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总会有善良的长辈好心提醒你,这两天把头发理一理,不然正月剪头发不吉利。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吉利,长辈们却说不上来,不吉利就是不吉利,问那么多干什么。

所以不要问他们了,来问我们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正月剪头死舅舅”的由来。

清朝以前,中国除了元朝时被蒙族短暂统治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主体一直都是汉族。汉人长期以来推崇儒学,弘扬孝道,对于头发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的态度,头发长了就盘起来,从来不敢剪发,因为剪发意味着不孝,代价很大,所以剪发只会发生在一些需要仪式感的场景下,有个成语叫“断发明志”。

正月理发死舅舅是真的吗(正月剪头死舅舅)(1)

但是从1644年满清入关后开始,多尔衮为了削弱汉人的反抗意识,同化汉人,一面继续南下攻城,一面推行“剃发令”,强迫汉族男性留满清传统民族发型“沙壶头”,把前额的头发剃光,在脑后扎一条辫子。

正月理发死舅舅是真的吗(正月剪头死舅舅)(2)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发型也不是我们在清宫剧上看到的大麻花辫,而是像老鼠尾巴的小辫子,俗称“鼠尾辫”。

正月理发死舅舅是真的吗(正月剪头死舅舅)(3)

正月理发死舅舅是真的吗(正月剪头死舅舅)(4)

这在汉人看来,简直就是羞辱整个民族。大家都不愿意剃发,本来已经安定的地方重新揭竿而起,爆发了激烈的反抗。满清政府于是推行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大肆屠杀反抗剃发令的群众,其中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为甚。扬州军民八十万人被屠戮殆尽,嘉定先后被屠杀了十万人,而江阴十七万人只有五十二人幸存。

正月理发死舅舅是真的吗(正月剪头死舅舅)(5)

从此,汉人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反抗。满清政府心有余悸,继续加快推行剃发令,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让剃头匠游走在大街小巷,给老百姓剃发。

在残酷镇压下,文人志士无法大规模反抗,不少人依然怀念明朝,“思旧”,于是约定成俗,平时可以剃发,正月坚决不剃发,以表达“思旧”之情,后来剃发变成了剪头,就是“正月不剪头——思旧”。但那个时候大家识字率不高,几百年文化水平都没上去,老百姓以讹传讹,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正月剪头死舅舅”。

而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的记载也证实了这一说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舅’。

所以,不要听长辈的说法,去伪存真,铭记历史,正月是可以理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