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说道曾几,大多数读者可能和我一样,会立刻想起这首《三衢道中》,因为它的清新明快,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曾几是南宋诗人,他虽属江西诗派,但却没有江西诗派的峭硬,他诗学杜甫,不仅诗风技巧深得其髓,还学习其诗格,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使得其诗更具艺术感染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应时而至,知需而降,杜甫的《春夜喜雨》脍炙人口,经久流传,只因诗人的满心欢喜。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三百多年后,曾几也模仿杜甫写了一首喜雨的七律,天降甘霖,万物生长,丰收在望,其欣喜之情不亚于当年的杜甫。

三年级必须了解的诗人陆游(陆游老师学杜甫作喜雨诗)(1)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宋 曾几《苏秀道中》

简译:

白天还是烈日晴空,一夜之间忽然就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凉风习习,浑身舒爽。

风急雨骤,我不担心屋子漏雨淋湿我的床铺;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我想象着,那沃野千里得到雨水滋养的稻田,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就觉得,这五更天里雨打梧桐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动听。

像我这种没有田地的人尚且如此欢欣鼓舞,更何况那些辛苦种田的农夫,丰年在望,他们该是多么的高兴。

注释

苏秀:苏指江苏苏州,秀是秀州,今浙江嘉兴。

骄阳:猛烈的阳光。

:一连数日的大雨。

梦回:从梦中醒来。

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

望岁:盼望丰收年成,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三年级必须了解的诗人陆游(陆游老师学杜甫作喜雨诗)(2)

赏析:

宋高宗绍兴年间,曾几曾为浙西提刑,这首喜雨的七律就是作于这个时候,此诗前面的小序记录了此诗的写作背景。

夏秋之交,多日无雨,田里的庄稼几尽枯萎,作者由苏州去往嘉兴,正赶上天降甘霖,这场大雨从七月二十五日夜间开始,一连下了三天。

一场及时雨让即将干枯的水稻复苏,旱情解除了,普天同庆,作者也怀着欣喜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旋律欢快的七律。

首联写下雨,夜里大雨忽至,作者从睡梦中惊醒,忽然感到,那连日来令人烦躁的闷热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凉舒爽和身心通透。

睡前还是“一夕骄阳”,醒来就是“梦回凉冷”,惊喜是如此的意外,而更让作者欣喜的则是久旱逢甘霖,天降甘露,田里的庄稼就有救了。

三年级必须了解的诗人陆游(陆游老师学杜甫作喜雨诗)(3)

颔联写听雨,描写内心的思想活动,这一联承上启下,语意流动,清新活泼,久为读者所喜爱。

不愁屋漏床床湿”,首句写雨之大,呼应首联“转作霖”、“润衣襟”,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床头屋漏无干处”之句。

杜甫的秋风秋雨是不尽的生之艰难,充满了悲愁,曾几在杜甫原诗的基础上点石成金,添上“不愁”二字,使句意翻转,则喜悦之情呼之欲出。

且喜溪流岸岸深”,次句进一步写喜雨之情,不但不怕疾风骤雨烧漏屋顶,淋湿床铺,还希望溪水满涨,处处都能听到溪流叮咚的声响。

这一句化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之句,在其前加“且喜”二字,使得句意更为清新灵动,使欣喜之情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不愁”是忘我,“且喜”是大爱,由见其胸怀之宽广,情怀之高尚,这也是其感时忧民的从政理念。

三年级必须了解的诗人陆游(陆游老师学杜甫作喜雨诗)(4)

颈联写喜雨,“千里稻花应秀色”,首句写喜雨,久旱逢甘雨,干裂的稻田终于得到了灌溉,千里沃野,一定恢复成往日生机勃勃的样子了吧,丰收在望,怎不令人欢喜?这句是虚写,是想象,境界开阔,满眼风光。

五更梧叶最佳音”,次句写听雨,是实写,境由心生,这一场雨带来的不仅是凉爽惬意,还有丰年在望的满心欢喜,民以食为天,这才是最值得庆贺的事情。

不论是梧桐细雨,还是夜雨梧桐,在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笔下,总会流露出不尽的忧愁,但是,今夜,在作者的耳中,这梧桐雨一点都不令人反感,相反,听起来还挺美妙。

尾联抒情,是情感的升华,一场及时雨拯救了种田人家一年的收成,怎不令人欢喜,不种田的人都欢欣鼓舞,种田的人还不知怎样雀跃欢呼呢,

首联写下雨,颔联写听雨,颈联写喜雨,尾联抒情,总束全文,整首诗情感真挚,旋律明快,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忧民生之艰,与民同乐的殷殷之情,令人感动。

三年级必须了解的诗人陆游(陆游老师学杜甫作喜雨诗)(5)

写在后面: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宋 曾几《夏夜闻雨》

曾几是南宋诗人,学识渊博,勤于正事,为官清廉,关心民生疾苦,学生陆游在为其作《墓志铭》时,这样赞誉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曾几的诗歌继承和发扬了江西诗派的优点,不仅有许多清通新巧的小诗,也写了不少感情深沉、具有家国情怀的爱国诗篇,陆游深受老师的影响,经过潜心钻研学习,而后终成大家。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虽隔了久远的岁月,可那个夏夜的雨,和那个屋内不寐听雨的诗人,好像还鲜活在时光中,因为,他的那份欢喜早已溢满时空……

三年级必须了解的诗人陆游(陆游老师学杜甫作喜雨诗)(6)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