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里,除了《金瓶梅》再也没有哪一部小说,如此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西门庆是如何发家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西门庆是如何发家的(市井恶棍西门庆的发家史)

西门庆是如何发家的

古典小说里,除了《金瓶梅》再也没有哪一部小说,如此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了。

《红楼梦》讲的是一群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

《水浒传》是一群英雄人物与官府争斗的故事;

《三国演义》就更甚了,是一群当权者争夺政治最高领导权。

现代人看《金瓶梅》,就觉得里面的各色人物,都活灵活现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我们都能找到他们生活过的痕迹。

就拿西门庆来说,他由一个有钱的破落户,混到了当地的地方官。

他的官场发迹史,至今读来也是如在目前。

我们打开手机,看到一些官员因为金钱、因为男女关系、因为权力争夺而纷纷下马。

他们不正是西门庆借着现代人的身体还了魂了么?

“山东东平府清河县中,有一个风流子弟,生得状貌魁梧,性情潇洒,饶有几贯家资,年纪二十六七。这人复姓西门,单讳一个庆字。”

此时的西门庆家里只是稍微有点钱,妻妾也只有一个正室和两个小妾。

大概就是当时社会上殷实人家的配置。

西门庆虽然眠花宿柳,招猫逗狗,但是他不傻,玩归玩,家业可不能败光。

在钱财积累上,他表现出了极强的敏感性。

书中西门庆一出场,就交代了他死了一个小妾,他急等着要找一个填空缺。

媒婆向他介绍了孟玉楼。

孟玉楼是一个布商的遗孀。布商死后,她就继承了丰厚的遗产。

光南京产的拔步床就有两张。

而这个东西,西门庆家是没有的。

他娶了孟玉楼,连带着她的大量财产就进了西门府。

这个时候,孟玉楼成了西门府里最有钱的女人。

正妻吴月娘只是清河县一个普通千户的女儿,并没有多少私房钱。

妾室李娇儿是一个最讲究实际利益的青楼女,就算有钱也不会拿出来。

四房孙雪娥只是原配的一个侍女,五房潘金莲更是家境贫寒,就连结婚时的嫁妆都是西门庆置办的。

吞没了孟玉楼的财产后,他又将主意转到了隔壁花子虚的娘子李瓶儿身上。

花子虚流连青楼,冷落了李瓶儿。

这就给了西门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他就偷偷地和李瓶儿私会。

而李瓶儿原是梁中书的侍妾,从梁府出来的时候,夹带了很多金银珠宝。

仅夜明珠就有好几颗。

花子虚是太监花公公的侄儿。花公公死后将大部分财产给了花子虚,这也引来了其他侄儿的不满,要告上衙门。

李瓶儿慌了,就将自己大量的财产偷运到西门府。

花子虚被气死后,李瓶儿就想立马嫁给西门庆。

西门庆也有意娶之,这时吴月娘提出了反对:

“你不好娶她的,她头一件,孝服不满;第二件,你当初和她男子汉相交;第三件,你又和他老婆联手,买了他房子,收着他寄放的许多东西。”

吴月娘担心的是李瓶儿之前偷运过来的财物,如果李瓶儿进门,就要悉数归还。

可是,西门庆并不在乎,他一心钻研的是,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霸占花子虚的财产。

正在这时,西门庆的亲家陈洪出事,女婿陈敬济带着大量财物来投奔他。

顺带着,西门庆也霸占了女婿的财物。

在西门庆的亲家出了事,忙得脱不开身的时候,

李瓶儿误以为西门庆不会娶她,情急之下就嫁给了蒋竹山。

当西门庆危机解除后,李瓶儿又休了蒋竹山,带着丰厚的箱笼嫁给了西门庆。

有了这两个富婆的“加盟”,西门庆的家产翻了一番。

在到后来,西门庆做了千户,就更方便他敛财了。

以权谋私、收取贿赂、压榨百姓---

那堆在库房的金银财宝,每一点都沾了老百姓的冤屈与不幸。

要想在地方上成为一霸,只有资本积累是不够的。

西门庆在嫁女儿这件事上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必须要有地方权势的助力。

所以,他将唯一女儿西门大姐远嫁给了陈洪的儿子陈敬济。

陈洪是朝廷重臣杨戬的亲家。

这样西门庆就和京城权贵攀上了关系。

在清河县,他已经能和当地的官府们平起平坐了。

有了杨戬这层关系,他也费尽心机地用金钱勾结了太师蔡京。

杨戬倒台后,为了长期维持住与蔡京的关系。

西门庆就巴结上了蔡京的管家翟谦。

送钱送物不算,西门庆还要为翟谦物色年轻漂亮的女孩子。

也是有了翟谦的帮助,西门庆源源不断的礼物才能顺利地送到太师的面前。

为了回报西门庆的“懂事”,蔡太师干脆就提拔西门庆做了副千户。

千户,是一种军职。正五品,统领一千人上下。

西门庆这时已经初步完成了官与商的融合。

正巧,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西门庆就给他取名叫做“官哥儿”。

生子加官,西门庆的嚣张气焰达到了顶峰。

清河县的另一个富户乔大户要和西门庆结娃娃亲,西门庆表面上不推辞,私下里却非常不满:

“乔家虽如今有这个家事,他只是个县中大户,白衣人。你我如今居着这官,又在衙门中国管着事。到明日会亲酒席间,他带着小帽,与俺这官户,怎生相处?甚不雅相!”

既然做了官了,就不能跟普通老百姓平起平坐了,不好看。

谁给了西门庆这样的优越感?

自然是权势。

一年前,西门庆还是那个在大街上和一群游手好闲的浪荡子鬼混的破落户。

现在的他,脱胎换骨,反过来瞧不起底层老百姓。

而像他这样的官僚,在封建社会并不是个例。

做了官的西门庆,在清河县更是肆意妄为。

自古官商勾结是常态。

西门庆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不仅扩大了自家的生意,更是罔顾性命。

苗员外被自己的恶仆苗青陷害身亡,忠仆安童替主申冤。

苗青慌了神,花了一千两银子买通了西门庆,就了结了这场官司。

在那个年代,有钱有势的人,就能制定法律,玩弄人命。

毫无公平可言。

书中还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他与其他高层官僚勾结。

为了维持关系,请客吃饭送礼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逢年过节、过生日、回礼,这些西门庆都要大摆筵席。

“管砖厂的刘公公,与薛内相都送了礼来。”

苗员外事件,上头派了两个宋、蔡两个御史来调查西门庆。

蔡御史和西门庆是老相识了,所谓调查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宋御史一开始比较骄傲,在西门庆家坐了一会就走了,这让西门庆有些慌张。

蔡御史成竹在胸,安抚西门庆不要紧张。

过了几天,蔡御史拜访宋御史,说西门庆是蔡京的亲戚。

宋御史就开心地跟着蔡御史又去了西门府。

而这场接待宴总共花费了西门庆千两银子。

为了抹平苗员外一案,西门庆收了一千两的贿赂,现下又用在了宋、蔡两个御史身上。

还有倒贴。

可见官场黑暗,一层更甚于一层。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万事万物到了一个顶点,必然开始衰弱。

第四十九回的上回描写的是西门庆权势最旺盛的时候,但下回却开始暗示他的死亡。

“遇胡僧现身施药”,而胡僧的“不可多用,戒之!戒之!”,不啻于一道催命符,笼罩了西门庆未来的命运。

在《水浒传》里,无恶不作的西门庆死于武松之手,简直大快人心。

中国人最喜欢看的就是坏人受到正义的惩戒。

可是,《金瓶梅》的作者不是审判官,他是菩萨。

他看清了人性的软弱,明白世人皆贪婪,所以他让西门庆死于纵欲过度。

万恶由自身开始,也由自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