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农历五月初一,番禺区石楼镇以及化龙镇按照习俗举行“龙船景”以及游龙活动。石楼镇及化龙镇龙舟活动传承久远,每年端午节龙船竞渡、龙船趁景互访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龙舟文化。

龙舟赛开赛时间表(龙舟赛在即龙船景)(1)

化龙镇乡亲围坐品尝龙船饭。信息时报记者 王建毅 摄

石楼镇:白桡黑桡领衔12艘龙舟

昨日,石楼镇2018年龙舟文化节开幕,来自各村的12队游龙参加竞艳及展示,还有醒狮表演、曲艺表演、游园活动、美食活动、龙舟文化展览等节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同龙舟使用不同的桡。据村民介绍,石楼大岭村中约和西约分别有一条龙船,称为“白桡”和“黑桡”。白桡除了桡是白色以外,百足旗以及帮口都是白的,龙舟的龙须也是白色的,因此还被称为“白须公”。“黑桡”则富有传奇色彩,“黑桡”本是岑村的龙船,在当地总会漏水翻船。但自从该龙舟送到大岭村后,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为大岭村夺得不少荣誉。

石楼镇龙舟爱好者陈秋明表示,今年石楼镇龙舟赛与以往不同。“以往区里每两年会有一次大型龙舟赛,主要是竞赛模式。今年不举行龙舟赛,我们就想以龙舟竞艳的形式呈现石楼龙舟文化。”陈秋明表示,龙舟以竞艳形式更能体现传统文化。“平时竞速龙舟赛带有竞技性质,从龙舟的整体到船员都有不同。比如,传统龙舟是用坤甸木做船身,而比赛的标准龙舟则选取杉木,让船身更加轻巧。”陈秋明还介绍,传统龙舟会比标准龙舟增加诸如罗伞、旗帜、神龛等装饰。

化龙镇:25围龙船饭贺新龙入水

今年化龙镇潭山村龙船景备下25围龙船饭,与到访的各村兄弟共享美食。其中主角无疑是化龙镇莘汀村的老表,皆因今年该村新龙到访。据了解,莘汀村近两三百年无本村龙船,直到2017年在热心的乡贤和村民踊跃捐资下,募款30余万,按照传统龙的规格打造一艘新龙船,才有了昨日的龙船探亲。记者还了解到,潭山村龙船景有过百年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举行,邀约周边的兄弟村、老表村前来趁景,备下龙船饼、茶水、龙船饭招待。

信息时报记者 黄骆 王建毅

赤沙招景 百年习俗

昨日是农历五月初一,海珠区官洲街赤沙村按惯例邀请友好村龙船前来联谊“招景”。早上9时许,赤沙村4条龙船开始在黄埔涌热身,然后沿黄埔涌到黄埔古港迎接兄弟村黄埔下沙村龙舟的到来。

龙舟赛开赛时间表(龙舟赛在即龙船景)(2)

赤沙村邀请友好村龙船前来联谊。信息时报记者 卫静雯 摄

记者看到,每有龙船靠岸,鞭炮声就会响起。“迎接各村的兄弟、老表,当他们的龙船靠岸,就会放鞭炮,这也是俗称的‘迎接炮’。”据赤沙村领导介绍,每年农历五月初一的招景活动是村里最大的民俗活动,也是持续了近百年的惯例。

今年端午,赤沙村保留了传统的龙船饭,设宴超过50席。此外,该村昨日还举行敬老活动,设宴近70席慰问本村年满60岁的老人。

信息时报记者 卫静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