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是一个关于人和狗的故事。

中年男人李宝庭(任达华扮演),是个出色的糕点师,不幸生病导致失明,万念俱灰之时想一死了之,不想妹妹李宝儿(梁咏琪扮演)送过来的导盲犬小Q不离不弃,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他的生命。

李宝庭感激不已,也重新对生活燃起了热情,从此一人一狗相濡以沫。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1)

后来李宝庭得了重病不得不到国外治疗,小Q一直在等待着他归来,然而,李宝庭归来之时,小Q却到了寿命的极限,到了风烛残年。

李宝庭感念小Q的“一往情深”,在小Q最后的日子里带它寻找诗和远方。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据说,很多铲屎官纷纷泪洒电影院,久久不能从故事的悲欢离合中走出来。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2)

昕玥也觉得眼眶潮湿,但是感动之余,还想到了人和狗情缘动人心弦之外的东西。

我想起另外一个失明人士的故事。

是关于民间音乐家阿炳的故事。

阿炳身世悲惨,自幼失母,青年丧父,而父亲临死之前把他“不光彩”的身世(是寡妇与道士偷情所生)告知他时,他无法从中缓过来,开始自暴自弃,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最终因为梅毒和鸦片导致他双目失眠。

失眠后的阿炳却出奇地收住了堕落的脚步,仿佛领悟人生的真谛,反而开始努力生活。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3)

不久他遇到了命苦的寡妇董催弟,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决定走在一起。

董催弟与阿炳形影不离、同甘共苦,一起生活将近二十年,无论炎夏酷暑,还是滴水成冰,两人总是同出同归。

赚到钱时他们便欢喜共同饱餐,赚不到钱时他们一起忍饥挨饿,知足常乐,岁月竟然安好。

在那些甜酸苦辣俱全的日子里,阿炳创作了很多很有价值的作品,其中就有如今举世闻名的《二泉映月》。

我想那些鲜活的音符里应该跳跃过董催弟的如兰芷般的气息和浅浅的笑容。

同是天才,虽然领域不同,前者是美食,后者是音乐,没有高下之分。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4)

但是面对挫折,他们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也对已经改变了的人生状态做出了不同的处理选择。

李宝庭在拒绝所有人和物的靠近、走上自杀之路之时,心灵被导盲犬的热情和忠诚碰撞,终于决定紧紧抓住那根狗绳去接受命运的挑战。

而阿炳,选了一个人,一个可以相依为命和相互慰藉的妻子。

我就忍不住想,李宝庭为什么宁愿选择一只狗也不选择人呢?

难道狗比人更优秀吗?

导盲犬能做的人都能做,人能做的导盲犬却未必能做。

比如跟你探讨一顿美食的优缺点,导盲犬会吗?比如摔倒在地,人会把你扶到床上,会打通120的电话,导盲犬会吗?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5)

很多人愿意选择狗相伴而不愿意选人相随,也许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日益加重的疏离感。

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拉开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客观环境使然,而人与人之间仿佛失去了磁力一般,渐行渐远。

很多人崇尚终身不婚不嫁,永远在自己的小王国里自得其乐。

像李宝庭,几十年都是独来独往、人到中年依然是孑然一身。

这是时代特有的一种东西,一名曰独立,二名曰孤独。

网友说,就喜欢去陌生的城市,因为那里没有人认识自己,仿佛自己因此拥有了整个世界。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6)

年轻的时候,单身的男人女人形单影只地辗转在世界的各个城市之间,灯红酒绿,恣意潇洒,别人说的相互陪伴和牵挂仿佛与自己无关。

但是随着韶华不再,躯体各种器官衰弱信号的频频发出,孤独感却像入冬的寒风般刺骨,一点点地侵蚀着人的生命。

这时候,很多人开始渴望被关注、被惦挂、被问候。

特别越来越多的单身者因为长期离群索居病死在家中无人知晓的新闻给了人们震撼感。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7)

有些人大半生都在逃避正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交情,这种感情放下太久已经无法重拾,也许把寄托转移到非人类的身上是个办法。

因为很多人认为,人有复杂的责任问题和期望的落差。

如果在悟空问答开设一个问题,比如“为什么人们宁愿选择跟狗过也不找个人一起过?”,下面肯定会有这样的回答:“因为人索取太多,而狗只要吃饱就够了”,“因为很多人还不如狗呢”……

说到底,就是因为觉得人有太多复杂的责任问题和带给自己太多的期待落差。

单身者之所以想单着就是因为觉得婚姻带来太多要承担的东西,比如要承受配偶的各种坏习惯或者人性的自私以及还要承担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他们付出的代价等等。

也许他们认为,在面临大难临头各自飞和有难同当至死不渝的选择上,更多人都愿意选择前者,所以付出的感情都是东流水,徒留伤悲,还不如从来没有过。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8)

更别说到落难之时能遇到个愿意入火坑的,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甚至他们也不想请个保姆,像桃姐那样的,积累了几代人的情感才修来的,临时抱佛脚,谁知她是不是“莫焕晶”呢?

但是凡事都讲究个概率。

就说导盲犬吧,据说它们上岗前,训练持续一年,成功概率不足30%。

人遇到一个能风雨同舟的伴侣或请到一个合格的保姆概率是多少呢?我不知道,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9)

因为狗是最合适的第二选择。

据 《考古学杂志》说,人与狗之间的情感纽带可以追溯到14000年前。

而除了考古的证据,还有各种代代相传的故事里不乏人与狗的动人情节,有时候狗舍身救主,有时候狗以身殉情。

我们先祖一代又一代的感情积累和反复的验证,狗确实是人类忠实的伴侣,功能实用而又感情充沛。

再说了,与狗相处比与人相处简单多了,既没有法律约束,也没有伦理谴责,更没有责任负担。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10)

如李宝庭不接受自己眼瞎的事,他不敢对医生拳打脚踢,不会在大雨倾盆的时候把亲妹妹赶出门外,但是对小Q却是这样做了,为什么呀?

就是因为小Q只是一条狗啊。

或者说如果小Q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条狗,李宝庭能那么轻易地甩身去外国,把它丢给别人?

所以吧,单身狗都更愿意与狗一起共度余生。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11)

小Q作为一只被人选择的狗,却不是一只普通意义的家犬,它是一只导盲犬,出现在李宝庭的生命中是被某些带有目的性的推动所致。

想及此处,昕玥又想起了一个故事,《忠犬八公》的故事。

八公从一个小狗崽便被主人捡到,然后把它带回家抚养。

与形单影只的李宝庭不同,主人家是一个幸福而完整的家庭,夫妻恩爱,儿女承欢。

所以,当八公进入这个家庭时,它不是客人也不是佣人,甚至不是宠物,而是被当做是家的一份子。

八公享受着这一家人满满的呵护与尊重,而男主人每每看向它的眼神都是像看待孩子一样,水光中都是溺爱和温柔。

最后虽然它在男主人上下班必经的那个车站守望了N年才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他是死而无憾的。

小Q的狗生就狗血多了。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12)

首先它是一个功能性的存在,它是压抑的。

就像《中南海保镖》之中的李连杰之于钟丽缇,虽然有令人心驰神往的外表,但是戒律与他如影随影。

小Q是拉布拉多犬,外形萌得让人尖叫,但是从选定它为一只导盲犬开始,它就被禁止作出所有诱惑人的行为和练就拒绝所有诱惑的本领。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13)

自从被命名为导盲犬开始,人类就给它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不得随地大小便,在不合适如厕的地方得憋尿;被严格控制作息时间,什么时候该睡什么时候该玩都是规定好的;走路要走直线,不低头闻地;还要看情况违抗主人的命令,比如主人命令过马路时正好有车过来等等。

小Q正是因为有当导盲犬的天赋,不得不跟第一个真正无条件宠爱它的主人分离,去到培训机构,按照培训师的方式去生活。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14)

仿佛,从标上导盲犬的标签开始,它被某人因为无法接受失明的残酷事实所导致的糟糕心情而把它拒之千里之外已经在生命的历程中等待它。

尽管如此,它还十分认真地履行在潇潇雨歇中饥肠辘辘地拒绝别处传来的美食诱惑。

小Q是一只导盲犬,它只是功能性的存在,没有八公的天真烂漫和卖萌黏人,它狗生的幸福感早已经明码标价。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15)

其次它是李宝庭的一根救命稻草,它获得的爱不是平衡而平等的,更多是作为报酬。

别人都说看到李宝庭和小Q的感情真挚动人,让人热泪盈眶。

我却觉得,李宝庭对小Q的爱并不纯粹,首先它是单身狗聊以慰藉的“树洞”和报团取暖的热水袋,其次它作为一个功能性个工具而存在。

特别是李宝庭在失明时候的心理落差带来的冲击感,一下子把自己压垮了。

小Q除了导盲的功能,除了是单身狗的一个伴侣,它还为对未来充满恐惧和忧虑,甚至失去信心的李宝庭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

而不像八公,主人公毫无索取,养它只为了它能安好过一生。

当然,最后李宝庭对小Q表达了诚意,在它最后的狗生里,带着它远走天涯,也算是晚年幸福吧。

小q讲麒麟臂(小Q:比起失明男人李宝庭)(16)

然而,在这个煽情的故事里,其实夹着人性的冷,人与人之间隔着温度的距离感,而作为人类附庸物——犬类的狗生沉浮命运由着某些人去主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