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随时间演进,或许修编、或许照搬、或许颠覆、或许封箱,却不必然要以“进步”定义。以此版的《欲望城国》而言,有意“复刻”与“重现”,表述创作的初心与本意

1

改编有道,时间不留斧凿痕

摊开节目册,召唤出多数曾(现)参与当代传奇剧场演出的演员,纵使有些演员已较无戏曲演出,或并非此戏最初的阵容,但更深层的是意义性的彰显与塑造

弹指三十年换了人间(三十年光景转瞬过)(1)

黑泽明电影《蜘蛛巢城》

其剧本也未见大幅度的改动,仍符合过往论者对此作之讨论,包含大量承袭日本导演黑泽明的《蜘蛛巢城》,如开场曲的书写与内涵;孟庭被杀前,宝马不受控制;以及敖叔征登位大宴的舞踊之舞等,多非《麦克白》本有的情节与概念。

《欲望城国》舞踊之舞

《欲望城国》所遗留的问题,如“《当代传奇》编排此剧的目的是要跳出传统戏曲的窠臼而直探人性的隐微,但在实践的过程里,却让我们感到其间藩篱仍在。“‘欲剧’的观念因此相当接近民俗信仰中神鬼报应的想法,缺少莎剧中的人道与伦理精神。”都仍存在,而未见解决的意图。

因此,时间对于《欲望城国》来说,是一种“痕迹”,或可称为“成长”──因为,“成长”并非绝对直线性的前进,而可能有为数众多的波折与转圈,却会在某个时刻显现其价值与意义。

2

戏曲创新,演技精湛殊途同归

除前述提及的“气质转变”,整出戏更有表演方式与方法的转变。有别于过去的演出版本,此版的《欲望城国》似乎将戏曲身段进行简化,许多程式化的动作与姿态都往话剧倾斜,戏曲感将稍稍降低。

弹指三十年换了人间(三十年光景转瞬过)(2)

《欲望城国》剧照 郭政彰摄影

吊诡的是,此作法本该削减戏曲于此戏的核心位置,却反而彰显戏曲演员回溯传统、奠基根柢的状态,以及表演形式的取径,特别是在两位主演吴兴国与魏海敏身上(其实,其他演员亦呈现了近年于传统戏曲的浸淫,产生身段、唱腔与表演功法的明显落差)。

弹指三十年换了人间(三十年光景转瞬过)(3)

《欲望城国》中吴兴国与魏海敏剧照

吴兴国与魏海敏在《欲望城国》之后,进入戏曲表演的另一境界——如何跨越行当得以塑造人物、如何转化或打破原有的戏曲程式等。但,两人明显以不同路径深入当代戏曲。

吴兴国延续了《欲望城国》的经验,不断于外在形式的创新进行开发,实验幅度、尝试精神与创发直觉持续前卫与变动。

魏海敏于当代传奇剧场与国光剧团的新编作品里自我颠覆,同时回到传统戏曲功法里打磨、精炼与深凿,慢慢在流派的完整承袭下转译出自身的创造价值。

于是,在此版的《欲望城国》里,两人截然体现穿梭于传统与创新间的不同样貌——魏海敏在步步到位、声声精准的表演体系里,不见刻意变化的行当形制而化为细腻且精致的情感流动与身段展现;吴兴国则在繁复的表演形式与塑造下,透过外显的气质与动作塑造出敖叔征的末日英雄气概,得以吸引观众目光。

3

虚实结合,舞美精进更显张力

三十年的光景更体现于舞台美术的精进彻底表现其演进,这也是当代传奇剧场于外在形式的开发上最为具体的成就。开场的山鬼,于布景的层次、光影的变换间,逐渐没入黑暗之中;孟登则在被追杀而奔走的过程,如电影画面般重现父亲孟庭被行刺的记忆,配合戏曲身段更显其张力,这都非过往舞台科技所能表现者。

弹指三十年换了人间(三十年光景转瞬过)(4)

《欲望城国》山鬼剧照

最为精彩的是敖叔征夫人“洗手”的桥段,虽大致延续了过去的画面塑造,以红光、布帘等方式迂迴呈现血的意象;此版的《欲望城国》加深了光影的对比与具象,使其画面更具震撼感,配合魏海敏愈显饱满且多层次的唱腔、婉转的身段,完美倾诉了敖叔征夫人的纠结,以表演与舞美的配合弥补原剧剧本在情节简化下的阙如。

弹指三十年换了人间(三十年光景转瞬过)(5)

《欲望城国》剧照

弹指三十年换了人间(三十年光景转瞬过)(6)

《欲望城国》剧照

弹指三十年换了人间(三十年光景转瞬过)(7)

《欲望城国》剧照

三十年之后,亚洲最好的剧团之一

当代传奇剧场再现成名作

以莎士比亚戏剧作为新编京剧蓝本

西式悲剧下展示中国背景和中国情感

五月首登天津,京津地区只此一站

天津大剧院购票直通车:tjgthea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