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具有庞大读者基础的文学作品而言,其影视化改编总也逃避不了这样一个讨论——到底是原著好还是电影好?不过前一阵子上映的电影《喜宝》就打破了这种固有模式,影迷、书迷难得统一了战线花式吐槽《喜宝》的粗制滥造。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

当然,《喜宝》的失败源头并非因为影片没有遵循原著。实际上,我们也不应当把符合原著作为衡量小说改编电影的唯一标准。不过对影迷来说,阅读文字版不但可以了解电影版中缺失的诸多细节,也是拓宽对电影内核理解维度的最好方式之一。尤其当我们被烂片伤害后,不妨拿起原著洗洗眼睛吧。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电影原著。这些作品都是不逊于电影版的存在,其中有些甚至可以算作是完完全全被电影给拖累了。

《雪人》:极具电影感的小说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2)

豆瓣8.1

毫不夸张地说,电影《雪人》的惨败是出人意料的。影片的导演和其中一位编剧是勒卡雷小说《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电影版的主创,主演是法鲨和丽贝卡·弗格森,从阵容上来看好像想失败都难。可现实偏偏事与愿违,无论在豆瓣或是IMDb,《雪人》都没能拿到及格分。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3)

《雪人》的原作小说是北欧犯罪小说天王尤·奈斯博的代表作之一。虽然奈斯博在国内的知名度平平,但他的作品在英美犯罪小说名家中得到了一致拥戴。迈克尔·康纳利称赞奈斯博是“我最喜欢的惊悚作家”。

《雪人》是奈斯博“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第7本,不过没看过前作也不大影响本书的阅读体验。本书的主线聚焦于主角哈利·霍勒对一位名为“雪人”的连环杀人犯的追捕,而就在他即将揭开“雪人”真面目的当口,却发现爱人也被卷进了这场致命追缉。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4)

奈斯博的小说悬疑氛围十足、人物个性鲜明,更极具电影质感。也正因如此,恨铁不成钢的书粉在看到电影之后难免抱怨一句:照着原著拍都不可能这么烂。而影版对原作的过度删减确实削弱了故事原有的张力。

《它》:美国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5)

豆瓣8.0

史蒂芬·金的小说向来是影视改编的“重灾区”。作为史蒂芬·金的经典畅销书之一,《它》也被多次改编。17年上映的《小丑回魂》就改编于此,该片还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也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恐怖电影。然而在万众期待之下,《小丑回魂2》却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究其原因,大概要归结于取舍不当。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6)

虽然史蒂芬·金的作品常常被归为“恐怖小说”,但其实这种称呼并不得当——他的小说往往是复合型主题。史蒂芬·金并不仅仅为制造惊悚而书写,他所描绘的恐怖,大都有现实的支点。读完《它》我们不难发现,真正令人感到恐惧的不仅仅是 “它”这个虚幻的怪物的恶,而是作家借由种种意象所传递的内在社会性表达。更重要的是,在黑暗的外衣之下,史蒂芬·金总愿意保有一丝希望。也无怪乎《芝加哥太阳报》要为《它》鸣不平,称其为“美国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文本无法带给我们影像所能企及的那种感官刺激,但离开银幕上jump scary,我们或许更容易体会到在一个精彩绝伦的恐怖故事背后的“浪漫理想主义”。

《告白》:极善与极恶只在一念之间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7)

豆瓣8.8

毫无疑问,《告白》的电影版改编得极为成功。中岛哲也在片中延续了自己作为MV导演出身的优势,用视觉化极强的场景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观影之后再读小说,不难发现影版中的人物描写难免有些“脸谱化”。电影中,松隆子饰演的森口悠子俨然一位复仇女神的形象,回到文本中才能看到这个人物的更多侧面。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8)

即便距离《告白》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但书中涉及的话题,譬如少年罪、同态复仇、人性之恶,在今天看来仍旧值得回味。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别让他们带走你的幽默感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9)

豆瓣7.1

在圣丹斯收获评审团大奖虽然没能帮《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带来商业上的成功,但此片也凭借有趣而古怪的气质得到很多影迷的喜爱。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0)

片中的迷影梗也是一大亮点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的主角是一位颇具 “loser”气质的高中生格雷格,他游离于各个群体之外,只喜欢和死党厄尔一起拍摄短片,致敬那些经典电影,梦想有一天拍摄出属于他们的伟大电影。而罹患白血病的女孩瑞秋逐渐改变了格雷格原有的世界,随着瑞秋病情逐渐加重,格雷格决定为她做些什么,以陪伴她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相较于片中呈现的温馨,小说多少显得有 点愤世嫉俗又夹杂着恶趣味的冷笑话。少了明媚青春片的俗套煽情,却多了真实凌厉的质感。

“也许在理性层面上,你明白某人时日无多,但在感性层面上,你并没有回过神来。等到真正回过神来的时候便是你感觉万箭穿心的一刻。”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天真懵懂的残酷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1)

豆瓣9.0

虽然不受影评人待见,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仍旧凭借自己的题材与视角在影迷群体之间颇受认可。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2)

男孩布鲁诺跟着家人由柏林搬到了波兰。酷爱探险的他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场”产生了兴趣,隔着高耸的围墙和铁丝网,人们身穿条纹睡衣终日忙碌。没有人告诉他“农场”究竟是什么,所有人都禁止他发问。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布鲁诺悄悄溜出家门,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什穆埃尔。

某日,什穆埃尔的父亲失踪了,于是布鲁诺决定穿上和什穆埃尔一模一样的条纹睡衣,到铁丝网的另一边帮他寻找父亲,作为两个人分别前最后的探险……

小说全文以小男孩的视角展开,以孩子懵懂的口吻和天真的想法描述了当时残酷而令人窒息的景象。如果影片完全按照小说的视角来拍摄,或许会成为《爸爸去出差》一样的作品吧。

《如父如子》:何以成为父亲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3)

豆瓣8.9

熟悉是枝裕和的影迷都知道,这位毕业于早稻田的高材生几乎一手包办了自己电影的剧本撰写工作。而在拍摄之余,他也完成了自己曾经成为小说家的志向。是枝裕和不少知名影片都拥有小说版本。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4)

也正因如此,是枝裕和小说完全可以看作是对电影文本的绝佳补充,比如主角详细的成长故事,也更为清晰地展现了同一创作者在运用不同媒介时表达的差异性。

回到故事本身,《如父如子》看似有着一个 “狗血”的故事外壳——一对夫妇发现自己报错了孩子。当然,是枝裕和不会将重点放在家庭伦理苦情剧上,主角对“父亲”身份的认同,血源与亲情的必然联系,才是真正引发迷思的主题。

除了以上几部已经影视化的小说,还有两部已经售出影视版权的小说同样值得关注。从题材看,他们绝对有成为热门影片、剧集的潜质;从内容看,他们的影视化难度也较为友好。

《莫斯科绅士》:一部无死角的小说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5)

豆瓣8.9

刚刚成功改编过《战争与和平》的汤姆·哈伯正在开发被评论界盛赞为“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小说”《莫斯科绅士》。这部小说甫一上市便收获了诸多溢美之词。由于其全部场景几乎都发生在一家酒店,《泰晤士报》也评价道“《莫斯科绅士》有着绝妙的结构和精致的文风……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

《莫斯科绅士》的故事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这位此前从未工作过一天,人生要务唯有追求智慧与学识的绅士,自此只能栖身于这家五星级酒店的阁楼,以独特的视角观望俄国在历史车轮下展开的巨变。

他的人生也开启了崭新篇章。神秘的女演员、古灵精怪的少女、性格各异的主厨与侍者……种种邂逅与交往,让他体会到多样、微妙又丰厚的情感。酒店这一受限的空间,却让他的精神得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虽然汤姆•哈伯的加入令《莫斯科绅士》的剧版有望成功上岸,然而看到近年来热衷于翻拍阿婆波罗系列的肯尼思•布拉纳的加入,我们只能祈祷这部剧集不会成为下一部《东方快车谋杀案》或是《雪人》吧!

《蝲蛄吟唱的地方》:穿透黑暗与泥泞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6)

豆瓣8.7

今年借由hulu剧集《正常人》走入大众视野的黛西·埃德加-琼斯已经确认要主演影版《蝲蛄吟唱的地方》,而瑞茜·威瑟斯彭也将参与电影的开发。

最近书单推荐经典(书单这些电影原著绝对值得一读)(17)

小说的主角被家人抛弃,从十岁起,她就独自生活在海滨荒凉的湿地中。她只上过一天学,是小镇居民口中的“湿地女孩”,文明社会之外的野姑娘。被家人和社会彻底抛弃是烙在她生命中的不幸,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是她独有的幸运。

这意味着她也彻底躲开了文明社会对女性的种种规训。她就像湿地中的一只小兽,有美丽的皮毛,也有凌厉的爪牙。

截止目前电影尚未传来开拍消息。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不妨先通过文本构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视觉化《蝲蛄》。当然无论书迷或是影迷都愿意相信,成功制作出《大小谎言》的瑞茜·威瑟斯彭可以帮助这本现象级小说在大银幕上再度焕发光彩。

【来源:博集天卷书友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