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们通过收录机学到了很多的歌曲,最早是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牡丹之歌》到中期的《熊猫咪咪》《踏浪》,还有后期的《黄土高坡》《冬天里的一把火》忙完双抢后的夏夜,正值暑假,我们家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平台上乘凉听歌这时候的农村已经停电比较少了父亲总是一个有办法的人,他把电连到平台上接上插座和灯,我们听着收录机,母亲就会在灯下边做针线活儿边微笑注视着一群孩子,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学习用的录音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习用的录音机(录音机和书籍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学习用的录音机

当时我们通过收录机学到了很多的歌曲,最早是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牡丹之歌》到中期的《熊猫咪咪》《踏浪》,还有后期的《黄土高坡》《冬天里的一把火》。忙完双抢后的夏夜,正值暑假,我们家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平台上乘凉听歌。这时候的农村已经停电比较少了。父亲总是一个有办法的人,他把电连到平台上接上插座和灯,我们听着收录机,母亲就会在灯下边做针线活儿边微笑注视着一群孩子。

每当收录机里传出我们熟悉的歌声时,我们兄妹几个就会在平台上一起大声歌唱。那开心的笑容,那纵情的歌声,那欢欣的心情,那欢乐而满足的场面,回忆起来永远是一个温暖的画卷,多年后还鲜活在我的记忆当中,温暖并治愈我多少忧伤时光啊!

在我们村儿,我们家应该是最早拥有收录机的一家,平常,我们就收听各种节目,了解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爸爸还时不时带回一些磁带让我们听。最早期的磁带,我记得有陈琳的《熊猫咪咪》,还有邓丽君李谷一的很多歌曲。这些歌曲,犹如一股清泉,注入了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让我们更加好奇远方的生活。

那时候,磁带是非常珍贵的,爸爸托人才能买到;有的磁带实在买不到原版,爸爸就会买空白磁带找人翻录。当爸爸把陈力演唱的《红楼梦歌曲》放给我们听时,我立即沉醉其中,感觉那可真是天籁之音!

我们无比宝贝那些磁带,来回的播放,以至于很多的歌曲我都耳熟能详。我们兄妹几个都爱唱歌,特别是大姐姐声音清脆,歌声嘹亮,别人称她“小李谷一”。

多年之后,有人会问我年龄并不是很大,怎么会唱那么多老歌。可能是因为妈妈,还有姐姐们是经常在家里哼唱,再加上我小时候听了那么多广播那么多磁带,不知不觉就在心里记住了。

在八五年还是八六年,我的哥哥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把乐器:一把红棉牌的吉他。那把吉他是浅黄色,看上去很高级,用一个漂亮的盒子装着,哥哥视作珍宝,不用的时候,就把吉他挂在墙上,都不许我和弟弟摸一下。这是他考上中专的时候,唯一主动要求爸爸送给他的礼物。

哥哥很聪明很沉静,读书成绩优异,特别是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他在十几岁时,每年过年,我们村里各家各户的春联就由他执笔了。他后来吉也弹奏得很出色。不管是毛笔还是吉他,他都是照着书本自学。往往一个学期后放假回来,他就会弹很多完整的曲子了。那个时候他最喜欢《外面的世界》,边谈边唱,神情投入,深情陶醉。在我的心目当中,边弹吉他边唱着歌的哥哥是多么英俊潇洒啊。

我们第二个快乐的源泉就是书籍。小时候爸爸有一柜子书,一些基本的名著都有,有些大部头哪怕不太懂,我也是一字不落看完,喜欢的甚至看几遍。随着哥哥姐姐到大城市读书,他们在假期回来的时候,就会带回一些好书,我和弟弟就有了大量阅读的机会。爸爸也会给我和弟弟定一两样杂志,偶尔也买些书,所以那时候我们家的书更多了。

我记忆最深的是哥哥姐姐带回来的各种小说以及《诗刊》,还有爸爸定的《少年文艺》和借回来的《今古传奇》以及《收获》《十月》等杂志。我当时什么书都看,来者不拒,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古传奇》。在这本杂志中,我看到了很多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特别是《玉娇龙》《七侠小五义》这两部章回武侠小说。

我最爱的主角就是玉娇龙了,这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具体的情节不大记得了,就知道她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侠女,骑着白马身怀绝技,行走江湖,除奸鞑恶,潇洒恣意笑看风云。当时我应该是特别向往这种生活,仗剑天涯,劫富济贫,快意恩仇,多么快活且明媚!

每当我们在家读书时,母亲总是静静地做事,绝不打扰。那时年纪小,每每沉浸书中,有时会耽误妈妈交代的事。当我想起来,抬头惶惶然看向母亲时,她并不责怪。也许,在母亲心中,读书识字就是最大的事了。

对于孩子们,母亲是宽容的;而对于长者,母亲是尊重并孝顺的。

在祖母去世后,祖父就是孤单一人了。那时候,祖父是在我家和另外两个叔叔家轮流吃饭。我和弟弟总是盼着祖父到我家来,因为,祖父来了,我家生活就会好些。妈妈会为祖父额外加个荤菜,我和弟弟就可以吃上一两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