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份,威海临港区10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48.61亿元;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32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0.44亿元……今年以来,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及医疗机械三大产业集群发展,临港区不断提升涉企服务水平,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逐渐形成骨干企业加速膨胀、中小企业裂变成长的工业发展新业态。进入四季度,临港区全力抓好四季度突破,服务企业冲击新目标。
龙头骨干企业加速膨胀
11月23日,走进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9车间,机器轰鸣,偌大的自动化车间里寥寥几个工人来回走动点检巡视,挥舞着长臂的机器人不知疲倦地进行着钻夹头的加工作业。“我们持续推进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机器换人’使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综合效益却提升了6倍,精简人员、保障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产能、效益的双提升。”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王洪涛自豪地介绍。
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总投资5000万元的“高端钻夹头全流程智能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新增改造多轴机器人、高精度车床500余台套,升级生产线200余条……得益于低成本、高成效的自动化改造,威达机械营收常年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尤其是今年,威达机械国外市场不断扩大,新项目陆续量产,企业产值、收入迎来新的增长点,“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净利润同比增长70%以上。”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王传亮欣喜地说。
在推行智能化改造的同时,威达机械还注重信息化的发展,今年引入价值2000万元的SAP系统,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公司的数字化车间两次上榜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今年又相继获批威海市和山东省数字化车间,并且成功申报威海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级平台,实现了多年来临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零突破”。
中小企业裂变成长
金贝壳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临港区碳纤维材料产业园重点企业,也是威海唯一一家生产碳纤维刮刀的公司。每个造纸机机身上有十几个到上百把刮刀,每个刮刀的技术要求都不同,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后,再压板、分条、开刃、裁断、冲孔、铆钉……生产不容毫厘之差。
金贝壳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申福永介绍,公司成立后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投产后销售收入就达到107万元,升规后达1200万元,扩大规模后达2400万元,今年更是收入增幅66.7%,超过4000万元。26个员工就能撬动4000万的产能,公司产值节节高升的秘诀有两个:技术优势、材料优势。“这两点都离不开临港区和碳纤维产业园的鼎力支持。”申福永说,“我们急需什么技术,产业园就帮我们联系国内相关大学的专家教授,和行业内的相关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如今我们的碳纤维刮刀生产技术已经领先世界。而碳纤维产业园内的上游企业可以为公司提供优质的原材料,与拓展纤维的合作也给我们减轻了不少成本。”
去年9月,世界著名的浆纸集团金光集团遇到了技术难题,与他们合作的国外刮刀厂家始终未能解决,金贝壳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团队根据现场状况及要求研发生产出了金贝壳JG碳纤维及航天纳米树脂多角度刮刀片,不仅攻克此纸机因清洁不彻底引发的问题,而且清洁效果和耐磨性比之前更好了。申福永自信地说:“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和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的金贝壳服务理念,助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在那以后,我们正式成为了金光集团信任的供货商,双方一直保持着稳定合作关系。”
长期专注并深耕产业,金贝壳新材料有限公司先后获得了威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现在的申福永信心满满,谈起了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新规划:“新上一台压机,到时候产能能翻两番,满负荷运行每天能生产1000平方米。”
主动邀、积极跑、努力争
今年,临港区经发局出台《临港区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新政策,在“高水平技改”“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配套”等12个方面进行资金扶持。临港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激发区内企业的投资潜力、创新活力,我们深入研究分析相关政策文件,‘抓大’又‘扶小’,为发展前景好、科技创新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通过主动邀、积极跑、努力争多渠道申请专项资金。”今年,更是指导企业申报并获批2021年市级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43个,获批资金835万元,较去年翻一番。区级工业三年发展和新材料产业“4321”共扶持91个项目,兑现资金1400余万元。
同时,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及医疗机械三大产业集群发展,临港区经发局搜集整理全区101家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产品配套需求等信息编印成册,用“小册子”搭建产业链配套大桥梁。在充分走访调研收集、整理的企业信息及生产特性和保证全区压限负荷不变的前提下,协调调整有关企业限电方案,合理安排其错峰生产,努力帮助企业做到错峰不减产,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助力企业有序用电、有序生产。
(通讯员 姜凌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