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1)

前段时间,东风标致可以说频繁在大家眼前刷存在感啊。本以为这几天能消停会儿了,没想到法系车居然齐齐开始花式“作死”了。

减配不减价,什么套路?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2)

2018年伊始,不少品牌车型都迎来换代改款,来弥补现款车型存在的不足。而在此基础上,汽车厂商一般不会对新车价格进行调整,即所谓的“加量不加价”。

但是没想到,东风标致和雪铁龙任性的搞了个大动作。近日,东风标致推出的2018款301、308、3008和4008,雪铁龙推出的2018款C4L和爱丽舍,这6款法系新车不仅没有在配置上进行升级,反倒还大规模减配了。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价格维持不变!这样迷醉的操作,瞬间让人看不懂了…...阅车君(微信ID:xjbyueche)看到,有网友就表示“幸好买得早”,甚至还有网友调侃说“终于找到东风标致越卖越差的原因了”。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3)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4)

不过也有人表示支持,称“再减配至少消费者也知道,不像有些品牌偷偷地减配”。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5)

说了这么多,这几款车型到底减了哪些配置呢?

东风标致

标致301: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6)

新款301舒适版车型的后排座椅由老款车型的等比例放倒变为全部放倒,并且后排座椅中央扶手也被取消。

标致308: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7)

308两款豪华版车型在现款车型的基础上取消了车窗上部亮条仅保留下部、雾灯镀铬、车门把手镀铬饰、织物 PVC拼接座椅、手套箱灯、手套箱阻尼器、副驾驶/后排车窗一键防夹、真皮材质换挡球头等配置,而且车钥匙也由两把遥控钥匙改为一把遥控 一把机械式。时尚版车型的内饰顶棚面料改为无纺布。尊贵版也取消了车窗上部亮条、雾灯镀铬件、手套箱灯,并且其换挡球头的材质也由真皮变为PU。

标致3008: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8)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9)

新款3008全系车型在老款的基础上取消了尾灯烫印LOGO、后排座椅中间头枕、前排座椅背板等配置,前排座椅头枕由4向调节改为2向调节。经典版车型取消了前排乘客传感器、车门护板喷漆、防盗警报器等。潮流版车型取消了真皮座椅、前排座椅电动调节、驾驶席腰部支撑、电动后视镜等。至尚版同样取消了前排座椅电动调节、驾驶席腰部支撑以及前排座椅加热等舒适性配置。

标致4008: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10)

可以看到,350THP 舒适版主要取消了双层可调空间后备箱功能;380THP 精英版主要取消双层可调空间后备箱、外后视镜电动折叠功能;380THP 豪华版则主要取消了外后视镜倒车辅助功能、AQS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车内香氛系统(带3种香氛);380THP 豪华GT版取消车内香氛系统(带3种香氛)。

雪铁龙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11)

2018款C4L的领先型三款车型取消了原来拥有的胎压监测、倒车影像、定速巡航、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后视镜电动折叠、后视镜电动加热,以及精英型车型则取消了胎压监测这些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实用的配置。而2018款爱丽舍的两款时尚版车型取消了铝合金轮毂(变成了钢圈塑料罩)及后排中央扶手/杯架。

这样赤裸裸的大量减配,标致雪铁龙心里究竟在盘算着什么?

销量败北,破罐破摔?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12)

如果销量好,减配减得也算有底气。但以PSA为首的法系车近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2017年,在汽车市场微增长的环境下,标致雪铁龙的销量却持续疲软。

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标致301累计销量为29098辆;标致308累计销量为55929辆;标致3008累计销量仅为18585辆,一个月还卖不到2000辆;标致4008累计销量为49862辆。

雪铁龙C4L和爱丽舍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2017年1-12月,C4L累计销量约为5400辆,同比下降71.3%;爱丽舍累计销量约为4.86万辆,同比下降44.24%。

法系车是标致好还是雪铁龙好(标致雪铁龙又玩套路)(13)

另外,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个季度PSA收入同比增长了12.7%,但是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PSA第三季度的销量却同比下滑了29%,仅为24.2万辆。对于这种表现,PSA首席财务官杜乾勇曾公开表示,“集团决定在适当的时候调整开支,PSA会在中国市场回归到增长道路”。

或许,低迷的销量正是促成PSA通过减配来“降低成本”的原因。但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标致雪铁龙这样操作,只会自断生路,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对于“减配不减价”这样并不讨好的行为,你们能接受吗?

制表/编辑:新京报记者蔡妍霏

·END·

本文为阅车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