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曾索狄《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播出两期,各类话题轮番上热搜,着实是火了但比起演员们的表演,观众似乎更津津乐道于节目中各色嘉宾对演技的评价,其中,演员李诚儒的犀利发言,就击中了不少人的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大家为什么怕李诚儒 李诚儒的底气哪里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家为什么怕李诚儒 李诚儒的底气哪里来

大家为什么怕李诚儒 李诚儒的底气哪里来

晨报记者 曾索狄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播出两期,各类话题轮番上热搜,着实是火了。但比起演员们的表演,观众似乎更津津乐道于节目中各色嘉宾对演技的评价,其中,演员李诚儒的犀利发言,就击中了不少人的心——

比如在第一季节目中,他曾形容糟糕的表演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而在第二季中,他更直斥陈宥维和王楚然演绎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不敢恭维,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针对何昶希表演的《陈情令》片段,李诚儒在备采时表示,看到如此之差的表演,自己“如鲠在喉”。他更形容演员被宝剑扎到胸口却仿佛“一块死肉”,批评郭敬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太敢讲了!等等,可能有人要问了,凭什么李诚儒这么有底气发言?别说,他还真有传奇的人生经历、扎实的表演功底。

李诚儒1954年出生在北京,他曾在受访时透露,小时候自己的家就挨着故宫,“(放风筝)只要是西南风,那风筝总挂在故宫角楼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李诚儒的自小生活优渥——他的母亲一人抚养11个孩子,家里经常是揭不开锅,于是,母亲只能把收藏的字画、桌椅、衣柜拿去卖,但卖一次只能支撑一个星期左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中学毕业后,李诚儒被分配到北京景山服装厂,之后在东城区工人俱乐部参加话剧演出,同年借与中央实验话剧院演话剧。1980年,他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业余表演进修班。

1981年,李诚儒成为最早加入央视版《西游记》的工作人员之一,从采景、选角到剧组的吃穿住行,身兼剧务、场记等不同职责的李诚儒都参与了个遍,连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都是他举荐的。导演杨洁曾回忆说,当时剧组里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客串过配角,唯独李诚儒没有,“因为我需要他去做更重要的事。”

1985年,李诚儒下海经商。颇有商业头脑的他,于1990年在北京西单创建了800平米的“特别特”服装店,这是北京第一个开架自选式服装店,最高时一天纯利润就有50多万元,而当时人的月均工资不过50元。

为什么叫“特别特”?“特别热情的服务,特别合理的价格,特别优质的商品”。也是因为这样,李诚儒成了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开豪车、穿名牌。

但在1993年,他投资失败,赔到血本无归。人生大起大落。李诚儒后来回忆说,他曾经追问自己,一生中最爱的是什么?还是表演!还是想做演员。于是,1997年1月,在清理了所有债权债务后,他又一次回到了演艺圈。

回顾李诚儒二十多年的表演历程,他的作品并不算多,但个个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编辑部的故事》里,他成了侃侃而谈面不改色的骗子;比如《重案六组》,他演活了警察大曾;最经典的则当属2000年《大腕》里不足一分钟的客串,“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台词,绝了!

作品不多,李诚儒为表演花费的功夫可不少。小时候,他家离北京人艺很近,没事就溜进去蹭戏看,还费尽心思找到了表演艺术家董行佶学习,“我每星期去他家,常常一句台词就给我抠了三个半小时。严厉至极,抠得我见地缝都想钻。”他曾回忆说,那十年,无论隆冬立夏,自己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在城墙根下练台词,上厕所都是声情并茂地朗读。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明白,为什么李诚儒有底气大胆给出批评,“我心里对自己的表演的自信就源于这儿:我的老师比你们的老师好,我下的功夫比你们多。”

来源: 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