性低,加上出海作业都是年纪较大的渔民,执法船靠太近则可能造成小船侧翻。因此,执法过程也要保护这部分渔民的安全,并注重加强宣传教育。

“在保障渔船安全方面,接下来政府将提供专项资金,推进渔船‘插卡式AIS’配备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完善定位功能,让渔船更能‘看得见’。”叶树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