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地道的80后,出生在陕西,今年已经32岁了。印象里,我前几年还在上大学,还在为了生活费每天晚上去报社做杂活,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受惠于杂志社老编辑的关照,成为了一名实习编辑,再到后来,勤勤恳恳工作了五年,贷款买房,然后结婚生子,然后…现在,我每天依然还要起得很早,去上班,去赶车,去接孩子,陪老婆逛商场。陪她买菜做饭,日子倒也过得充实。然而,我们这些80后啊,唯独不能忘得就是自己走过的那些路,尤其是压抑的青春和贫苦青春。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1)

80后怀旧

有人说,80后是被房子压垮的一代。虽然不可否认,但是我想说的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苦衷,我们唯独只有站在这是时代的角落里,光明的生活,磊落的工作,不遗憾自己的失去,不贪图钱欲的诱惑,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很精彩,很充实和快活。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2)

紫陀螺

也许是冥冥中的巧合,偶然得闲,在网上查找一些老电影,想着回忆一下过去的岁月,以及这短暂的前生时,一部电影出现在了我的眼里。在它的评论里,我甚至看到了2008年的留言:献给80后出生在陕西农村的孩子,超经典。

也许很多人对于经典听得有些烦了,不过“80后”二字还是很让人亲切的,于是我点开了这段视频,这部名叫《紫陀螺》的电影。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3)

紫陀螺

电影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群孩子们站在教室外面读书的场景,恍惚间,立马就勾起了我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回忆,于是我下定决心要耐心地看下去了,心想也许里面讲的也许真的就是我的童年。

儿时的梦最简单,可能是一根冰棍,可能是一双新鞋,可能是一支钢笔。小时候最单纯,你还没有思想还没有被欲望所占据,你所能梦想的也只能是你所能接触的那么一点东西。电影说的是一个叫席布鲁的小男孩,用老师的话说是个活宝。学习不好,还整天迟到不遵守纪律。这种孩子在学校里当然不受老师的待见,于是罚站也成了家常变饭。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4)

紫陀螺

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陀螺。他央求父亲给他做,父亲哪里来的时间,每天早出晚归,风吹雨淋,为了一天能挣上还算不错的十五块钱。席布鲁做了两天的梦,都梦见父亲给自己做好了陀螺,然而醒来都是空梦一场。他就决心自己去做,没有材料就从树上拽树枝下来。好说歹说,连哄带骗借来同桌女孩的刀子来削猴,然而大拇指粗的树枝削出来的猴只能被人取笑。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5)

紫陀螺

被讥笑着回家发现邻家爷爷门口有一个大木墩子,于是削了削做成超级大猴拿到学校给整天讥笑他的”八大金刚”们看,他说你看看我这是你们猴(陕西话里将陀螺叫做猴)的爷了。八大金刚们“折服”了,可猴转不起来,发不起来。接着又被嘲笑了,席布鲁也给自己的兄弟们承认,他发了一天也没发着。活宝能被笑倒嘛,和自己的兄弟虎子二人不小心把路边一棵树苗给撞到了,一不做二不休,给偷偷的弄回来。这回粗了,可等他削好之后发现,这是桐树,桐树中间有个洞,显然不适合做猴。席布鲁很丧气,靠着墙发呆不小心把父亲靠墙放着的锨撞到锨把打着头了,这和牛顿那苹果的效果一样,席布鲁也有灵感了,锨把不幸成为牺牲品。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6)

紫陀螺

席布鲁同学日日夜夜连上课都在课桌底下削,终于削好了,激动的在课堂上拿出来欣赏,这老师能容忍么,顺便把班上男生的猴全收了。席布鲁同学不屈不挠结果是他父亲出去干活人家说看你拿的家伙,你是来混来了吧,锨把短了一大截。八大金刚之首也给自己的兄弟一人发一猴,那是他爷爷给他做的。席布鲁同学给自己的兄弟也每人一个,每个人的猴上面一个字,组合起来是“我们是好兄弟”。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7)

紫陀螺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主人公,席布鲁同学的音乐老师米兰。这老师整天在自己的屋里听得是歌剧还是女高音的,显然是属于阳春白雪型,可偏偏呆在农村小学,和这些下里巴人打交道。米兰老师对席布鲁好,席布鲁磨刀子,削猴把手磨烂了,改成绩让父亲在家长会丢人被打得脸肿了,米老师给他涂红药水。他和虎子每天早上早读时站在米老师房子旁边,米老师会让他们帮忙抬水,抬水回来还有糖吃,两人很高兴,表示每天都要帮米老师抬水。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8)

紫陀螺

孩子再淘气也是来学校读书了,背书是必不可少的,可席布鲁整天心都在猴上,怎么能背过。刚好语文老师有事,让米老师给看着让席布鲁背。米老师眨眼睛,让席布鲁看着书念一遍,刚好语文老师能听到,就这样,两个人有了默契,这一关算过了。米老师就主动承担起以后席布鲁背书由她考察的任务,两人似乎成了忘年的朋友,小孩子有人鼓励有人关心,自然成绩就上去了,他不懂的为谁学习,那时候他更多的是为米老师学习。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9)

紫陀螺

米老师给他的猴上画了些画,本来想用红水画,席布鲁说班主任说那是给犯人用的,于是米老师将红蓝两色墨水一混就成了紫色,用紫色给猴上画了些画,席布鲁对此爱不释手,这也就是紫陀螺的来历。然而生活总有分别,米老师的男朋友不愿意她呆在这小村庄,米老师也不能说不情愿,只能说为了生活离开了这个村庄,离开了席布鲁。搬家的时候米老师不在,东西一件一件被搬出来,有一个电壶没有塞子,席布鲁就把那个紫色陀螺塞在上面,追着远走的三轮,终于追不上停下,嘴里还念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90后小时候的老电影(紫脱落80后忆童年最真实的电影)(10)

紫陀螺

有人说这部电影经典,我心理似乎有些不愿意用经典形容,词语太大太伤人品。我更愿意用“真实”。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是一气往下读,谁管那停顿,谁管那意思。小时候在家写作业会坐在小板凳,趴在大板凳上写。天气好的时候也能看见老师在太阳底下这样的批改作业。

小时候会站在教室外面的窗台前早读。小时候会有一些“邪恶”的想法,比如偷谁家地里的东西,偷完飞奔回家爬被抓住。小时候也看过有人在地上滚为了让父母给自己买东西。小时候也会三五成群在地头渠里拢火,顺便烤红苕或苞谷吃。小时候有邪恶的想法用红水把卷子上的成绩由38改成88。也有头被衣服蒙住来一顿黑打。小时候也会看见父亲从地里回家会大声喊“我爸回来了,我爸回来了!”

小时候也会为了给老师干活而感到荣幸,也有被老师惩罚站在教室外的经历,可你那时候完全不在乎。这些都是真实的童年,只要你有经历,你就会有共鸣。你都没有想到,在自己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时候有这么一部片子让子彻彻底底的回到童年,回望你的童年。原来我们的童年那么傻,那么坏,可也那么纯真。

直到今天,我突然想到,这部片子不是和伊朗的《小鞋子》很相似么?《小鞋子》里孩子的梦想是一双运动鞋,《紫陀螺》里则是陀螺。小孩子的梦很简单,不是金银财宝,不是奢侈品,不是非份之想,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点小梦想。这个梦现在看来太纯真。另外,教育需要用心,需要用感情,而显而易见,女性的耐心更大,更会鼓励,更适宜年龄小的孩子的教育。不过男女搭配效果更好,我们也不就是这么一拨一拨走出来的嘛。

有人说,这部片子可能只适合陕西关中农村的孩子看,因为这部片子拍的太真实了,简直不像是故事片而更像是生活纪录片。然而我觉得,即便里面都是用陕西话讲的方言,但是一景一物,一静一动,无不是大部分80后一代人眼里相同的共鸣。

后来经我查阅,这部电影是06年拍的,看介绍导演也是83年的,怪不得有如此之真实体验。由此我不由得十分高兴并且有些疯狂了,我早些时候以为这样的情景根本无法再现了,但看完这部片子,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确实相信并且激动了,作为80后的我,感觉又一次旅经了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