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联中环购物广场B1的一家日式简餐店里,每当一位顾客进店,工作人员总要说上一句“欢迎光临”,再加一句“您是堂吃还是外带”。

这时,邓阿姨的孙子总会跟着喊上一串:欢迎光临,欢迎光临,欢迎光临……

走在商场里,熟悉的“欢迎光临”终于带着满满的热情回归,吃货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吃上了恢复堂食后的第一餐,餐厅负责人却已经考虑起了周末可能到来的下一场“重头戏”。

花式“欢迎光临”终于重出江湖

能堵住孙儿一连串“欢迎光临”的,只有美食。邓阿姨舀了一勺饭喂给孩子,有些无奈地劝着:“安静一点哦,不要打扰叔叔阿姨们吃饭。”

因为太久没有“出来吃饭”了,5岁大的孙子今天明显有些兴奋过头,一边吃饭一边东张西望,还要不断模仿服务员打招呼的语句。

邓阿姨家就住在百联中环附近,申城陆续恢复堂食首日,懒得做饭的她立马带着孩子来“逛商场”,最主要的就是把午饭给解决了。“吃点简单的挺好,人也不多。走在餐厅比较集中的楼面,一直能听到熟悉的打招呼的声音,真的好感慨。”

4楼新白鹿餐厅负责迎宾的小姐姐说了一中午的“欢迎光临新白鹿,咱们这边是几位?”。和疫情前不一样的是,得在后面添上一句“这边场所码扫一下”,才能将顾客引入座位。已经在外卖窗口帮了近一个月忙的她也感慨万分:还是自己的“老本行”更熟悉、更亲切。

太二酸菜鱼的欢迎语是齐刷刷的“吃鱼拯救世界”。杨店长说,感觉今天同事喊起来更加中气十足了,时隔3个多月终于回归的堂食,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最振奋人心的一件事。

工作日客流与疫情前基本持平

恢复堂食后的“第一餐”客流情况究竟如何?记者采访了百联中环三家餐厅的店长,得到的答案较为统一:和疫情前工作日的客流已基本持平。

商场3楼的西贝莜面村一共设有45张餐桌,此次恢复堂食后大约匀出了20张桌子专门摆上了“疫情期间保持安全距离 此桌不接单”的桌卡作为间隔,剩下的25桌可接待顾客用餐。

上海堂食攻略(直击堂食恢复首日久违的)(1)

店长徐国美介绍说,今天前来就餐的依然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多。“客群分布也和疫情前差不多,我们周边居民区比较多,今天工作日嘛,都是家长带孩子来吃午饭。”

新白鹿的姜店长也表示,今日午餐时段餐厅外卖数量基本和前几日持平,新恢复的堂食部分终于带来了线下营业额的增长。为了及时找回工作节奏,店内所有工作人员已经全部返岗。令她略有些意外的是,餐厅门口备着的等候区竟然也间歇性地排上了用场。

“毕竟店内只有一半的桌位能够使用。等的时间肯定不会很长,大概也就是一个桌面清理的时间。”姜店长告诉记者,好在她注意到市民用餐的时间明显缩短了,比如原本一桌“翻台面”至少需要1个小时,如今基本40多分钟就能完成就餐。同时她也意识到,为了应对周末可能出现的大客流,餐厅需要额外做一些预估和准备工作。

上海堂食攻略(直击堂食恢复首日久违的)(2)

下一场“重头戏”要看周末

百联中环购物广场的餐饮业态约占所有业态的38%。考虑到百联中环社区型商业的属性特征,周末很有可能会迎来客流“大考”。

徐国美告诉记者,昨天她就已经接到了一个预定7月3日午餐包厢的电话,因为餐厅内有且仅有一个包厢位,因此周日午间唯一10人位的“大桌”已然“售罄”。今天也陆陆续续接到了数个周末午餐、晚餐时段的预约电话。

姜店长也在考虑周末高峰时段餐厅需要增设的额外措施,除了照旧的等位区、叫号,也要考虑解决餐位数量减少和客流高峰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比如原本叫号,前面如果有20桌的话要等半小时至一小时,现在给到顾客的参考等候时间可能会延长一些。”

“据我们今天观察,消费者对‘等位’的热情应该不会很高。届时如果出现排队较长的情况,大家可以在同等价位的餐厅中另挑一家。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商场租户部顾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所有餐饮商户线下堂食的恢复率已接近100%,个别餐厅主要存在人员和物料暂未跟上的原因。“有些重要岗位的员工可能暂时还不能返回岗位,有的餐厅则因为物料运输等原因,能提供的菜品太少,所以还要再缓一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