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但历史的巨轮往往会在惯性的驱使下,继续沿着过去的轨道运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重大意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重大意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成思想大解放)

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重大意义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但历史的巨轮往往会在惯性的驱使下,继续沿着过去的轨道运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期待着中国迅速摆脱困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两个凡是”【1】方针的提出,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使“左”的指导思想不能得到根本纠正。

(一)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一篇名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第二天《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新华社全文转发。之后,《人民日报》及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报纸陆续转载。

该文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检验,科学的理论是不会害怕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观点和结论,抛弃那些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旧结论;如果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是错误的。

这篇文章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二)

事实上,“两个凡是”提出不久,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就多次提出批评,倡导实事求是。1977年2月,邓小平同前来看望他的王震谈话时指出,“两个凡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

同年4月,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党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推向前进”。

1977年7月,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提出要把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恢复起来。

当年9月,在纪念毛泽东逝世一周年之际,聂荣臻、徐向前、陈云等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强调准确完整地宣传毛泽东思想,阐述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这激起人们对“两个凡是”造成的思想阻碍进行反思,引发到底是把实践还是把“两个凡是”作为判断是非标准的争论。

(三)

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对这场大讨论给予及时有力的支持。

在1978年6月的全军政治工作会上,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观点,着重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这一讲话被作为中央文件下发并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实际工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1978年6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理论上系统地回答了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提出的责难,认为怎样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真捍卫还是假捍卫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中央及省级报刊共刊登讨论文章650多篇,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展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了思想解放的大潮。

(四)

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始终着眼大局,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这场讨论的落脚点,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考未来的出路,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开始出现酝酿对外开放和对若干体制进行改革的新局面。

实践表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7月至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务虚会上,许多与会者提出改革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建议。同时,有的同志还提出,经济工作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一是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把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技术革命上来;三是从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开放政策上来。

邓小平不断在中央领导层大声疾呼:社会主义要加快发展生产力,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胆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视察,走一路讲一路,反复强调: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央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好一些,促成解放思想的浩大声势,从而提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主张。

在稍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他在这篇被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宣言书的讲话中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中邓小平还发挥了毛泽东整风时期批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时反复讲过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

在这里,邓小平强调的“解放思想”也是对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直强调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观念的继承。只不过要破除的是当时党内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以及新的主要领导人制造的自我崇拜,破除的是对“两个凡是”的迷信。而毛泽东当年要破除的主要是党内对苏联人的迷信,对“洋教条”的迷信。

讲话号召全党从本本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邓小平提出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他强调:“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示范力量,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

这个讲话,把握了社会变革的脉搏,回应了时代的呼声,在隆冬时节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期盼。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五)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我们党召开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这次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这次全会,对于这个国家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承载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它将作为一个伟大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自那时起,改革成为时代强音,开放成为时代潮流,中国人用勤劳与智慧完成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精彩叙事,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开始呈现一派盎然生机!

注释:

【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