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平潭各乡村兴起百香果的种植热,眼下正是百香果成熟的季节。吃一颗酸甜可口的百香果、制作一杯特色的百香果饮品,是打开清凉夏天的正确方式。昨日,记者也乘兴开启一段寻香问果之旅,挖掘这颗小小百香果的岚岛故事。

径山禅茶第一村体验宋代点茶(在岚开启这场寻香问果之旅别有风味)(1)

刘任兴展示今年收成的百香果

寻香问果满是芬香

古村石厝安静美好

傍晚时分,记者驱车来到友人推荐的君山后村。初来乍到,就能发现村道边栽种了很多百香果。石厝前的栅栏里,有的百香果藤蔓结着累累青色果实,有的则已成熟呈现暗紫色泽挂满了枝头,一颗颗如音符,满满地起落于栅栏,展现出丰收的乐章。

记者仔细地打量着这满枝的硕果,君山后村村民冯朱明原本在村口忙碌,见记者对百香果如此好奇,便自愿当起导游,“君山后村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会种些果树,无花果、百香果和柠檬都有,现在这个季节是百香果生长的旺季,有些游客慕名来采摘。”

冯朱明是土生土长的君山后村人,年近古稀,但身体硬朗,走路带风,对于君山村的百香果种植历史,他也没有具体的概念,但能确定的是,容易生长的百香果给君山后村带来了不少改变。“刚开始种植时,村民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待第一批种植的都喜获收成,越来越多村民也随着加入种植大军。”冯朱明说,村民们在自家石厝前搭建起简易的支架,种下百香果苗,只需日常浇水、施肥,而百香果好似天生习惯了君山后的土壤环境,每年都能结出新果,十分好养。这百香果,改善了村子生态,也在旧时物资匮乏的时期,为君山村村民补充了水果维生素,打了牙祭。

径山禅茶第一村体验宋代点茶(在岚开启这场寻香问果之旅别有风味)(2)

切开百香果果壳,露出金灿灿的果肉

“你看的这些百香果不算多,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吧。”跟着冯朱明的脚步,我们来到君山后村的一个低处,这里毗邻环岛东路,背靠巍峨的君山。在一处浅浅的河沟,一片人工搭建的支架上,密密麻麻的百香果藤蔓像一面铺开的绿色地毯,将支架覆盖。绿油油的藤蔓下,一个个百香果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令人垂涎欲滴。

冯朱明笑着对记者说:“你看这河沟里的水是从君山上流下的,为百香果提供了充足的水份,这不就是一处很好的种植地吗?”他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摘起果实。只见他小心翼翼地脚踩着河沟里的鹅卵石块,将目光锁定在藤蔓上那颗紫色的百香果,轻轻一拧,果实与藤蔓脱离,就完成一次采摘过程。不一会儿,冯朱明就收获了满满一袋。

“你们也摘点带回家吧,我们种的也都是自己吃,有时候游客会过来采摘。只要留一些青果让它继续成熟就行。”冯朱明脸上写满了真诚,君山后人的好客与热情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也深深感染了记者。

遥望远处,能看见风车田在夕阳下的剪影,安静而美好。而脚下的这片绿色,是如此葱郁,仿佛回想起那个经济不富裕的时期,君山后村村民在这片百香果林里采摘、吃果,一定给不少人的童年留下了美好与甜蜜。记者切开一颗百香果,用勺子挖一口金灿灿的果肉送入口中,满嘴芳香,蜜撒心间。

回程途中,记者路过一间君山后村的古石厝前,老奶奶坐在长石凳上,边摇起蒲扇,边数着晒干的百香果。这夏天的时间,在这一刻,似乎变得很慢。

径山禅茶第一村体验宋代点茶(在岚开启这场寻香问果之旅别有风味)(3)

挂在枝头的百香果

种植基地喜迎丰收

盘活资源振兴乡村

如果说君山后村种植的百香果是村民们的“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么大坪村规模化种植的百香果,则算是乡村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勇敢尝试。

2019年,大坪村从台湾苗栗县大坪顶引入台农百香果、满天星百香果等4类百香果种苗,打造了面积约68亩的百香果种植基地。每年这段时间,是百香果的成熟期,社区营造师刘任兴总会来田间地头,感受丰收的喜悦。

正是夏日的傍晚,夕阳穿裹着红色外衣,余晖浸染天际,也为大坪村百香果种植基地覆上了一层金色。基地里,百香果正长得热闹。长势喜人的果藤舒展地萦绕在棚架上,你缠着我,我依着你。越走往里,这里的藤蔓长得越密,果实越多。有的果实是一颗独长、有的两颗相偎、有的则几颗一堆,没成熟的果实呈暗绿色,一点也不起眼;成熟的百香果绿色几乎褪尽,呈现暗红色,很是诱人。

轻轻拨开脚下的一处杂草,捡起一颗熟落的百香果,紫红色的果壳有的饱满,有的则有斑驳痕迹。“别看这些果实卖相不好看,但都是新鲜的,请放心食用。”刘任兴笑着说。

对于如何甄别最佳赏味期的百香果,拥有丰富农技种植经验的刘任兴在田间地头给记者这个“门外汉”上了一课。“表面光滑的百香果酸味更重一些,皱皱巴巴才是百香果的最佳食用卖相。”刘任兴指着手中百香果说,这表皮变皱代表着百香果的成熟,百香果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酸味相对较重,而随着表皮变皱,果肉的甜度会有所提高。

“百香果的花期很长,每年5月底陆续开花,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结果。百香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其枝条生长速度比较快,修剪是常常要做的工作,不然会影响产量。”刘任兴补充道。

2019年至今,大坪村的百香果在刘任兴的细心呵护下长成,对其生长培育,刘任兴有自己的“不传心经”,他说,在施肥方面,习惯性地在有机肥料中加入一些红糖,可以提高果实的甜度。

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百香果,一方面盘活了乡村资源,带来了效益,另一方面这些在大坪村“安”了家的“小可爱”,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为大坪村聚集了不少人气,带动乡村旅游。“下一步,我们将增加人手,扩大种植规模,整合土地资源,让百香果在大坪村长得更好、更旺。”刘任兴说。

和大坪村一样,近些年,百香果也走进了友谊村、旺宾村等地,小小的百香果在岚岛洒下希望的种子,在乡村广阔的田地上,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边,百香果苗木长势良好,与苍翠山林相辉映,组成一幅幅美好的岚岛田园画卷。

夏日消暑佳品 记者教您巧制百香果饮品

在采访中,第一次品尝百香果的画面也时常萦绕在记者的脑海。

小时候,记者看着母亲拿着小刀把百香果切开,果壳里露出金灿的果肉和暗黑的籽,全然不似自己心中对水果的刻板印象。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便小口抿了下,感觉酸酸的,皱了下眉,连忙说“我不吃,这很难吃。”

随着年龄的增长,某天偶然再食用百香果时,不知是喜欢上了酸甜的滋味,还是对水果的酸甜度有了耐受性。那一刻,唇齿之间,被一种别样的感觉填满,酸中夹着一丝甜,果香四溢的感觉穿过喉咙,直通鼻腔和口腔。而后逐渐习惯上百香果那种酸中带甜的层次感,百香果成为记者夏天必吃的水果之一。

炎热的夏天,冷饮是很多人的消暑“神器”。在平潭,市场上也研究出不少百香果的新吃法。走访平潭许多饮品店,关于百香果的饮品不下数十种。但这些饮品价格高低不等,有的一杯少则十块、多则二三十元的价格,不免让不少百香果爱好者望而却步,在家DIY成为一种新选择。

径山禅茶第一村体验宋代点茶(在岚开启这场寻香问果之旅别有风味)(4)

在家自制百香果饮品成为一种新时尚

现在,记者习惯在家自制百香果饮品,将百香果肉加入茉莉花茶、柠檬、青柠、蜂蜜等,调制成百香果水果茶。酸甜的百香果搭配清茶和其他水果,几种味道在口腔里碰撞、融合,口感变得很丰富。这种健康好喝且无人工添加剂的饮品,相信能俘获不少人的欢心。

有时候,为了百香果能够长时间保存,记者还会将百香果的果肉舀出来,放入干燥的玻璃瓶中,加蜂蜜腌制成百香果酱,再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待需要时直接取出兑水喝,十分方便。

而当酸甜的百香果与平潭草燕结合,又能碰撞出什么样的味觉体验呢?草燕是一种海藻的雅称,平潭的海边渔民称之为“磹毛”,意为像长在礁石上的毛,是海石花的一种。经过熬制后,会出现固体胶状物,具有很好的解暑功效,于是磹毛被百姓所熟知喜爱,是一种平潭传统的土特产。

草燕本身有解暑的功效,在冷却过程中,再加入一些百香果酱加以食用,冷藏后风味更加,十分适合夏天食用,您不妨试试。

来源:平潭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