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出自《道德经》第三章。意思是,有道的统治者,让老百姓心是空的,肚子是饱的,欲望是微弱的,筋骨是强健的。

道德经每日一句一图(每天一句道德经虚其心)(1)

先说“虚其心”,古人认为心是思考的器官。比如人的各种精明智巧就是心机。王熙凤精于算计就是“有一万个心眼子”。在《道德经》看来,这些精明智巧都是小聪明,反而会阻碍人获得真正的智慧。“虚心使人进步”。现在我们所说的虚心和《道德经》中的虚心是相通的。虚心是为了听取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所有的事实和逻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道德经》倡导的方法论,是真正的智慧。

再说“弱其志”,“志”字最早是上面一个之乎者也的“之”字,下面一个心字。“之”字有去向的意思。志就是内心的方向。“弱其志”,就是做事的时候不要目的性太强。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是个人的志向。做事目的性强的人每走一步都要计算得失,难免遭受挫折。因此《道德经》倡导人们只管耕耘,莫问收获。

实其腹”,把肚子吃饱,保证身体的营养。“强其骨”,加强锻炼,让筋骨强健。这是《道德经》提倡的养生观念,目的是享尽天年,也就是活到基因决定的年龄,并且在有生之年保持健康的状态。如何做到呢?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人在自然的环境中饮食均衡合理,每天有大量的活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现代化的设施都是为了减少人的活动,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但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养生不需要服用高级的补品,只需要回到自然的状态。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我是李书僮。欢迎关注我。

每天一句《道德经》不尚贤 使民不争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三章 不尚贤 虚其心 弱其志 老子是愚民吗?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二十七章 高手做事不留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