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自《诗经》开始的文学史,我对那些在浩瀚文学长卷中的女作者尤为好奇。她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女子?如何能在女性地位窳弱的时代写下那些篇章?在阅读中发现,竟然有相当数量的女子是在被掳劫、被当成礼物奉献的极端命运遭际时写作诗篇的。穿越漫漫时光烟尘,似乎还能听见她们的声声呜咽。

那些名字变成一个个袅袅婷婷的身影从历史深处走来,或柔美或娇艳或凄清的脸庞上,无一例外地都有一双颖慧清湛的眼睛。古老沧桑的乐府曲,唐人的琵琶,宋人的箫管,元人的大鼓,盈耳而至。她们翩翩起舞,将一生的辛酸苦辣,悲欢离合,相思愁闷尽皆舞了出来。

爱情虐心电影近年(才女命运转弯处)(1)

《洛神赋图》。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

战国时的何氏算不上真正的才女,让她留名青史的,是她的爱情故事。

她是宋康王舍人(亲近左右之官)韩凭之妻,因长得美,被宋康王掳去。

宋康王为讨她喜欢,为她修筑了青陵台。何氏却作了一首诗《乌鹊歌》:“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她托人给丈夫韩凭捎去书信:“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韩凭接到书信就自杀了。

何氏从青陵台一跃而下,死前留书宋康王:“愿以尸还韩氏而合葬。”

但掳爱者都是蛮霸不讲理之人,否则也干不出强抢人妻的事情。他们的逻辑是:我喜欢的就要得到,得不到也应由我毁灭。

宋康王对何氏之死非常愤怒。又听到下属解释何氏所寄书信的意思是:“雨淫淫,愁且思也;河水深,不得来往也;日当心,有死志也。”且妒且恨且怒,偏不从何氏心愿。

结果奇迹出现了:有梓木从韩凭和何氏坟冢中长出,根于地下相交,枝叶于空中会合。又飞来一对鸳鸯鸟,日夜悲啼。相爱的人被分开,即便死了也要秀给你看。

纵使君来岂堪折

被掳女子结局为喜剧的例子也有。唐代许尧所著《柳氏传》说,五代时,李王孙有一家伎姓柳,颇为识人。看见穷书生韩翃后评论说,此人前途不可限量。

一次酒宴正酣,李王孙在玩笑中把柳氏送给了韩翃。第二年,韩翃果然高中。

韩翃外出为官前,把柳氏安置在都下。一去三年,寄来书信:“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一别3年,韩翃不太确定柳氏是否还在等自己,所以借此信试探。柳氏的回信更真诚一些:“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青春女子经不起年华的磋磨,就是你来了也已不复当年容颜了。柳氏的答诗婉转中略带一些凄伤和责备。

两人正要破镜重圆之际,发生变故。二京陷落,番将沙叱利劫走柳氏。后来还是有一个叫许俊的人设计救回柳氏,还给韩翃。算是一个团圆的结局,只是两人的感情是否受到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肝肠搅刺兮莫我知

爱情虐心电影近年(才女命运转弯处)(2)

蔡文姬

被掳女子中最有名的是蔡琰蔡文姬。她是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汉末陈留人。

“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博学的例子是,她经历了10多年的离乱归来,曹操要求她写出一些家中书籍。

她家当年有4000多册珍贵书籍,尽在战乱中遗失。蔡琰默写出了400余篇,后经查对,很少错误,可见她读书之多和记忆力之好。

她妙识音律的例子是,隔壁听琴,能听出父亲鼓琴所断是哪根弦。

最初她嫁给了一个名叫卫仲道的男子,结果卫仲道早逝。194年,天下大乱,胡骑入侵中原,被掳走的众多女子中就有蔡文姬。

听听她的《胡笳十八拍》,真让人心酸哽咽:“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

国衰民弱,受苦受难的是老百姓。她在《悲愤诗》中写下了一路西行的悲伤和怨愤,初读令人唏嘘不已,细思则不寒而栗。

胡人凶蛮,“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被掳的女子遭驱赶着,踏上漫漫路途。“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

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蔡琰要有怎样的聪慧和幸运,才能免除被毁灭的命运?她嫁给左贤王为妾,生育两个孩子。

我相信,那是蔡琰在当时的处境下所做出的最佳选择。要想活下去,只能顺应命运的安排。

曹操当权后,想起好友蔡邕的女儿还流落在匈奴,派人用金璧赎回,做主让她再嫁蕫祀。

曾经,从被掳到在匈奴的那些悲苦的日子里,蔡琰无数次仰天长叹:“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她多么期盼有神人从天而降搭救她。在那些“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的日子里,如果曹操的使者能来到,她该是何等的欢欣鼓舞?

为什么偏偏是12年后,为什么偏偏在她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后?“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12年,即便是一块石头,也在怀里摩挲得光润如玉了。何况是日夜相对,对自己还颇为怜爱的丈夫?何况还有两个未成人的娇儿。

要有怎样的狠心,才能这样抛弃他们?要有多少的长夜漫漫和蚀骨思念,才能让自己回归寻常的日子?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一字一泣血,一句泪泉涌。

被掳女子的所有伤痛,蔡琰几乎都经历过,都用诗歌和音乐言说了出来。一路颠沛流离,遭受残酷的打骂欺凌,给陌生男子为妾,被迫与骨肉分离,痛何如哉。

像蔡琰这样的奇女子,千年中能有几位呢?上天如此薄待她是在考验她、锤炼她,逼她写出千古诗句吗?

回看蔡琰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越读越心惊,仿佛眼见就是兵荒马乱、火烧劫掠的场景。女子在此时的苦难,真正是言语难以表达。

于是,我们看到青青草原上,有一位胡服汉女弹奏起胡笳,一声声、一句句奏响心中的苍凉感叹。

遥隔千年,似乎仍能看见从她面颊上缓缓滑落的泪珠。

念君常苦悲

爱情虐心电影近年(才女命运转弯处)(3)

洛神图(局部)。

三国时美人甄宓,即曹植《洛神赋》中洛神的原型,也是一个因身处战乱而红颜薄命的女子。

甄宓本是战国豪强袁绍次子袁熙之妻,曹操破袁绍,甄宓被曹丕虏获,纳为夫人。因甄宓长得太美,曹丕怀疑她有私情,将她处死,死后还将她发覆面、口塞糠。

《洛神赋》中说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仙子一样的美女,如此惨淡收场。

甄宓的诗写得很美,《塘上行》云:“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马上时时闻杜鹃

后蜀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因长得极为柔美而得名花蕊:花固然美,花蕊更为翾轻。

956年,宋师平蜀,孟昶带着花蕊夫人去汴梁听候处置。途经葭萌驿,花蕊夫人在驿墙上写下《丑奴儿》:“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这份心情不知为何并未完成,只留下这半阙佳作。将丧家失国前途渺茫的心情写得十分沉痛凄婉。虽是万物生发的春天,却遭遇人生中至为惨痛的转折,从富贵骄矜一坠而为俘虏囚者,任人宰割,生命不复属于自己。

路途上听见一声声杜鹃鸟的啼叫,岂不痛断肝肠?在中国文学里,杜鹃啼血是一个悲哀的隐喻。在蜀国文化里,杜鹃又与古代蜀王杜宇的灵魂相关。杜鹃的啼叫,对流亡在外很可能再也回不了家国的他们来说,是召唤,更是伤悲。

孟昶不久被赵匡胤赐死,花蕊夫人成为赵匡胤的禁脔。相传花蕊夫人初入宫时,赵匡胤曾诘问她后蜀何以会亡。这样的问题犀利且包含陷阱,在宋太祖那边的人看来,她就是红颜祸水。

花蕊夫人写了一首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后蜀亡时还有14万精兵,宋师只有3万人。这样的回答落落大方,既撇清了自己红颜误国的嫌疑,又表达了对己国失败的不甘心。不卑不亢的态度,反而赢来了尊重。

最终,她还是难逃惨死后宫争斗的命运,因为她太美。

回首乡关归路难

北宋末年,1126年,靖康之难中,当金兵入侵时,阳武县令蒋兴祖坚持抵抗,最终力不敌而死。妻及长子相继以死。女儿被掳北去。

她在北上途中的驿馆墙壁上,题有一首《减字木兰花》:“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与花蕊夫人的词相比,这首词更为写实,更真切道出被掳女子的心情。听着滚滚车声,看看四周景物,已从花木繁盛的江南来到黄沙漫漫、白草点缀其间的塞外,孤寒的月光映照着偶尔见到的三两户人家。

故乡已远,未来渺茫。这种句句蕴泪的词,带着血的生命体验,给人极强的冲击力。亡国失家的痛苦,带给她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创痛,更是人生路向的急转直下。

蒋兴祖之女的结局已无可考。但从北宋众多贵妇娇女的命运可推测出来。《靖康稗史笺证》中载,当年金兵烧杀掳掠外,还向宋政府索取数千贵女,后干脆俘虏宋徽宗后妃、女儿在内的大量皇族、朝臣的妻女回去。

这些女子被送往金国都城上京,途中历时1年2个月的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到达目的地后,或被赏赐给将领,或被送到类似妓院的浣衣院做金人的性奴。她们是战利品,是被践踏、被蹂躏的对象,很多人被折磨而死。

文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