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古人讲,“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这是君子风范。一句话,做人要宽厚大度,待人要宽容和善。正所谓“最爱聪明藏浑厚”,聪明不失忠厚,宽厚又不失智慧,这样的处世哲学应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史记》里讲,汉文帝时期有一个郎官叫直不疑,3个人同住一个宿舍。有一天,“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面对猜疑,直不疑有口难辩,只好“买金偿”。没过多久,“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长者”。应该说,同事之间产生误会在情理之中,而直不疑的做法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无愧于“长者”称号。
东汉时期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据《后汉书》记载,南阳有一个叫卓茂的小官员,“性宽仁恭爱”。有一次出行,有人看到其车马,说是自己遗失的马。茂问之:“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卓茂养这马已经多年,知道此人认错了,也不辩解,“默而与之,挽车而去”,并回头说:“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过了一段时间,“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很多时候,面对毫无根据的误解、空穴来风的猜疑,有过错的人尚且极力推卸责任,更何况清白无辜之人?而直不疑和卓茂宁愿背黑锅,也不去声嘶力竭地解释、面红耳赤地争辩,反过来对猜疑者“一笑而过”,可见二人真是心胸宽广、为人豁达。这种“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品质,更是寻常人难以企及的。
《南史》就记录了面对同样的“误解”时,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的两个人。刘凝之和沈驎士穿的鞋,都被邻人误认为是其丢失的,二人也都没有多说话,“即与之”。等到两个邻人分别找到丢失的鞋子并送还时,二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刘凝之“不肯复取”,而沈驎士则“笑而受之”。文章的结尾得出结论: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驎士,不当如凝之也。可见,深奥的人生哲理往往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中。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有时候,面对“误解”默不作声、忍辱负重,坐等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不仅常人难以做到,而且也并非有效对策。如果能够通过机智巧妙的言行进行应对,一句顶一万句,无招胜有招,化解误会,捐弃前嫌,更值得称赞。
这里还得说到直不疑。因为“状貌甚美”,有人就听虚责响、视空索影,诋毁其“盗嫂”,说其与嫂嫂关系暧昧、有私情。针对这一阴毒的损招,直不疑仅说了四个字:“我乃无兄。”既无兄长,何来嫂嫂,既无嫂嫂,“盗嫂”之事又岂能发生?寥寥四字,一语中的,清者自清。与直不疑遭受同样污蔑的还有“美丈夫”陈平,只不过他对“盗嫂”毁誉进行了无力且不当的辩解,结果越描越黑。“无兄盗嫂”,这个成语可谓历史上一语攻破谣言的完美注脚。
诚然,有些谣言会一攻就破,甚至不攻自破,但有些谗言与诋毁就没那么简单了,错综复杂、机关算尽,处理不当可能会丢掉身家性命,必须讲一点技术和战术。《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的王绪、王国宝是从兄弟,都受重于位高权重的司马道子,二人联合造谣中伤殷仲堪。殷自然害怕,就求计于王东亭。王献上“反间计”:“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表面上是“密谈”,实则是做做样子。果然,王氏兄弟相互猜疑,谗言终止。
网上有句流行语叫:“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遭人曲解、被人误解以致“剪不断,理还乱”时,不妨学学古人的应对态度和做法。宽容一点、大度一些,退让一步、忍耐一分,擦亮理解之窗,敞开包容之门,讲求处理之道,就能洞悉生活之真,弘扬人性之善,回归生命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