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以前,木质材料不仅是建筑的主要原料,也是取暖的主要材料,同样也是家具业的支柱。看一看下图的故宫,完全是 由木质工具建设而成,主要是源于古代原材料的缺失。

工业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1)

本文主要就制造业中的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主要分为木材加工、人造板制造、木制品制造、竹、藤、棕、草等制品制造。

1 木材加工

木材加工主要是将树木加工成可供成型的木材,主要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切削有锯、刨、铣、钻、砂磨等方法。

工业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2)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从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占非常重要地位。

2 人造板制造

众所周知,林业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一般一棵树的生产到采伐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所有有效利用成为了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当现代人口膨胀(据估算,世界人口70亿),相对应的木材需求也同样上升。不同的是,现代人对木材的人均需求更要大于过去,所以总的需求非常高,如何高效利用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直到人造板的出现,该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人造板(wood based panel)是指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纤维板等三大类产品,其延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达上百种。

工业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3)

人造板的诞生,标志着木材加工现代化时期的开始,使过程从单纯改变木材形状发展到改善木材性质。这一发展,不但涉及全部木材加工工艺,需要吸收纺织、造纸等领域的技术,从而形成独立的加工工艺。此外,人造板还可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3~5立方米原木使用。

我国人造板企业数量很多,但绝大多数胶合板、细木工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生产企业规模过小,装备水平不高。以纤维板生产企业为例,我国约500家纤维板生产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企业平均单线生产能力不足7万m3/a,单线的生产能力小,抗风险能力不强。部分企业还存在管理简单、设备落后、生产工艺不完善、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其往往采取低价低质的策略迎合低档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不稳定。

当然人造板的生产与很多问题相关,首先是需求,其次是供给,需求包括生活水平变化带来的品质生活需求,供给是木材的供给。与此同时,还与建筑业息息相关。

3 木制品制造

木制品是指以木板材或者是人造板为原料进一步加工成一定的形状,以此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木制品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家具木制品、办公木制品、工艺木制品、园艺木制品、生活木制品、还有现在高科技木制品

工业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4)

其中,由于工艺木制品以及高科技木制品的制作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其附加值也比较高。但是,其产量也相对有限,而家具以及办公用品依然是最大的产品分类。

4 竹、藤、棕、草等制品

相比较木材,由于竹、藤、棕、草等材料在特性方面相似,而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如竹制品在韧性等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也成为家具行业的一个不可取代的分支。

工业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5)

由于竹、藤、棕、草等制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属于生产工具,所以自古以来,基本上都是重要的产品。但是随着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上图中的工具主要在农村大范围使用,而如今已经很少见了,主要是因为农村的生产方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家庭承包制变成了大户承包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升。

不过,这并没有完全消灭竹、藤、棕、草等制品的需求,其作为生产工具的地位在下降,但是作为生活工具的地位却在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