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春游梁厝(初访梁厝)(1)

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古厝建筑和油菜花海吸引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有一日,我突然想到福建福州周边的梁厝走一走,发出邀请,朋友立刻回应:好啊,明天去吧!看来,同为福州人,都未曾去过。对梁厝,我其实向往已久。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梁厝,是福州正在建设的一大亮点,早在去年,一期修缮改造完成后,它的声名就不胫而走;今年福州市两会,明确将梁厝列为重点打造三江口的四个片区之一。各种信息叠加,愈发有寻访的冲动。

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特征。古厝包含的文化内涵虽有差异,但在外观上比较近似。但梁厝则不同,是城边的村落,路上我心里还在嘀咕,不会是一个三坊七巷的翻版吧?梁厝的保护开发如何避免同质化的窠臼?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抵达梁厝,一句“耕读文化下的历史村落”让我们怦然心动。这是梁厝历史文化的标识,更是梁厝修缮改造的定位。

“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从东晋陶渊明的“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到元代王冕的“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从明代钱澄之的“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到晚清左宗棠的“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渊源深厚的耕读文化造就了梁厝村,实至名归。不论是历史上的“无梁不开榜”(从宋到清这个村有27位进士),还是近代的“一村两院士”(中国导弹总设计师梁守槃、物理化学家梁敬魁)以及当代设立的永盛梁氏教育基金,奖励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足以说明承启斯文,文脉流芳。

初抵梁厝,二期工程尚在进行。三坊七巷、上下杭等仄逼的空间、狭窄的街巷,加上接踵而至的人流,总体感觉局促拥挤,而梁厝则地处三江口,视野开阔,天高气爽,在4.3公顷核心保护区中,只是保留64处建筑,更多的空地留给阡陌田园、瓜棚菜畦,不仅保留农田肌理以及池塘,还在农田上播撒农作物或草籽。时值油菜花开,面积虽然不大,却摇曳多姿;水塘不时有几只鸭鹅游弋,荡开水塘层层涟漪;庭前房后闲置的水车、石磨和风谷机,岁月远逝留下斑驳的痕迹。“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重现田园本色,城区最美村落已初绽芳华,这契合了城里人出游放松心情的需求。

有历史就有文化,有古厝就有故事。文化是梁厝的灵魂,修复古厝坚持“还原历史、修旧还旧”,砖瓦榫卯是建筑构件,也是古厝故事的载体。在古厝间徜徉,与朋友拐进一间书吧,这是给游人歇脚的地方。书吧内悬挂着四幅朱熹书法拓片的条幅。据了解,朱熹这四首诗的内容与梁厝无关,但朱熹与梁厝有关。在现有30多处古厝中,最为称道的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氏宗祠。这座宗祠始建于南宋,据传当年梁氏始祖梁汝嘉与挚友朱熹游览鼓岭,当登临白云峰峰顶,眺望闽江对岸状若展翅之紫燕的苍翠小山,不由喟然叹曰:“好一风水宝地也!”建议梁氏迁居于此。于是,择地建造“梅涧书院”,建好后朱熹内设讲学堂,并题写堂号“贻燕堂”,意取子孙安吉之所也。元代至治二年,十四世翰林学士梁恩观返乡祭祖、续修家谱时,将“贻燕堂”改建为梁氏宗祠。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再次诠释“耕读传家久”的蕴涵。

修复古厝不仅是为了展示,唤醒记忆,而是“传承文化,活化利用”,这需要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带动,梁厝的文化活动开展得颇具特色。春节前夕,梁厝连开4场书写春联活动,书写春联在梁厝有特殊意义。在梁厝诸多的名人中,晚清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的梁章钜是中国楹联学的开山鼻祖,其著作的《楹联丛话》正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楹联学的专著。许多名胜楹联及历代流传的巧联妙对,留存迄今。梁氏宗祠里悬挂3个“福”字,系清代道光皇帝为嘉奖梁章钜禁烟有功而题赐的。福建省楹联学会楹联书法家在梁厝现场书写祝福联、嵌名联、婚庆联、企业联、门店联,是传承更是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