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日,嘉庆帝下旨查抄和珅。

相传抄得白银八亿两,更有传言嘉庆一年内就花光了和珅的巨额财产。

八亿多两白银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

如果和珅真有八亿两银子,那嘉庆将其纳入国库后不仅仅是吃饱、吃撑,应当是创造出比康乾盛世还要繁荣的景象。

这不禁令人疑惑——和珅的钱真有八亿这么多么?

而且嘉庆是个勤俭、自律之人,一直都杜绝奢侈浪费,又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内花光八亿呢?

嘉庆知道和珅家产(嘉庆抄得和珅家产白银八亿两)(1)

那么,和珅8亿财产的传言来源哪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了一本《和珅犯罪全案档》,原名是《录和珅犯罪全案》,是道光年间才汇集成册编成,第一历史档案馆后来裱装时自取其名。

和珅的8亿财产最早的说法出自于《和珅犯罪全档案》这本书。《和珅犯罪全案档》记载了和珅家产已估价的部分,如金银、人参、绸缎、玉器库、当铺、古玩铺、田地等,价值为两亿多两白银,房屋花园、珍宝古玩等则没有估价。

对和珅府中两座玉器库估价白银七千万两,相当于乾隆时期全国收入,显然过高。

对抄没的75座当铺估算本银3000万两,则每座当铺的本银多达40万两,这也远远超过了清朝内务府档案中记录的乾隆、嘉庆时期北京当铺本银平均在二到三万两左右。

称和珅的地产有八千顷,根据嘉庆四年内务府档案的记载,直隶地区由内务府收取租银的抄没和珅地产只有1266顷。

嘉庆知道和珅家产(嘉庆抄得和珅家产白银八亿两)(2)

更夸张的是《和珅犯罪全案档》记录和珅仅黄金就有710万两,约262.88吨。而在1870年,也就是西方大国开始建立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年代,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存量也只有161.11吨,俄罗斯帝国黄金储备160吨,奥匈帝国49.52吨,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储备是107吨。当时全球黄金储备数量最多的是法兰西银行,为216.78吨。

也就是说,和珅家中仅黄金一项就超过七十年后列强的央行黄金储备。如果是真实的,大清应该具备金本位的货币改革的条件。所以“和珅家藏金710万两”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大,各位可以自己想象。

显然《和珅犯罪全案档》对和珅家产的估值明显过高。很可能是清宫内的太监或好事者从坊间传闻中转抄记录下来的,其中的内容有真有假,但许多数字是夸大的,后来又经市井流传、添油加醋,特别是对和珅家产无限夸大。

如清末徐坷所撰的《清稗类钞》,该书民国后出版。文中写道:籍没(和珅)家产,所得凡值八百兆有奇,悉以输入内府。清代“兆”的单位换算是一兆等于一百万,八百兆就是八亿。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大约是八亿多两白银。

嘉庆知道和珅家产(嘉庆抄得和珅家产白银八亿两)(3)

那么,和珅府里到底抄出来多少银子呢?

清代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共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全书自太祖起,至德宗止,凡十一朝,共十二部。

嘉庆是清朝第七位、清军入关后第五位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清仁宗实录》对和珅案件记载得十分明细,其中有两处提及和珅的家产。

其一是嘉庆四年正月十一日上谕:“昨将和坤家产查抄……所藏珠宝内,珍珠手串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至数倍,并有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伊所藏真宝石顶数十余个,而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且有内府所无者。至金银数目尚未抄毕,已有数百余万之多,似此贪黩营私营私,实从来罕见罕闻。以上各款,皆经王公大臣共同鞠讯,和珅俱供认不讳”。

其二是嘉庆四年正月十五日公布和氏二十大罪的上谕。其中第十三条至第十九条,都涉及查抄其家产,除有些与上述所列重复者外,新的内容有:“家内银两及衣服等件数逾千万”,“且有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内并有埋藏银两百余万,附近通州、蓟州地方均有当铺钱店,查计资本又不下十余万”。

这些数字都是以圣喻公布的,即使有疏漏,也相差无几。况且整个查抄过程都由大学士庆桂、署工部尚书盛住、成亲王永理及定亲王绵思共同主持,另总管内务府大臣永琅、布彦达妾、绿布、永来等人也参与其中,所以这两份数据较为可信。

嘉庆知道和珅家产(嘉庆抄得和珅家产白银八亿两)(4)

《清史稿》,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中记录了和珅二十条大罪。

其中有关和珅财产的记录:大罪十四。所藏珍珠手串二百余,多于大内数倍,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大罪十五。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于大内,大罪十六。家内银两及衣服等件,数逾千万,大罪十七。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内埋银三百余万两,大罪十八。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资本十余万,以首辅大臣,与小民争利,罪十九。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

根据《清仁宗实录》和《清史稿》的记录,负责抄家的官员只从和珅家搜出了3万两黄金、300万白银。

嘉庆知道和珅家产(嘉庆抄得和珅家产白银八亿两)(5)

那么,嘉庆当政初期最大的支出是什么?

公元1796年嘉庆元年,白莲教发动鄂、豫、川、陕、甘五省农民起义。嘉庆登基后采取持续镇压白莲教的政策和行动。

公元1800年嘉庆五年正月,和珅被杀后,嘉庆命额勒登保办理剿灭陕西教匪的事务,命德楞泰、魁伦办理剿灭四川教匪的事务。 七月,颙琰命右翼总兵长龄统率吉林、黑龙江的八旗兵到湖北协助剿灭教匪。贵州巡抚琅玕上奏青苗杨文泰作乱,率兵剿灭。马慧裕上奏擒获教匪首犯刘之协,押解到京诛杀。额勒登保擒获教匪头目陈杰。

公元1805年嘉庆十年,嘉庆终于将白莲教等农民起义镇压下去。在历时九年多的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

这是一笔最大的支出。当时每年财政收入7000万两的左右,是可以支撑。

嘉庆知道和珅家产(嘉庆抄得和珅家产白银八亿两)(6)

那么,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根据《清仁宗实录》中收录的奏折,负责抄家的官员只从和珅家搜出了3万两黄金、300万白银。这些钱看似不少,可还不至于让嘉庆这么急的向和珅下手,要知道,这时嘉庆每年的税收都能达到7000万两白银。

在抄和珅府上时,大学士萨彬图向嘉庆进言,想进一步查抄和珅的隐蔽财产。嘉庆不但没同意,反而还严厉训斥了萨彬图。可见嘉庆对付和珅从来不是因为钱。

公元1814年嘉庆十九年,在和珅被杀15年之后,清国史馆将编修的《和珅列传》稿本送呈嘉庆审阅。嘉庆见记载简略,只记录了和珅的一堆官阶履历,很不满意。他御笔批道:“和珅并非一无是处”,他“精明敏捷”,任职30年,还是做了很多的事。

那是什么原因,嘉庆要杀和珅。请看和珅自尽前三天,他写下了《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其中有这么两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大意就是自己落得这个下场就是因为太聪明了。

嘉庆知道和珅家产(嘉庆抄得和珅家产白银八亿两)(7)

我认为:和珅是大清王朝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酝酿之初的代表人物,是近代中国权贵资本主义的先驱,他的很多行为都表现出资产阶级的开明思想,这些都有悖于大清王朝体制,是不被容许的,这才是和珅被嘉庆赐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请看:和珅被赐死,为什么是清朝皇权专制和资本主义萌芽博弈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