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1)

宋惠莲是《金瓶梅》中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

一方面她在丈夫外出期间出轨西门庆,另一方面当西门庆听从潘金莲的挑唆,把来旺儿陷害进大狱后哭死哭活的要救出丈夫。

她就像是硬币的两面,正面是贤良淑德的妻子,反面是不知羞耻的荡妇。截然不同,却又异常和谐的存在于同一个人的身上。

她和潘金莲一样,作为男权社会的反面符号被钉在主流价值观中,永远的警示着男人统治下的女人们。

01

宋惠莲的原名叫宋金莲,因为和潘金莲重名,才被吴月娘改为惠莲。关于她的来历书中是这样写的。

“是卖棺材宋仁的女儿,也名唤金莲。当先在蔡通判家房里使唤,后因坏了事出来,嫁与厨役蒋聪为妻。这蒋聪常在西门庆家答应,来旺儿早晚到蒋聪家叫他去,看见这个老婆,两个吃酒刮言,就把这个老婆刮上了。一日,不想这蒋聪因和一般厨役分财不均,酒醉厮打,动起刀杖来,把蒋聪戳死在地.....月娘使了五两银子,两套衣服,四匹青红布,并簪环之类,娶与他为妻。”

宋惠莲在嫁给来旺儿的时候其实是三婚。她在蔡家就和主子的大老婆一起偷人,这点后面的来旺和西门庆以及下人的喝骂中均能证明。

关于她的外貌,书中是这样说的:

“今年二十四岁,生的白净,身子不肥不瘦,模样不短不长,比金莲脚还小些儿。性明敏,善机变,会妆饰。”

漂亮和聪明,任何一样都是稀缺资源,更何况二者兼得的人。

可是,这种稀缺资源需要一定的资本去守护。从小就被父母卖掉的惠莲显然缺乏这种资本,她被当做稀有商品被肆意出售。

其实漂亮带来的并不全是幸运,尤其是在贫穷的状态下。

一面是长期被压抑的物质欲望,一面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本,处在天平的两端。只需要一个媒介,二者就可以互相交换,更何况处在随时被诱惑的环境中。

如果对方有钱有地位、有男性魅力,还肯花心思去讨好,便很少有女人能够逃脱这一关。

就像《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和曲连杰,连身经百战的樊胜美都不能幸免,可见这种诱惑的杀伤力。

穷大概是底层女孩子的原罪。越是贫穷,心理上越是匮乏,有一点机会就要牢牢抓住。越是苦过的女孩子,越会贪恋那一点点的甜,哪怕是粉身碎骨。

宋惠莲是被西门庆的一匹蓝缎子搞到手的,可笑的是这匹蓝缎子到她死的时候都没有做成裙子。

她在西门庆那里被满足的不仅仅是物质上欲望,还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这种满足感真切的体现在她的地位上。

权力和地位就像一胎双生的姐妹,不仅仅是男人的春药,也是女人“永葆青春”的秘诀。

西门庆自从和宋惠莲春风一度之后,特意嘱咐吴月娘:

“她做的好汤水,不教她上大灶,只教她和玉萧两个,在月娘房里后边小灶上,专顿茶水,整理菜蔬,打发月娘房里吃饭,与月娘做针黹。”

阶级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存在的,尤其是下人中间。贫穷带来的并不是淳朴,而是更强的自卑心,这种自卑在面对同类或比自己地位地下的人时,会变成强烈的报复心理。

西门庆的暗中撑腰,让宋惠莲产生了一种心理假象,她和其他女人(尤其是在下人中间)是不一样的。

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月娘是西门庆的正妻,而潘金莲是西门庆最爱的小妾。宋惠莲并没有把她们放在眼里。对于吴月娘能糊弄就糊弄,在西门庆面前故意提到潘金莲的出身:

“原来也是个意中人儿,露水夫妻。”气的潘金莲两只胳膊都软了,半日移脚不动。

宋惠莲的报复心里在西门庆这里彻底被满足。

元宵节后,荆都监来拜访西门庆,使平安往后面要茶水。其实这是一件日常的小事,但宋惠莲三言两语便把平安打发了。

“爹要茶,问厨房里上灶的要去,如何只在俺这里缠?俺这后边只是预备爹娘房里用的茶,不管你外边的账。”

如果真按照岗位职责来说,西门庆要茶,平安理当朝玉箫和宋惠莲要,而宋惠莲让平安朝大灶上要茶,有两个目的:一是省事、图轻巧;二是刻意与其他的下人区别开,在她的认知里面,她和那些“下人”是不同的。

我以前真的看不懂,同样都是奴才出身的潘金莲在嫁给武大郎后对婢女迎儿非打即骂,细细描摹了宋惠莲的心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潘金莲否定自己这一段经历的手段。

这种手段虽然能短时间满足宋惠莲炫耀的心理,同时副作用也很大。宋惠莲不仅得罪了西门庆的妻妾,还得罪了不少下人。这种情形也为她日后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

02

以上是宋惠莲的B面,她的A面简直教人不敢相信。

当来旺去东京办完事回家后,明里暗里听说了媳妇和西门庆的苟且之事后,气的醉酒大骂,“破着一命剐,便把皇帝打。”扬言要宰了潘金莲和西门庆。

来旺的醉酒之言被来兴儿听见便添油加醋了一番告诉了潘金莲。

这一段非常有意思:

先看宋惠莲在这中间起的作用:

来兴儿和来旺儿本来就不和,“这来兴儿在家,西门庆原派他买办食用撰钱过日,因与来旺媳妇勾搭,把买办夺了,却教来旺儿管领。”

采购这个职业属于灰色地带,就算放到现在,一说某某是负责采购的,其他人投射出来的绝大部分目光都是羡慕嫉妒的。更何况西门庆家的采购原来就是来兴儿的活。

来旺儿能拿下这个肥差,全靠宋惠莲。

说实话,西门庆刚听到潘金莲的哭诉时,是起了杀心的。他先找到来兴儿和小玉复核一遍潘金莲的说辞,然后把与来旺有首尾的孙雪娥打了一顿,不许她见人。

最后把宋惠莲偷偷叫过来询问她这件事。这时候宋惠莲的聪明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且问爹,听见谁说这个话来?”那西门庆被婆娘一席话,闭口无言。问的急了,说:“是来兴儿告诉我说的。”惠莲道:“来兴儿因爹叫俺这一个买办,说俺每夺了他的,不得赚些钱使,结下这仇恨,平空拿这血口喷他,爹就信了。她有这个欺心的事,我也不饶他。爹你依我,不要教他在家里,与他几两银子本钱,教他信信脱脱,远离他乡,做买卖去。他出去了,早晚爹和我说句话也方便些。”

一席话,听的西门庆满心欢喜。当即就给来旺做了安排。

如果不看以往宋惠莲的表现,根本不敢相信,她是一个背着丈夫偷情的女人。

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说说潘金莲对这番话的反应。

来兴儿添油加醋说完来旺的醉骂,“这金莲不听便罢,听了,粉面通红,银牙咬碎。”不仅对西门庆和盘托出,还出主意撺掇西门庆尽早杀了来旺。

为什么潘金莲对来旺的醉骂这么上心呢?不仅仅是因为来旺说要杀她,更是因为来旺突然提起了她毒杀武大郎的事情。

贵妇的日子做久了,大概潘金莲都忘记了武大郎的存在了。如今突然被一个下人重新提起当时偷人杀夫的事,无耻如潘金莲一时也无法坦然面对。

这件事如果处理的不彻底,日后万一惹着哪个下人了,再次被翻出来怎么办?为了防止余患再次发生,潘金莲不得不时刻堤防着。

在西门庆许诺了来旺一千两银子的本钱后,潘金莲从陈敬济处坐实消息后,找到西门庆:

“常言道,剪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

一句话说得西门庆如醉方醒,立刻改变了主意。

其实把来旺打发出去,真碍不着潘金莲的事,只是她的丑事如今被揭到明面上来,最后的遮羞布都没有了,恼羞成怒,以至于让她非杀了来旺不可。

不仅仅是来旺,和来旺有关系的宋惠莲也不能留。

斩草除根,这很符合潘金莲的一贯作风。

这件事后,西门庆用了三百两假银子把来旺投进了大牢,最后递解徐州。

宋惠莲在希望破灭,其他女人的嘲讽下,上吊死了。

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4)

03

从某种角度上看,宋惠莲和潘金莲的人生经历其实很相似,都是婢女出身,第一任丈夫都死了,对于物质上的追求一样强烈。

但二人对西门庆却有截然不同的需求。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是被迫的,不容她选择。她在西门庆哪里更多的是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即恋爱的感觉。

她对西门庆曲意奉承,西门庆和李瓶儿、李桂姐、宋惠莲偷情时,选择的盟友都是潘金莲。不是因为便利,而是潘金莲不敢违拗他。

宋惠莲对西门庆没有感情,纯粹是肉欲上的交换关系。她要的是物质上的满足。地位的上升也只是这段关系带来的衍生品。

所以潘金莲会毒杀武大郎,以寻求自由,好嫁给西门庆。

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宋惠莲是另外一个潘金莲吗)(5)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而宋惠莲则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她就是图钱财、首饰和轻松的活计。所以在来旺事件之前,嫉妒心最重的潘金莲对她都相当优容。因为她知道宋惠莲不会是她的对手。

至于宋惠莲,来旺则是她的情感归宿,不仅费心给来旺谋划,甚至在来旺惹来杀身之祸后,还故意逢迎西门庆以换的来旺平安。

她在西门庆那里除了钱财,对自身的地位则一句都没有提过。

来旺被递解徐州,她知道后,发现解救无门,只以为来旺死了,被孙雪娥骂了一通后,也自缢身亡了。

《金瓶梅》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它对《红楼梦》的成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同样都是世情小说的巅峰代表。

我喜欢关注经典著作中的小人物,不仅仅因为真实,更多的是他们身上如杂草般的生命力有着强烈的感染力,通过他们,可以窥见人性的深渊,以及长久的启示。

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