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点评之高俅(冷眼看水浒之高俅)(1)

写完杨志以后、就一直在考虑,是继续评写梁山上那些所谓好汉呢?还是写写书中其他人物,纠结了一上午!最后决定、先写奸贼高俅吧。因为高俅这厮和林冲被陷害,杨志被发配都有一定的牵连,而且这家伙出身极低、却能混成当朝太尉,恐怕不只是踢毬高二这么简单,必有过人之处、比如说情商极高。高俅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呢?先看看原著对高俅的描写“这厮本是那浮浪破落子弟,家中排行老二、自小不务正业,却踢一脚好毬、又被大家称作“高毬”后改做高俅。高俅本是一个有犯罪记录的人,却被那董将士误打误撞的推荐到了太尉府!这个太尉却是那当今皇帝的妹夫,而且喜好与高俅相同,这就给高俅提供了一个可晋身的机会。一个偶然送礼的机会使高俅进入端王府内,这可是皇帝的弟弟啊!这端王本就喜欢踢毬,高俅自然就得以经常跟随左右”。

水浒传人物点评之高俅(冷眼看水浒之高俅)(2)

书中对高俅的描述说明一个问题,任何人都必须有那傍身的技艺,不然、就是有了机会也难以攀爬。这个高俅的技艺,本是很多人所不齿的浪荡本事,就犹如现在一些孩子虽然电子游戏技能非凡,但是家长却恨之入骨,直到游戏代练可以赚钱了,一些家长才勉强承认了这门技艺。高俅的本领也就是这个意思,虽然大众不认可、但是端王认可就好了。如果哲宗不亡、或者哲宗有孩子的话,高俅顶多也就是端王的一个亲随。可是现实的情况谁也改变不了,哲宗去世、端王继承了帝王之位,高俅的好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按照水浒传的描写,这个高俅属于小人得志,自然做事无有分寸!而且报复心极强,但是这个人情商应该极高。刚上任就收拾了80万禁军教头王进,收拾王进的原因很强横、高太尉认为王进看不起他,在他升迁之日居然托病不来报道。其实这中间还有隐情,高太尉实在说不出口,那就是高俅还是高二的时候被王进的父亲教训过。王进自然知道这是明显的公报私仇,可是正面惹不起这等小人,只得与母亲商议、悄悄离开了京城。这高俅貌似和这80万禁军教头犯忌,先是惊走了王进,后来又陷害了林冲,两个武艺高强的禁军教头却被这样一个小人为所欲为!两任教头都败在力求保全的思想上面,那知道这个高俅是一个毫无原则可言的小人。自古以来只有那伪君子不怕真小人,这真君子遇到真小人自然是节节败退。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高俅在各地发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后来才有高廉斗法公孙胜,宋江怒打高唐州的故事。高俅虽然是奸贼,但是从任用呼延灼攻打梁山的事情上来看,这个高太尉在用人方面还是有进步的,没有任用那些没有能力的自己去打梁山,而是用了名将之后呼延灼。至于呼延灼后来上梁山的事情,不能算是高俅的用人失误,只能说梁山人马太狡猾。

水浒传人物点评之高俅(冷眼看水浒之高俅)(3)

高俅一直是力主镇压梁山贼寇的,就是童贯等人都放弃了攻打梁山的念头时,高俅还亲临阵前指挥对梁山的攻打。高俅力主攻打梁山的原因,大家自然明白、因为梁山上不只是林冲恨高俅,高俅为了保全自己、所以在攻打梁山的事情上非常卖力。可惜三战三败、并被梁山人马抓到了山上,高俅本以为吾命休矣。但是有主张招安的宋江保护,不惜与林冲翻脸也要保全高俅的性命,只可惜了一个好汉林教头自此得了心病!

客观来讲,高俅早期惊走王进,陷害林冲算是初期不懂为官之道的幼稚行为,不算大恶。在后来任用呼延灼、亲自攻打梁山,从立场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作为一个朝廷官员,无论出身如何、捉拿贼寇是应有的责任。宋江为了招安饶了高俅的性命,可能大家觉得没有问题,但是对高俅这样一个朝廷大员来讲,毕竟被贼寇捉到了山上,这是有失身份的事情!高俅和宋江、以及梁山其他人员的仇恨是这个时候结下的。

这样也刚好承接了前面对高俅性格、以及行为的描述,一个得势不饶人的小人。而且极为好面子,被梁山众人擒拿的事情、肯定会被朝中其官员背后议论和耻笑,解决这个事情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了梁山众人。所以在后来,高俅得到机会就不放过,想方设法的陷害和屠杀梁山众头领。所以、高俅顶多只能算一个挟私报复的奸佞小人,算不得大奸臣,大奸为雄,高俅还不够档次。貌似梁山人马只懂得打打杀杀,对高俅这样的权谋之人居然没有丝毫办法,那个吴用先生好像也没有办法!梁山人马最终牺牲在高俅的权谋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