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学生情绪问题咨询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特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提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提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小学生情绪问题咨询

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特点

1.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主要体现在,小学生情绪的表现稳定性在逐渐增强,小学生情绪的控制稳定性在逐渐增强,小学生情绪的影响稳定性在逐渐增强。

2.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随着身心的发展,小学生在情绪体验的丰富性上在不断扩展,从最开始的直接满足于个人需求的情感体验向符合国家、社会道德感带来的情感体验上进行扩展。

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随着知识的增加、经历的丰富,小学生在情绪体验的深刻性上是不断增加的,情绪体验的现实性也是在不断增加的。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情绪体验变得更加深刻,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这种深刻性会逐步加强的。

二、小学生常见情绪问题:

(一)沮丧

(二)愤怒

(三)恐惧

(四)紧张

(五)抑郁

(六)急躁

三、小学生情绪心理调适

(一)小学生恐惧情绪的案例调适

1.小学生恐惧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表现:恐惧是指个体面临某种危险情境,想要摆脱这种情境但却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压抑性情绪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小学生是处于一种担惊受怕的状态,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小学生会对引起恐惧的对象持排斥的态度。第二,小学生在恐惧时,会出现生理上的反映,比如脸色苍白、冒冷汗、呼吸急促、四肢无力等。

原因:引起小学生恐惧的原因是多样的,具体来说包括小学生的性格、幼年时恐惧的经验、因观察和习得的恐惧等。第一,小学生的内向性格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恐惧的情绪。第二,幼年时的恐惧经验是导致小学生产生恐惧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幼年时期的恐惧经历,会成为小学生认知的重要依据之一。

2. 小学生恐惧的调适策略

适当的恐惧,能够提升个体的敏锐感,同时能够帮助个体习得规则。第一,教师通过系统脱敏的方式训练小学生。第二,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来克服恐惧。第三,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学会转移注意力来克服恐惧。

(二)小学生愤怒情绪的案例调适

1.小学生愤怒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表现:愤怒是个体在实现个人欲求和意图的过程中,遭受到妨碍、挫折时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因此往往容易出现愤怒的情况。愤怒的具体表现如下所述。第一,愤怒会有直接的生理反映。第二,愤怒时出现不良的行为表现。为了展现个体在处于愤怒的状态,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如摔东西、扔东西等。

原因:导致小学生愤怒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种。第一,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学生个体无法掌控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小学生自身之外,但同样会让小学生产生愤怒的情绪,小学生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第二,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原因而产生的愤怒情绪。这一方面与小学生的性格有关,比如脾气暴躁的小学生往往更容易发怒。其次还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有关,错误的心理认知、不良的心理状态、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都会导致小学生产生愤怒的情绪。

2.小学生愤怒的调适策略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愤怒情绪,学会理性对待愤怒。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转移愤怒的情境、利用理智克服、使用情感宣泄等方法,来调节个人的愤怒情绪。

第一,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转移愤怒的情境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理智来克服愤怒。第三,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使用情感宣泄的方式来克制愤怒。

第二节 小学生意志问题咨询

一、小学生意志发展特点

(一)小学生意志自觉性的发展特点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主客观条件,能够主动地确定自己的活动目标,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所采取的行动的合理性与社会意义,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一定要求的品质。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品质发展较为缓慢,表现在小学生的自觉性差、受暗示性强、独断性强三个方面。第一,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差。第二,小学生在意志的自觉性上,受到他人暗示性影响较大。第三,小学生在意志的自觉性上,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独断现象。

(二)小学生意志果断性的发展特点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个体能够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采取相应行动的良好品质。具有意志果断性的个体,能够在面临困难或选择的时候,快速综合相关信息,选择当时最为恰当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或解决困难。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意志的果断性是在不断增强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意志果断性是提升的。

(三) 小学生意志自制性的发展特点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在目标的指引下,个体能够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认知,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约束个人行为,促使个体的行为有助于目标实现的品质。具有意志自制性品质的个体,在活动过程中,能够采用一定的策略带来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通过调整自己的心境,排除内外干扰,约束自己行为。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意志的自制性逐步发展,表现在自制力发挥的作用层面、品质的发展速度这两个方面。第一,在自制力发挥作用的层面上来说,低年级的小学生抵制内外干扰的能力是较弱的,尤其是面对来自内部的干扰时,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会出现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第二,在自制力品质发展速度上,一直三年级属于快速发展时期,之后到四年级会处于平稳、缓慢发展阶段,随后在四至五年级再次出现发展的高峰期,之后再度进入平稳阶段。

二、小学生常见意志问题:

(一)优柔寡断

(二)不能克制自己

(三)缺乏毅力

(四)面对挫折

三、小学生意志心理调适

小学生优柔寡断的原因及调适

1.小学生优柔寡断的原因分析

第一,在对象重要性分析上把握不准确。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时,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当时的客观环境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第二,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所做的决策。第三,受外界因素影响过大。之所以优柔寡断,还因为小学生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第四,个人知识储备及行为反思不足。对问题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是小学生在面临问题时拿不定主意并产生摇摆的重要原因。

2. 小学生克服优柔寡断的调适策略

优柔寡断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可谓是有害而无益,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能够采用一定的策略来克服自己优柔寡断。具体来说,包括引导小学生进行重要性分析、树立榜样、拓展知识视野、反思个人行为等四个策略。第一,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进行重要性分析,并根据重要性的分析,坚持自己的行为。第二,引导小学生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作用。第三,引导小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发挥知识在决策中的作用。第四,引导小学生反思个人行为,总结经验。

第三节 小学生个性问题咨询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一)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在自我概念的表述上,小学生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渐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方向发展。在低年级段,小学生往往是采用具体的、可直接观察到的外部特征来呈现自我概念。而到了高年级后,小学生开始试图从心理学方面的品质、人际关系、动机等方面来描述自己。

(二)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第一,在评价主体上,由“他人”逐渐向“自我”变化。第二,在评价标准上,有“具体行为”向“道德原则”变化。第三,在评价依据上,从“行为的效果”向“结合动机与效果”变化。第四,从评价内容上,从“正确评价他人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

(三)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自尊心就是自我体验的一种常见表现。自尊心强的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而自尊心低的小学生往往会出现无所谓、自暴自弃的情况。自信心则是个体对其职能和能力的坚信,是个体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自我体验。

二、小学生常见个性问题:

(一)懒惰

(二)依赖

(三)孤僻

(四)任性

(五)自卑

(六)攻击性行为

三、小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调适

(一)小学生自负的原因及调适

1.小学生自负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一般来说,自负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就自视过高,认为自己的能力超群,在同龄人中几乎可以说是无人能比的。对于自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别人都不行。

原因:第一,在学校方面,教师对小学生的偏爱、过于顺利的学校生活体验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自负的情况。第二,在家庭方面,家长过度溺爱孩子、过度信奉赞扬与夸奖也是小学生自负的原因。第三,小学生自身方面,自我认知不准确、受挫经验有限或没有都是其自负的影响因素。

2.小学生自负的调适策略

第一,引导小学生用于承认自己自负。第二,引导小学生准确而全面地认识评价自己。第三,引导小学生客观看待同学与朋友。第四,引导小学生时常自我反省,并将之形成一个习惯。

(二)小学生自卑的原因及调适

1.小学生自卑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第一,自卑的小学生通常都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往往不愿意接受挑战。第二,自卑的小学生在人际关系上比较敏感,他们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却又会怀疑别人给的评价的真实性,尤其是当别人给以积极、肯定评价的时候,如夸奖他,他会认为这是别人给出的虚假、反面的评价,实质上对方是想挖苦。第三,自卑的小学生往往有情绪化的行为表现。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会认为这是对方瞧不起自己。

原因:第一,在学校方面,教师管理方法不当、同伴之间的不和谐相处都会导致小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第二,在家庭方面,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教养方式不合理都会成为小学生自卑的诱因。第三,在自身方面,容易成为小学生自卑的诱因包括生理和能力两个方面。在生理方面,小学生有残疾、肥胖、矮小等问题时,就容易出现“我不如人”的想法;在能力方面,小学生的能力相对于他人较弱、对自己要求明显高于个人能力时候,也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自卑。

2.小学生自卑的调适策略

自卑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怎么看待自卑;同时也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提升自卑对小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正确认识自卑。第二,敢于正视失败。第三,积极面对挫折。第四,调整理想自我。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去客观剖析自己,在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理想自我。

第四节 小学生学习问题咨询

小学生常见学习问题:

一、马虎

二、考试怯场

三、注意分散

四、学习疲劳

五、不会听课

第五节 小学生交往问题咨询

小学生常见交往问题:

一、自我中心

二、不合群

三、对抗

四、嫉妒

五、斤斤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