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余欢水》里,郭京飞被误诊为癌症晚期,这之后他像变了个人一样,不再压抑自己,也不再好脾气。但是,他真的从内心接受死亡了吗?

从他叛逆的种种行为表明,这也许是不能接受死亡将至的外化表现。

之后,他在网上看到一个临终关怀组织,报名成为被关怀对象,想要了却生前最后几个愿望。

临终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生死这堂课人人迟早都得上)(1)

在港剧里也看到过临终关怀的工作方式,安抚即将逝去的生命,给生者以希望。但是,当时很年轻,并未完全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

直到前年父亲患癌去世,深切感受到了他去世前的痛苦,很难接受没能与他告别,他带着周身的疼痛,离开了我们。

尤其这两年疫情袭来,死亡和面对死亡似乎不再是那么遥远的事情。可是,如何去面对亲人的死亡,能不能让亲人在濒死前少一些恐惧和痛苦?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2016年,被查出三度患癌的柴田久美子创立了日本“善终守护师”协会和6个善终研究机构,她的团队有384名善终守护师,义工人数近3000人,她本人也做了26年的看护工作,当了10年的善终守护师。

临终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生死这堂课人人迟早都得上)(2)

她没有因为病情沮丧,觉得这是时间在提醒她要加快步伐,让她完全远大目标,让日本全民接受生死观的教育。

于是,在经历了数百次的临终现场、与数百位“归人”携手合作后,柴田老师写下了《善终守护师》这本书,她希望让大家懂得,死亡并不邪恶、恐怖或肮脏,相反,它既平常又正常,能释放出巨大的力量,能够传递生命力。

临终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生死这堂课人人迟早都得上)(3)

善终守护师能为临终的人做什么?

书中写道,善终守护师的职责是陪伴临终者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过程中尽可能体贴地照顾,并帮助亲友好好与之告别。

为什么善终服务越来越被人们需求了呢?

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已达19064万人,同比增速高达8.3%,远超2012年的3.5%。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5%。(数据来源于文章《2021年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现状,老龄化趋势加剧提升对养老机构需求》)

到2025年,日本将有800万人进入75岁以上高龄者的行列,日本已经进入超老龄化时代。日本公布的《关于老人健康的意决调查》中表明,约有55%的人希望自己在家中迎接最后的时刻。

临终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生死这堂课人人迟早都得上)(4)

特雷莎修女说过:“即使人生有99%的不幸,临终时若能获得人生最后1%的幸福,这样的人生就算是幸福的。”

当生命接近终点时,人们都不想孤独地老去,很多人也不想在费用高昂的病房插满管子痛苦又没有尊严地死去。

于是,为了让临终者幸福地度过最后的日子,不留遗憾,善终守护师开始帮助他们踏上归途。

一般来说,善终守护师在现场的工作有四个重点:

临终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生死这堂课人人迟早都得上)(5)

自己的临终方式自己说了算吗?

《善终守护师》这本书中,一共有5章,除了作者讲述如何与多位临终的人走完最后路程的细节,我最关注的是如何面对癌症后期带来的疼痛,因为,曾经亲眼见到父亲痛到出汗,头发和衣服、被子都被汗水浸湿了的痛苦场景。

书中,冈崎的父亲活到88岁时,忽然有一天无法言语、无法进食,他本能地都想到要将父亲送到医院。刚住院时,还能喝点流质食物,后来这也不行了,就只能打点滴,两个月后,老父亲的体重掉到38公斤。

血管也硬化到打不了点滴了,当医生问他要不要做胃造瘘时,得到的答案是他的摇头否定。

后来,医生征得家属同意,在老人的锁骨处插入点滴管,输入营养液。老人受不了这种痛苦了,几次拔掉管子,后来双手被护士固定在床上,不能动弹了。

这样痛苦的延命治疗,对老人对子女来说,都是更切肤的痛。在最后时刻即将来临前,他只想有尊严地老去,说,“想回家”。

临终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生死这堂课人人迟早都得上)(6)

然而,现实是,儿子还要照顾高龄失智的母亲,还要上班赚钱交医院的费用,已经没有能力把老人接回家了。

最后,冈崎的父亲又患上了肺炎,在医院撒手人寰。

对于子女来说,在老人生病时把他们送到医院救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大家也希望用现代医学技术延缓父母的病情,再晚一些离去。

临终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生死这堂课人人迟早都得上)(7)

可是,如柴田老师所说,很多即将临终的老人,“期待能在自家善终的自然死去”。

并且,即将踏上归途的人,能为自己制定“临终计划”。有个女儿在母亲临终前握着母亲的手问,妈妈,您刚才睡着了,我好怕您就这样离去了。母亲说,别怕,我刚才在梦里去准备我的葬礼了。

如作者说,也许这位母亲就是希望自己能在睡梦中故去,他们对于自己的临终早已有了计划。

古老的送行文化是自然地在家人、邻居的话旧声中离去,可是如今的现状却难以复兴这样的文化了。临终的人接纳死亡需要勇气,同样,家人也需要学习接纳死亡这堂课。

《善终守护师》短短185页的书籍,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却是厚重的,让我们明白,即便有病有痛的人也依然能善终,能含笑而归。亡者往生,生者重生,我们需要的是明确的生死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