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天朝就是农耕文明极其发达的社会农耕文明发达,自然跟水就关系紧密一是要治水,防止水患,二是要用水,灌溉良田既然对水的使用这么的得心应手,当然也不乏把水当做武器的,,,去淹敌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以邻为壑出自哪本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以邻为壑出自哪本书(典故以邻为壑)

以邻为壑出自哪本书

自古以来,天朝就是农耕文明极其发达的社会。农耕文明发达,自然跟水就关系紧密。一是要治水,防止水患,二是要用水,灌溉良田。既然对水的使用这么的得心应手,当然也不乏把水当做武器的,,,去淹敌人。

春秋五霸里的齐桓公在葵丘会盟时候的盟约,就有一条是“无曲防”。啥意思呢?就是因为那会黄河沿岸各国“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大家都把各自堤坝修高,洪水来了好去淹对方去。齐桓公的约定,就是约束大家的行为,禁止利用改水道来为祸别国。可见当时大家都想着怎么祸害别人,要不然,也不用在政治盟约里还专门加这么一条。

如果说春秋时期还有点“义”的话,到了战国时期,那就光剩下“利”了。战国初期有个人叫白圭,又会做生意又会治水。魏王请他来当宰相,把黄河治理的不错,还把国家经济也搞得相当好,魏国很快成了当时的强国。他自个儿也蛮得意自己的成就。有一天孟子到了魏国,白圭就问跟孟子说,瞧哥们儿的治水能力,比大禹都强吧。孟子说,嗨,你这话可吹的有点过头了。人大禹治水,是遵循水道,找到低的地方,把水排到大海里去了。而您呢,是把邻国当做低洼处去排水。仁者谁能干这事儿啊?

以邻为壑这个成语,就打这儿来的。当然,如今更智慧的人们,更懂得的是以人为善,和衷共济,双赢共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