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在城在乡”头条号,以及时收到更多精彩文章及更新信息。)

秦腔折子戏狸猫换太子故事讲解(值得品味的秦腔狸猫换太子剧情及仁宗出身之谜)(1)


秦腔《狸猫换太子》为传统名剧。讲的是宋宋真宗时,刘贵妃为争宠夺位,私下与大太监郭槐定下以“狸猫换太子”的奸计,在李妃娘娘产子之时,诬陷李妃娘娘“产下妖物,玷辱宫闱”。宋真宗听信谗言,将李妃娘娘打入冷宫囚禁。刘贵妃又命宫女寇珠将太子抛入金水桥下淹死,寇珠秉持忠心,和大太监陈琳议定解救太子之策,在刘贵妃、郭槐查宫的时候,寇珠机智藏过太子,并送太子出宫,交与八贤王抚养。十二年后太子稍大,在一次游园时于冷宫和其母李妃相见。刘贵妃疑心有人私放太子,在百般拷问后逼死了帮忙送太子出宫的宫女寇珠,又纵火焚烧冷宫,陈琳得知后帮助李妃娘娘逃出冷宫流落民间,并在民间收一义子,母子相依为命。八年后,包拯放粮途中遇到李妃娘娘,并迎驾回朝。包拯奏明当今,使冤情昭雪,李妃母子相认。

包拯

秦腔中除演出本戏外,《抱妆盒》、《拷寇》常作折戏演出,秦腔演员前辈任哲中、张新华以演此剧闻名。当世王新仓等家演出的考寇很是精彩,将陈琳被逼,无奈棍考寇珠的痛悲伤情、仇恨愤懑之意境诠释得很是到位。

秦腔折子戏狸猫换太子故事讲解(值得品味的秦腔狸猫换太子剧情及仁宗出身之谜)(2)

《狸猫换太子》原本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文学故事。故事曲折跌宕、脍炙人口,被后人竞相传颂。全国多剧种都改编了此故事剧本。

秦腔折子戏狸猫换太子故事讲解(值得品味的秦腔狸猫换太子剧情及仁宗出身之谜)(3)

故事中的太子是历史上继位真宗皇帝位的宋仁宗。据宋史记载,仁宗皇帝其实并非是李妃娘娘之子,当然更不是皇后所出,是真宗刘德妃的侍女李氏生的。与戏曲不同的是,仁宗出生后,刘德妃并未加害皇子,而是强行收养了他,视如己出,并亲自抚养,在仁宗幼年时便继承了皇位。刘德妃做了皇太后,并开始进行垂帘听政。幼小的仁宗皇帝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出身,也无人敢告诉他真相。刘太后在对待仁宗生母事上实在其死的时候照顾并提升为宸妃,李宸妃病故后,安葬以皇后大礼。后来,仁宗长大刘太后死后,有人奏于仁宗前,意思是说皇帝亲母为李宸妃,李宸妃死因不明。仁宗令人查明事实,打开李宸妃的灵柩后,发现李宸妃遗体在水银的保护下肤色如活人一样,冠饰殓服确为皇后礼仪。仁宗遂深深感慨人言之不可信。

秦腔折子戏狸猫换太子故事讲解(值得品味的秦腔狸猫换太子剧情及仁宗出身之谜)(4)

至于仁宗生母李宸妃被剥夺了自己的孩子,其沉痛忧伤我们作为常人可以设想,未见于史册并不奇怪。她只是在死的时候被刘太后提升为妃。据说是宰相吕夷简力劝刘太后的结果。意思是要在刘太后故去后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厚待李妃,所以刘后决定以皇后规格对待李宸妃。仁宗是个大孝之人,其生母虽得厚葬,却未能冲淡他对生身母亲的愧疚。后来,他建了一座奉慈庙,来供奉刘太后、李宸妃的牌位。刘、李都被尊为皇太后。

秦腔折子戏狸猫换太子故事讲解(值得品味的秦腔狸猫换太子剧情及仁宗出身之谜)(5)

《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值得一提的另一个情节是包拯的出现,戏曲中包拯刚直忠诚,使皇帝认了母亲,并将奸臣郭槐铡死。历史事实是,包拯是仁宗朝的进士不错,但其考中进士是仁宗登基五年后的事。考中进士后包拯在地方担任县级官职,时间长达十多年,也没有去过京城。帮皇家料理家务事,是不可能的。

秦腔折子戏狸猫换太子故事讲解(值得品味的秦腔狸猫换太子剧情及仁宗出身之谜)(6)

历史上,刘太后在处理李宸妃的事上没有那么好,夺其子近乎恶;也没有那么不好,处理李宸妃的后事近乎善,实则是为了自己。可见真实的历史和人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戏曲故事,将忠与奸、恶与善描写得可见,对比鲜明,也没有什么不妥。关于仁宗出身之谜的《狸猫换太子》戏曲和历史故事都很精彩,值得品味。

秦腔折子戏狸猫换太子故事讲解(值得品味的秦腔狸猫换太子剧情及仁宗出身之谜)(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