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中的想象和科技发展总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着,而“赛博朋克”作为科幻作品中的一个分支,以小说、影视、游戏等等形式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可是网上对于“赛博朋克”的种种说明总是差这么点意思,今天,我就从自己的角度好好谈谈,到底啥是——赛博朋克。
首先,科幻作品本身就是在根据科技发展的脉络提出各种设想,作家们凭借着自己的对未来的“敏感”性,不断的对这个世界进行“灵魂拷问”,从机器人到宇宙飞船,从自动化控制,到人工智能。
这些作品让我们去思考:每一个不成熟的技术在未来会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从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技术迎来了从电子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变革,1984年,加拿大籍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小说,成为了第一部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狄克奖”的著作,其中的故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时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些学者认为,正是这部小说的成功,让“赛博朋克”运动得以开始。事实上,在《神经漫游者》获得成功的40年前,学术界就诞生了一部极大影响了我们当今生活的巨著《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其中对于控制的定义,就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进行通信并作用于对象,就叫作控制。”
这篇论文的作者,诺博特·维纳还给它取了个很上口的名字“cybernetic”。
如今,随着控制论本身的发展,一些评家认为,这种理论把人当做了信息处理系统,进一步模糊了人类身体的界限,却用信息流局限了人类的可能性。科技强大的渗透性早就不局限于我们的家庭、背包、裤兜,而是进入了我们的身体,精神。
赛博朋克似乎比以往任何一种科幻作品,都更加擅长用审视和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你几乎能在任何一篇相关文章中看到——“high-tech,low life.”这句话,在消费主义盛行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这句话也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赛博朋克——cyberpunk中的“cyber”就是来自我们前面所讲的控制论,而早期控制论中所指的“自动控制核心”就是A.I.这个概念的起源。
朋克——“punk”这个词,由性枪手乐队在1975年的某场表演中第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几个关键词马上就能点燃你对这个词的理解:无政府主义、反传统、自由个性、对前途的绝望、对社会的控诉、愤怒。
这种来自中下层的“情绪宣泄”迅速的引起全社会共鸣,并发展为潮流,它既充满愤怒也饱含哲学关怀,既充满知识,也反对知识。
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BOOM!就有了“赛博朋克”,在所有的相关作品中,都会出现某种集权,它可能是A.I.、超大企业、宗教、政府,又或者是因为技术不死不灭的新时代“天龙人”等等。而普通人的身体和精神作为社会机器的一部分,被随意的改造、使用、废弃。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象征着反叛的“朋克”们出现了,他们是行走在社会底层追求自我的“边缘人”,他们可能是黑客、杀手、艺术家、恐怖分子,也可能只是一个为了生存而愿意做任何事,玩世不恭的“生还者”。
当代的赛博朋克作家,可以说是在科技产品中诞生、成长的,从电子表到个人电脑,从舒缓的情歌到重金属音乐,在这个既赛博又朋克的世界里,“赛博朋克”的诞生,到如今的大火,可绝对不是个意外。
1983年11月在科幻杂志《惊奇》上,名为《赛博朋克》的短篇小说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这很可能就是人们第一次在出版物上看到这个词。次年,那部大名鼎鼎的《神经漫游者》就又一次让人们体验到了“赛博朋克”的魅力。
在这之后,这一类型的作品不断涌现,其中《镜影:赛博朋克选辑》中的前言,更是成为了公认的赛博朋克宣言。
这些取材于当代社会,并关注人类社会内部冲突的作品,归根结底就是在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将会变成什么?”
星际迷航很远,赛博朋克很近,这种近在咫尺的强烈预见性,正在用其对我们当今技术和社会的深刻的理解,描绘着一个无情的未来,逼迫我们去思考如何在新时代生存。
城市迅速发展,技术入侵人体,贫富差距无限放大,贫民窟中绝望的人把自己连上电脑,躲在赛博空间里任由自己的身体逐渐瓦解。可能是对于科技模棱两可的态度,也使得不少人批评赛博朋克作品缺乏对未来的启示和抱负。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类作品接受了技术渗透一切的现实,并用喜忧参半的故事拒绝对这种未来做出价值判断。
这种态度,更像是在用客观 悲观的方式去描述一个无法避免的未来。这种争议性的存在,也给了人们更大的讨论和创作空间。有人说,赛博朋克,不仅是一种文学潮流,更是一种先锋派的视野和洞察力,它突破了哲学、社会理论、文学和媒介文化之间的界限,还为审视当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至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其实一些人早就心领神会,跳票已久的《赛博朋克2077》终于发售,或许看过上述内容之后,你会抱着不一样的心情去体验这部作品。
,