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一段血泪史,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书写了保家卫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抗日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四次会战,看一看先辈们的浴血奋战!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

一、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2)

时间: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参战人数: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共计20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共计80余万人。伤亡人数:日军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统计死伤30万人。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3)

历史上真实的日军资料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方面计划集中兵力歼灭上海的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围歼日军长江舰队。后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4)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多军种(空军、海军、陆军)和诸兵种(步兵、炮兵、坦克)大规模协同作战。

结果却十分差劲,各兵种协同效果很差:步兵逼坦克冲锋又不予以掩护,结果坦克被日军全部击毁;步兵失去坦克掩护后攻坚伤亡惨重。后来,有军官回忆说:“步兵与炮兵、战车协同作战的训练从来没做过”。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5)

淞沪会战

此次会战,我军阵亡中将军长1人,阵亡师长、副师长4人,阵亡团长28人,阵亡营长44人。因为军队泄密,中央海军全军覆灭。这一战,最精锐的部队中央军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几乎损失了60%,基层的黄埔军官也几乎消耗殆尽。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6)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最终战败,蒋介石作为军队的指挥者,负有主要责任,不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士兵身上,反而时刻希望外国调停,打打停停,最终贻误战机,导致了败局。而淞沪会战失败后,日军攻占南京,丧心病狂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二、长沙会战

时间: 从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先后共有四次长沙会战,持续了近三年

交战人数:

中国军队120万人,日军40万人

阵亡人数:中国军队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93944人,歼灭日军共计11万余人。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7)

长沙会战

淞沪会战后,南京沦陷,日军兵锋直指武汉,武汉成为抗日前线,长沙和湖南成为了支援中国抗战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兵源、资源供给地。长沙,是粤汉铁路、湘黔铁路、湘桂铁路等重要铁路的交通汇集处,同时,长沙聚集了大量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工厂。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8)

日军轰炸长沙

而武汉失守后,长沙就成为支援中国抗战的重要城市。从1939年9月,1941年9月,1941年底,日军先后三次进攻长沙,长沙保卫战打响了。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9)

长沙会战

前三次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使得长沙成为了日军不可逾越之地!尤其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成功将日军包围在长沙城下,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迫使日军撤退,在追击下,日寇狼狈逃窜,死伤惨重。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连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都向在长沙会战的中国军队统帅薛岳颁发了一枚独立勋章。英国《泰晤士报》也评价道:“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就是华军之长沙大捷。”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极大程度上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0)

在长沙会战中,薛岳创造了“天炉战法”迎战,这是一种“后退决战”的战术,诱敌深入,然后予以包围歼灭。所谓“天炉”就是将兵力在作战地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伏击深入的敌人。而长沙地区的地形,正是适合“天炉战法”的绝佳战场。正是凭借这种战术,薛岳率领军队,给与了日军沉痛的打击!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1)

三次战败,让日军研究出了破解“天炉战法”的战术;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采用“双尖刀梯队”正面突进,同时在两翼部署强兵掩护,仅仅用了三天,便攻入了坚守三年的长沙。

三、徐州会战

时间:1938年1月至5月

交战人数:中国100万人、日本 24万人

伤亡人数:中国 约10万人、日本 超过2.6万人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2)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中国参战部队前前后后总计有70个师,近100万人参战。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将士们浴血奋战,在台儿庄地区取得了巨大胜利,共歼灭日军2万余人,面对的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使日军遭到自新式陆军组建以来的第一次惨败,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3)

此前,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对日作战基本上都以惨重的代价和失败的结果而告终。当时,全国上下弥漫着失败的悲观情绪。

此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振奋了中国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一致抗日的高潮和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徐州会战胜利的消息,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4)

徐州会战

德国报道说:“徐州方面中国抵抗力之强,殊出人意外”,“最慎重之观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5)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四、武汉会战

时间: 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7日

交战人数: 中国军队110万人,日军30万

阵亡人数:中国军队40万死伤,日军25.7万死伤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6)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此战过后,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日军惨胜。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7)

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日本集结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陆、海、空多方位的打击,苦战4个半月,最终自身伤亡惨重。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8)

武汉会战

从战略上看,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被彻底粉碎,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武汉会战,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19)

武汉会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如今,昔日的战火早已成为历史,我们的国家,不再是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复兴之路上,飞速发展!

抗日战争中的大会战(抗日战争四大会战)(20)

感谢曾经抵抗日寇的先辈们,是他们,用热血和青春,换来了后来的和平年代!

先辈们永垂不朽!

中华民族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