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例子——将经济学拉下神坛(扯淡经济学之第14扯)

本文内容导读:本文将讲述需求的收入弹性,给俗话“饱暖思淫欲”寻找经济学理论依据;通读本文你将明白商品居然可以分为正常品和低档品?你还明白什么叫替代效应,什么叫收入效应,以及正常品和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继续了解如少妇般迷人的经济学。

怎样区别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

一、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测定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将会增加多少。

公式为:需求的收入弹性= 消费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一个人的收入增加1%将会导致在一种商品上的支出增加大于1%,那么这种商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也就是说,在这种商品上,支出额增加的比例大于收入增加的比例,比如奢侈品的收入弹性大于1。

怎样区别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

如果收入增加1%将却导致支出的增加小于1%,那么这种商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即在这种商品上的支出份额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

怎样区别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3)

穷人会将收入中较大的比例用于食品和住房上,少部分用于其它诸如香水的消费上。只有当收入增长了,人们选择购买的商品种类也在发生变化,逐渐会将更多的钱花在那些不是为了生存所必需的商品上,比如会将更多的钱用在休闲、娱乐、电影、汽车、度假、奢侈品(比如LV包包上)、美容、美发,整容、美体等。

所以,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从经济学原理上也是可以解释通的。

怎样区别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

二、低档品与正常品

实际上,对某些商品的消费可能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并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这些商品称为低档品。低档品收入弹性是负数。比如:张三乘公交上班,收入增加后,买车开车上班,于是公交票钱消费减少了,所以,乘坐公交是低档品。同理,经济不好时,张三每天吃泡面(一袋方便面2.5元),收入增加后,张三开始下馆子吃山珍海味了,从此方便面的消费减少了。所以,方便面属于低档品。

怎样区别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5)

有些商品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这些商品就叫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正数。比如:张三乘公交上班,收入增加后,买车开车上班,于是汽车加没费消费增加了,所以,开车出行是正常品。经济不好时,张三每天吃泡面(一袋方便面2.5元),收入增加后,张三开始下馆子吃山珍海味了,随着收入增加,山珍海味的消费增加了,山珍海味属于正常品(唉,啥也不说了,我得到一边哭去,因为泡面依然是我日常生活的正常品,吃不起泡面时,我吃挂面,挂面才是我的低档品)。

怎样区别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

三、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如果消费者收入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相对于该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言在减少,因其购买能力在下降,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减少。如果消费者收入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相对于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而言在增加,购买能力在增强,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增加。这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而引起实际收入减少(增加)导致需求量减少(增加)的现象就是收入效应。

如下图所示,如果猪肉的价格从15元上升到20元,张三的预算约束线将有新的变化。如果他不买猪肉,他仍然有300元可用于购买其它商品,但如果他决定将300元全部都用来购买猪肉,他就只能买15斤,而不再是20斤。

怎样区别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7)

很明显,猪肉价格的对张三生活影响较大,因为张三不能购买像以前那么多的猪肉和其它商品。

猪肉价格的上升导致张三的境况恶化,如同他收入减少了一样。当他的收入减少时,他就要削减包括猪肉在内的每种商品的开支。价格上升的这部分效应称为收入效应。张三对猪肉的需求从20斤减少到15斤,减少的部分就是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两种因素:商品对个人的重要程度和收入弹性的大小。

前者表示个人收入有多大一部分用在这种商品上;关于后者,由于个人大部分商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都比较小,因而收入效应比较小。但有时候价格上升的收入效应就比较大,例如对于住房来说,个人在住房上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比较大。

四、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例如,苹果和梨互为替代品。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而梨的价格不变,那么相对于苹果而言,梨的价格在下降,消费者就会用梨来代替苹果,从而减少对苹果的需求。这种由于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其他商品对这种商品的取代的现象就是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猪肉价格较高时,张三可能通过鸡肉来代替较贵的猪肉,这种影响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可替代其他商品的难易程度。

五、正常品和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品和低档品的替代效应是相同的。当产品价格下降,替代效应会导致更多的消费。比如正常品猪肉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会导致更多的消费,许多馋肉的食客会选择吃猪肉解馋,所以需求量会增加。同理乘坐公交是低档品,当公交票价从1元下降到4毛时,原来步行20分钟可达的一站距离,因替代效应,人们可能也将选择乘坐公交。总之,无论正常品还是低档品,价格下降时因替代效应,需求量是增加的。

然而正常品和低档品的收入效应是不同的。商品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如果这种产品是正常品,那么其需求量会增加,但如果这种产品是低档品,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量会减少的,以张三吃的方便面2.5元为例,当方便面从2.5元下降至1元时,张三实际支配收入是相对增加了的,张三对方便面的需求没有增加,反而下馆子吃饭去了,方便面的需求反而是下降了。

说明:上面的理论中低档品价格下降时,因替代效应会增加其需求量,而收入效应会减少其需求量,但在现实经济中,替代效应总是大于收入效应,所以两个效应叠加作用后的价格效应仍然是需求量增加,只不过增加数量没有正常品那么多。因此,低档品的需求曲线仍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不过,总而言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代档品的消费总体是减少的。

------------------------------------------

本人善于用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用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和大家在此“扯淡”经济学(扯淡,我是认真的)。希望借此经济学拉下神坛,让大家踩在脚下摩擦……愿和大家一同探讨、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喜欢我就请点赞我,关注和转发!你的点赞、关注和转发对我很重要,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