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起源于印度和东南亚。在公元前四千年的印度僧侣著作中,已经出现了关于芒果的记载。到公元三世纪,它逐渐传到了中东、非洲以及南美,变成了世界性的水果。它的口感软滑,甜度高而且甜味单纯,在世界各地都有大批拥趸。

这个芒果砸到头了能吃吗(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倒霉鬼呢)(1)

不过,有不少人提到吃芒果的时候会有“扎嘴”的感觉。其实,吃芒果之后的“不良反应”并不少见,通常被归为过敏。

有意思的是,在芒果的故乡——大量食用芒果的印度,芒果过敏非常少见。直到1939年,世界上才有关于芒果过敏的报道。那是一位29岁的女性,在吃了芒果之后24小时,嘴唇以及嘴唇周围出现了急性疱疹皮炎。

科学文献中有很多关于芒果过敏的记录,症状与发作时间不尽相同。简单来说,急性过敏在吃完芒果后就能发生,而慢性的则可能晚到3天后才发作。急性过敏往往表现为血管性水肿、皮肤红斑、嘴部瘙痒,眼睑肿胀、荨麻疹,严重的还有大量出汗、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症状等等;而慢性的则可能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眼眶水肿。

这个芒果砸到头了能吃吗(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倒霉鬼呢)(2)

皮肤红斑(左)和血管性水肿(右)

文献中一般认为,芒果过敏是由漆醇引发。漆醇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过敏原,漆树、毒藤、毒橡树中含量很高,腰果和开心果中也有一定的含量。在中国制作漆器的“生漆”,就是割开漆树皮收集汁液而得到的,其主要成分就是漆醇。

中国有大量的人群对漆醇过敏。目前,对于漆醇引发过敏的详细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更多是对现象的描述。漆树、毒藤与毒橡树等植物中的漆醇含量高,过敏人群一旦接触就难以幸免。而腰果和开心果的果皮中有一定含量,好在经过加工之后已经消失,所以消费者吃这些坚果并不会再引发过敏。

芒果则比较特殊。它的漆醇含量远比漆树等等要低,主要存在于果皮中。成熟的芒果去皮之后,果肉中的含量就非常低了,对于大多人而言都不足以引发过敏。或许,这也就是吃芒果的人那么多,而遭遇了过敏的人并不多见的原因。

除了漆醇过敏,也有理论认为芒果过敏是一种“口腔过敏综合征”——或者,这是与漆醇并存的另一种过敏机理。这种理论认为,某些花粉所含的蛋白质与某些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中的蛋白质有相似的结构。如果花粉中的蛋白引发了过敏,人体在摄入与花粉具有相似蛋白质的食品时,也会引发过敏反应。除了花粉,还有螨虫和乳胶等其他过敏原,也能像花粉一样与食物产生交叉过敏反应。

“口腔过敏综合征”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人对很多水果、蔬菜、坚果产生过敏。它的特点是,在摄入食物的几分钟内,嘴唇、舌头、上颚、咽喉会有刺痛和灼烧的感觉。有的人会出现肿胀,有的人则不出现。这,更像是许多人吃芒果时所遇到的情况。

会有人问:如果对芒果过敏,该怎么办?

最简单稳妥的办法当然是:不吃。

这个芒果砸到头了能吃吗(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倒霉鬼呢)(3)

芒果虽然不错,但它也只是形形色色水果中的一种。世间还要许多非常美味的水果——避开了芒果,水果的王国里也还是有百媚千红。

芒果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含糖实在很高。成熟的芒果含糖量接近14%——各种碳酸饮料的含糖量,也不过是10%左右。当然,芒果中还含有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和C含量相当丰富。这些微量元素,以及少许的膳食纤维,也是它就作为水果被当做“健康食品”而含糖量比它还低的碳酸饮料则是“垃圾食品”的原因。其实,来自芒果的糖也还是糖,糖本身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也依然还是存在的。

所以,即便是对芒果不过敏的人,也还是适可而止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