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有八水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 “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在这首著名的辞赋中向我们介绍了长安城中最著名的“八水”。

而俗称的“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便是:渭、泾、沣、涝(láo)、潏(jué)、滈(hào)、浐、灞这八条河。这八条河流浩浩荡荡的向着不同方向奔驰而去,姿态各异。

同时,也正因为有了这八条河流,使得长安这座城成了古代历代历朝帝王选择首都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宜居之地也是百姓们所向往的地方。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这张图来看:

▲图片拍摄 段煜

八水有故事

在了解了这八条河流的位置后,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八 条河都有什么故事吧。

渭 河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虎牙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2亿立方米。渭河绕西安之北。

渭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起源地。黄帝与炎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都是起源于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

泾 河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虎牙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干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全长455公里,流域总面积4542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1.4亿立方米。泾河绕西安之北。

泾河以驻地命名,泾河历史悠久,东汉三国时即有此河。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秦国在泾阳县兴建的郑国渠。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对农事活动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说明当时西周农业在全国曾起先导作用。历史把"重稼穑、殖五谷"称为豳风遗训。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古建筑"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可见泾河农业对我国农业影响之深远。

沣 河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虎牙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长安区沣峪,流至咸阳市汇入渭河,全长82公里,总流域八水绕长安 沣河面积1460平方公里。 据载,大禹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秦咸阳、汉长安也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汉、唐时的昆明池也是引沣河水形成的。沣河绕西安之西。

涝 河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虎牙

古称潦水,源头有两条,东涝河发源秦岭北麓的于静峪垴,西涝河发源于秦岭梁,两河交汇后北流,最后北经咸阳流入渭河。涝河全长82公里,总流域面积663平方公里。 涝河绕西安之西。

涝河初名"潦"。《诗经·洞酌》中有"洞酌彼行潦",也就是这"远去挑水潦河边"的诗句,使涝河流域先民的勤劳英姿,跻身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潏 河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虎牙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坡的大峪,是西安地区最负盛名的河流。潏河在牛头寺附近分为两支,向北为皂河,向西则与滈河合流汇入沣河。河长67.2公里,流域面积687平方公里。潏河绕西安之南。

潏河,古称泬水,发源于长安区秦岭北坡的大峪。潏河受流水的长期作用,形成众多切割较深的峡谷。其中著名的有大峪、小峪等,出峪后流经十多乡镇,途经众多村庄后,流至樊村牛头寺附近,向北分为皂河,经三桥、汉城入渭河,今皂河实为潏河之下游古河道,约先秦时人工开凿新河道,绕神禾塬西去与滈水相会,才形成今天潏河水寨――香积寺段。

向西则与滈河在郭杜镇香积寺合流,由寺向南流去,在秦都镇附近汇入沣河,河道两岸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等,地势资源亦相当丰富。

滈 河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7)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虎牙

滈河,发源于西安市长安区石砭峪,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292平方公里。与潏河在香积寺汇合后向西,在户县秦渡镇附近注入沣河。滈河绕西安之南。

关于滈河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雍胜略》中记载:“滈水源出太乙山西谷中,北流,迤西得石鳖、豹林诸谷水,过御宿川北,香积寺南,西合潏水,为东交河,又西入丰水。”其源头石砭峪,有“康氏三兄弟化石镇石鳖”之传说。

同时,这里也是柳青的《创业史》中常提到的“汤河”。

灞 河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8)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虎牙

发源于蓝田县灞源镇,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63.7平方公里,据史载,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为了炫耀其霸业,改名为灞河。

据《西安府志》记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舞,烟雾蒙蒙,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观。

唐朝时候,在灞桥设有驿站,称作"灞亭",人们多在此处迎送宾客,依依话别,并折下枝头柳枝相赠。"柳"者,留也!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变成了一种特有的习俗。

灞水、灞柳、灞亭,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生死离别、离愁别绪、诗情才气在这个地方表现得淋漓尽致。

浐 河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9)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虎牙

浐河,是灞河的最大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蓝田县西南秦岭北坡汤峪乡,有汤峪河、岱峪河、库峪河三源组成。

浐河是所谓的“八水绕长安”八水之一。在当地素有”玄灞素浐“之称。”玄灞“指与浐河相邻的灞河水深、且广,水色浑厚;”素浐“指浐河水清且浅。

润物细无声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10)

▲曲江南湖 图片拍摄 段煜

而现今,随着国家重视环境保护以及西安这座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需求等。“八水润西安”生态工程被提出。

“八水润西安”生态工程是以“八水绕长安”历史盛况为原型,提出的西安城市生态建设新战略。

2012年底,西安市通过《“八水润西安”规划》,到2020年把西安建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现代化生态型大都市”。

2013年,“八水润西安”规划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八水润西安”规划》范围涵盖西安市行政辖区,规划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以实施“保水、引水、治水”方略为重点,规划建设“5引水、7湿地、10河系、28湖池”,规划建设周期为2012年8月到2020年12月,规划估算总投资285.43亿元。

我们期待着、也在耐心等待着,因为这项工程使我们生活的地方会更好、更美,“八水绕长安”的繁盛景象也会再次重现。

胖鱼有话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在这座城市生活了21年的我,对于这篇神奇的土地有太多太多的感情。这里的山水人文,每一处都在吸引着我想要去不断探索。

近年来”八水绕长安“的盛景在逐渐消失,最明显的便是河流的干枯、水量的不断减少。我想,西安市政府所提出的这个”八水润西安”工程将会、或者已经给我们的生活来带了很多好的改变。例如,浐灞两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护城河水系改造,重建昆明湖等等项目。

这一切的一切的工程都是为了西安的更好的发展,是为了西安人民生活的环境的改善。

希望我们的西安会更好。

文字 | 段煜、网络

图片 | 段煜、网络

关于作者

西安城简介及历史(西安人的福音书上说的)(11)

段煜

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最爱做的事是带上的单反一路远行

痴迷中东文化

向往丝绸之路

个人DKDY1128

欢迎有相同爱好的小伙伴加好友哦~

还可以一起约着出去旅游

我是成英文(chengyingwen1982),一个旅游博士,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旅游、户外、骑行、摄影爱好者,骑车去过中国20多省,走遍陕西95%以上区县,探索过很多冷僻的帝王陵、大遗址、寺院。

很高兴通过今日头条平台和大家交流。欢迎留言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