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相大师,是唐朝年间的一位高僧,他是四川人士,父母都是善良忠厚之人。

员相大师生性好佛,七岁那一年,他经过父母同意,在故乡一座寺庙出家为僧,得赐法号“员相”。

六位高僧圆寂都指向一件事情(唐朝一高僧七岁出家)(1)

员相大师出家之后,修行勤苦,加之本就天资聪颖,因此进境极为神速,几年之后就博通内外典籍,而且善于写作有见地的经论文章,寺中其他僧人称呼他为“奇童”

员相大师为人低调,恪守戒律,尊师重道,和师兄弟们也相处得非常融洽,整个寺院的僧人,都很喜欢他。

就这样,员相大师佛法日益精进,最终开悟,成为一代高僧,被誉为法门龙象。

六位高僧圆寂都指向一件事情(唐朝一高僧七岁出家)(2)

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员相大师得病,在打坐时安然圆寂。

员相和尚圆寂之后不久,寺中僧人打算将他的遗体搬运到别的地方,忽然,员相大师的身体化作了一道“长虹若练,而飞上天。”

与此同时,寺院里面所有佛塔上面的塔铃,全部叮叮当当地响了起了,可是此时并没有一丝微风,寺庙大门墙壁上的壁画,也全部剥落,掉在了地上。

六位高僧圆寂都指向一件事情(唐朝一高僧七岁出家)(3)

眼前的种种奇迹,让众僧人不约而同地双手合十,欢喜赞叹,敬送员相大师虹化西去。

从那天以后,员相大师的禅房每天都会有“鼓角诵经声”传出来,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天才慢慢停息。

更神奇的是,从此以后,鸟雀之类的飞禽,再也没有在员相大师生前居住的禅房屋顶上降落过。

六位高僧圆寂都指向一件事情(唐朝一高僧七岁出家)(4)

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4年),象征祥瑞之兆的甘露,出现在员相大师讲堂前面的一棵棕榈树上面。朝廷下旨褒奖。

员相大师圆寂之后,弟子们收集他所撰写的佛法著作,整理校对,编成三十多卷文集,流布世间,以志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