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视台神鸟知讯全媒体记者 范茜 唐韵 报道 四川天府新区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 10月2日迎来了正式获批设立国家级新区8周年。在过去的8年里,天府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营造,先行先试、跨越式发展,“实验室”、“大装置”、“国家队”、“高校圈”、“人才港”······初步构筑起战略科技力量集聚的先发态势,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天府新区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的“无线通信技术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们正忙碌着。自2018年落地成都以来,这家“出身名门”、“天赋异禀”的研究院,陆续诞生了“全球多媒体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一体化5G信息系统设备”、“智能无人巡逻车”等通信技术和新一代网络技术领域高科技产品。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 毫米波宽带事业部研发总监 王江:这个是地轨卫星专用的一个小型化集成的相控阵,这么一个小波束的话可以覆盖一千公里,开机到卫星跟踪我们只需要三秒。

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1)

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2)

为加快塑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布局的先发优势,积极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天府新区着力培育以国家级院所高校为牵引、科技型领军企业为支撑的创新生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天府新区引进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等“国家队”科研机构2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5个,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62个,落地高技术服务机构60余家。如今,作为研究现代物理学重大前沿四大问题——暗物质、重核来源、中微子质量、质子衰变所必须的宇宙线观测实验设施,也刻上了天府新区的印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寿山:我们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规划里有三个实验室,一个是宇宙线研究实验室,一个是探测器研发实验室,还有一个是高海拔观测与验证实验室。

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3)

天府新区锚定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的总体定位,筑强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多元协同的原始创新集群。全力推进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和天府永兴实验室进度,并集中布局39个重大科技支撑性项目,包括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并获批纳入国家超算体系,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落地建设。

如果说创新是天府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毫无疑问就是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推动发展,天府新区正加速成长为承载梦想和希望的“未来之城”。自我市实施人才新政以来,截至今年6月,天府新区本科以上学历落户人才超18万人,居全市总量第一。累计引进培育科研团队74个、科研人才5000余人。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 雷辉:我们研发类负责人、副总都来自于北京、上海,我们大概有七十多个人已经获得了“天府英才”、包括“蓉漂”计划和四川省的“峨眉人才”计划等等,应该说中高端人才大概有七八十名了。

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4)

澎湃的动能不断积蓄,一组组数据为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写下注脚。天府新区经济总量从2014年的1681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4158.8亿元,经济总量居19个国家级新区第5位,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今年1-6月,四川天府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8.7亿元、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

经过8年的建设,天府新区已经实现了由“起步开局”向“全面成势”的重大跨越。肩负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天府新区将继续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核心目标,牢记嘱托、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