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是否有强烈的使命感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无法做到只听不做?

2.如果你没为孩子效劳,会不会感到内疚?

3.如果你不亲自解决问题,孩子是不是会暴跳如雷?

看到以上的三个问题,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热播剧《带着爸爸去留学》。这部剧中有一个情节是,孙红雷饰演的黄成栋陪着儿子去安德鲁大学面试。面试前一晚黄成栋设置好了手机闹铃,但是他不知道国外手机充电跟国内不一样,他手机并没有充上电。于是,第二天一早,被太阳唤醒的黄成栋惊慌失措地发现,已经十点了。他们紧赶慢赶,又遇到堵车和各种意外状况的出现,最终错过了安德鲁大学的面试。

育儿有方不要把孩子哄废了(你的孩子过分依赖你)(1)

儿子黄小栋在这件事情发生后,一直埋怨爸爸没有设置闹铃,埋怨爸爸为什么手机不充好电。在黄成栋想其他办法补救时,黄小栋却歇斯底里地冲爸爸吼叫:“我只想上安德鲁大学,这里有我喜欢的篮球队!”

但错过安德鲁大学面试的很大原因是,黄小栋要去赌场玩,还成功地说服了爸爸带他去赌场。值得注意的是,黄小栋也有手机,他的手机是有电的,为什么他自己的考试,自己不想着提前设置好闹铃呢?

事事依赖父母,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是我们父母在育儿路上常常遇到的困境。孩子不独立、不思考、不负责、不愿意等待的这些问题,错不在孩子,而在我们父母身上,是我们掉入了自己的家长陷阱。

什么是家长陷阱?美国临床心理医生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斯托尔伯格在《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针对现在即刻满足的时代特点,详述了五种常见的家长陷阱,并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育儿有方不要把孩子哄废了(你的孩子过分依赖你)(2)

一、育儿路上,防不胜防的五大家长陷阱

当孩子要吃水果,而你在做饭或者忙别的事情,你是会让孩子等待一两分钟,还是立马放下手中的事情,去给孩子洗水果或者去做他要求的其他事情呢?

答案常常是肯定的。出于爱孩子的心情,我们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在他的眼泪流下来之前,我们就即刻满足了他的需求,这一案例中就包含了解救陷阱和火速陷阱。

让我们防不胜防的五大家长陷阱是:

1.解救陷阱:家长主动地替孩子解决了问题,看似帮了他,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尤其是在学业和社交方面,我们怕孩子考低分、怕孩子学习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怕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闹矛盾,所以常常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解救孩子。

2.火速陷阱:当孩子有需求时,我们会毫不迟疑地及时满足他,一刻也不耽误。《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这本书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棉花糖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每个孩子一颗棉花糖,孩子们有两种选择:一是立刻吃掉它;二是等待15分钟后得到两颗棉花糖。研究结果发现,当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18-20年后,选择等待的孩子在学业上表现更好,在能力评估测验中的分数也更高。让孩子学会等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孩子好,而火速陷阱则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等待的机会。

3.压力陷阱:不顾一切地推动孩子向前冲。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学业上,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1岁就开始早教了,2岁不到就会识字会背唐诗了,别人家的孩子进了实验班······在这些压力的作用下,逼迫着家长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学习、上进,以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却不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

4.给予陷阱: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别人的玩具电动车好玩,很想要一辆,当即我就开始在淘宝上搜索同款玩具车了;孩子看到同学都有电话手表,跟你提出来也想要一个,你很可能当晚就下单买了,这就是给予陷阱。

5.负罪陷阱:因内疚或不安感,家长冲动行事。《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黄成栋怕儿子不开心,明知道不该去赌场的情况下,还是带他去了;而后又因为儿子错过入学面试而内疚不已,想尽一切办法帮儿子实现了就读安德鲁大学的梦想,这个过程中,我都只看到了父亲的努力,因为负罪陷阱而帮孩子安排好了一切。

育儿有方不要把孩子哄废了(你的孩子过分依赖你)(3)

二、落入陷阱的危害

《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的作者采访了来自全美各地的老师们,询问他们对于“成功”学生的看法,公认的有六项特质可以预示孩子未来的成功:

变通或者抗压能力

内在动机

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意志

良好的社交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批判式思维

勇于承担责任

以上六项特质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也同样适用。 台湾作家刘墉之子刘轩,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同时也是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 在刘墉的育儿三部曲之一的《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1:超越自己》一书中,他就主张要让孩子自己去冒险,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儿子刘轩上高中的第一天,他都没有开车送儿子去学校,而是让儿子独自坐三个多小时的车,穿过混乱、危险的地方去上学。

刘墉还注重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这116封书信中,就可以看出刘墉在育儿方面的良苦用心。他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经历、冒险,鼓励孩子说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而不是如“扫雪机式的家长”,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和困难,让他们免于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而我们这些落入了家长陷阱的孩子,都有哪些特质呢?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们易怒、抗压能力差,达不到目标就大哭大闹;遇到问题首先求救于父母,而不懂得自己思考、寻找解决方案;逃避责任、总把问题归咎于父母或老师;过于依赖父母,所以执行能力差。

当孩子跟你要一颗糖的时候,你给了他一颗糖;当孩子跟你要一双限量版球鞋时,你皱皱眉,也满足了他;当孩子跟你要一个更好的未来的时候,你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他还什么都不会,而你已垂垂老矣,什么也给不了他的时候,就是最可怕的结局。

育儿有方不要把孩子哄废了(你的孩子过分依赖你)(4)

三、如何避开家长陷阱

家长陷阱不仅让父母变得更累、觉得孩子难带,更关键的是,影响了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让他们早早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开这五大家长陷阱呢?

在《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这本书里,作者详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针对各年龄段的具体解决方案,我总结了以下三种避开家长陷阱的方式:

1.巧妙利用孩子的“关键期”

《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一书提到:“在孩子的一生中,有一个快速学会某种本领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只要有锻炼机会,孩子就能迅速得其要领。”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同样建议家长要抓住孩子成长的“敏感期”,比如当语言关键期来临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多跟孩子说话,他听到的语言越多,处理语言声音的突触就发展得越强劲;当孩子想要拿勺子自己吃饭的时期,我们就给孩子准备一个勺子,让他锻炼自己吃饭的能力。

2.遇到困难偷着乐

当孩子遇到了难题,你是不是比孩子更着急,更急于帮他解决问题?这时候,最好给自己按下暂停键,父母停止行动的欲望,先在心里偷偷乐一会儿,让我们看看孩子们会怎么思考、怎么做。

当孩子和他的玩伴之间发生了矛盾时,我们不要急于参与其中,去充当裁判或是帮助孩子解决冲突。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呢?”“你想怎么跟小伙伴和解呢?”“你要不要去拉拉同伴的小手,跟他说声对不起,请原谅,我们还是好朋友?”

引导孩子去思考正确的做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了。如果你忍不住插手,那么,你的孩子下一次可能还会等着你去救援,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了。

3.和孩子一起学会等待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即刻满足的时代。孩子有需求时,不愿意等待一分一秒,我们家长也常常急不可耐地干预孩子的行为、替孩子解决问题。即刻满足,会让人觉得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取一切。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不要急于发表意见。同时,我们也需要将等待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等待的时间里,就给了孩子观察周围环境、思考自身行为和结果的机会。

孩子想要你帮忙拿某样东西的时候,刻意让他等待几秒;孩子在你正忙的时候,要求你陪他玩,你可以告诉他需要等你忙完手头的事情,再好好地陪他玩;或者可以如棉花糖实验中说的一样,让孩子等待一两分钟,告诉他这样可以获取双倍的物品。

育儿有方不要把孩子哄废了(你的孩子过分依赖你)(5)

《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是一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可错过的好书,它让我们这些新手爸妈认识到了对孩子有求必应的不良后果,指出了我们常常陷入的五大家长陷阱,也为我们指出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极为合适。我们只有避免了育儿路上的这五大陷阱,帮助孩子主动思考,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让孩子获得“成功”学生的特质。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抗压能力强、自信独立、主动承担责任、有效解决问题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